三位老郎中的長壽之道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希望自己可以擁有健康的身體,希望自己的可以長壽久久,那您知道三位老郎中的長壽有哪些嗎?您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吃什么可以長壽嗎?今天小編就為您介紹一下有關長壽秘訣的飯后注意事項的知識,感興趣的朋友們趕快來看看啊。
三位老郎中的長壽法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方式是健康的。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各個地方的老壽星們常常說到的“長壽秘訣”,但是具體的方式還是要很據(jù)個人的生活習慣養(yǎng)成的。
南京就有這么幾位長壽醫(yī)生,最年長者已過百歲,最“年輕”的也已年過八旬,而且每一位都精神矍鑠,不少人還活躍在臨床一線,讓我們來學學他們的長壽經。
86歲翟書濤:每天走夠7000步
翟書濤是南京腦科醫(yī)院的主任醫(yī)師,堅持每天散步7000步。要點是一定持之以恒,如果條件允許就要風雨無阻。
每個出去散步的時候一定要保持自己的心態(tài)平和,并且千萬不要動怒,心情好才可以達到健康的效果。
堅持散步對身體大有好處:消除疲勞,提神醒腦,促進腹部肌肉收縮,有助于對胃腸的“按摩”,增加肺的通氣量,有利于改善呼吸系統(tǒng)功能。此外,散步還能加快人體新陳代謝,有利于血流通暢。
88歲胥受天:最愛菠菜豆腐湯
胥受天教授是南京著名的中醫(yī)婦科專家,每天上午堅持出診,有時候一上午能接診50位患者。
胥受天一日三餐很有節(jié)制,不食肥甘厚膩,飲酒不貪酒,最喜歡的是菠菜豆腐湯。有些科普文章中說菠菜含有草酸,殊不知,其還含有豐富的鉀、鎂及維生素K。
其中的一位郎中是胥受天,他的長壽的經驗是,每天都是會先將菠菜焯1分之后鐘,這樣是可以去除菠菜中80%以上的草酸的,留下有益于健康的營養(yǎng)物質。
菠菜中的這些微量元素,尤其是維生素K有利于促進鈣的利用、減少鈣流失,促進骨骼健康。
因此,需要補鈣和預防骨質疏松癥的老年朋友們,每天適量吃些菠菜豆腐湯,具有很好的營養(yǎng)保健功效。
89歲劉承基:向長壽名家學書法
劉承基教授是南京軍區(qū)南京總醫(yī)院神經外科的創(chuàng)始人,老人最喜歡的放松方式就是練習書法,他認為書法不單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門養(yǎng)生之法,書法體現(xiàn)了形神共養(yǎng)的統(tǒng)一性。
自古就有“字如其人”的說法,一個人的脾氣秉性、修養(yǎng)都可以從“字”上體現(xiàn)出來,同樣,通過模仿書法名家們的筆體也可以修煉自己的心性。
我國古今書法家,長壽者頗多。劉承基教授的經驗是博采眾長,練習不同書法家的名作,汲取各家之精華。練習書法時,需要指實、掌虛、腕平。
書寫中上指關節(jié)隨著筆畫順序富有節(jié)律地運動,調節(jié)了手臂的肌肉和神經,并帶動身體其他部位舒緩運動,很好地體現(xiàn)了“搖筋骨、動肢節(jié)”的導引養(yǎng)生術之內涵。
長壽秘籍
用牙線
當你用牙線的時候,你不光把昨晚剩在牙縫間的魚肉渣剔了出來,而且可以讓你的牙齒不再生垢。
威斯康星州的美容牙科研究中心的一項研究顯示,有近80%的成年人都患有牙周疾病,而剩下的20%的人的牙齒也長得非常難看,而這些,我們當中的大多數(shù)都不知道。當然,事情也不是特別的糟,通常來說,我們只要去看看牙科醫(yī)生就可以了。
不過,根據(jù)醫(yī)學博士克里斯的一項研究顯示,有牙病歷史的男人患上胰腺癌的機率比普通人要高出63%。所以,他建議一年看兩到四次牙醫(yī)。沒錯兒,看牙醫(yī)非常貴,但總比得上癌癥強,而且防患于未然還可以使你活得更長。
加入足球隊
加入一個足球隊,可以解壓,并對生理產生影響,還可以防止身體過早老化。這種類似小社團的組織是使你有效減壓的一個非常好的辦法。
澳大利亞的一項對1,400名老年男人和女人的研究顯示,這些有著親密伙伴的老年人可以活得比普通人更長。一個相對固定的社交圈可以讓你年輕3.5歲。'
當然,經常鍛煉還可以給你帶來很多好處,比如保持肌肉有力、關節(jié)靈活、心功能增強,以及肺活量增大等等。那么,為什么不多花點兒時間加入一個小足球隊,既有了和朋友交流的機會,又讓自己身體更強壯呢?
換個國家生活
如果你認為國內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不太適宜生活,那就換個國家住住,比如歐洲。當然,從整體來說,歐洲的環(huán)境也不是非常理想,一項由歐盟委員會做出的研究顯示,由空氣污染而導致的死亡率幾乎等同于交通事故的死亡率。
一般人總認為,在英國的環(huán)境會好些,但事實上,英國每年會有超過32,000的人死于大氣污染,而且會使人的壽命平均減少一年。而愛爾蘭的空氣就會好很多,在歐洲排名第二,排名第一的是芬蘭。
不過,如果你真的想活得更長,那就去歐洲的安道爾共和國吧。那里才是一個真的幾乎沒有污染的國家,那里人的平均壽命達到了83歲。
為自己找一個伴侶
離婚,而且讓你的另一半房子是空的,這真的不是一個很好的主意。你的生活會更加孤寂。紐約洛克菲勒大學2004年的一項研究顯示,離婚會加速白細胞的老化。另一方面,長壽真的需要靠兩個人來維系。
長期的愛的關系可以使你年輕6.5歲,固定的性關系可以讓你進入一種平衡的穩(wěn)定的生活狀態(tài)中去。誠然,那種有規(guī)律的同房關系和長期忠誠的相守并不一定真的就能在你身上發(fā)生,但如果你連試都不試一下,你怎么知道你沒有這種好運呢?
讓腦子高速運轉
保持頭腦清晰敏捷的重要法則是:永遠在使用它。研究顯示,有效的保護和加強神經系統(tǒng)的運動可以使你延遲衰老和癡呆。大腦始終處于活躍和忙碌狀態(tài)的人比那些整天對著墻發(fā)呆的人患上老年癡呆癥的幾率要小得多。
經常做游戲、看書、上網,或是學習,都可以使你的腦子高速運轉。
檢查前列腺
預防勝于治療,早期治療勝于當時治療,這些都是我們很早很早以前就聽熟的話。但即便是這樣,還是會有很多人忽略掉種種可能患病的跡象,而直到這些跡象成為事實時,已經很難治愈了,這對于前列腺疾病這種生殖病來說更是如此。
他們去檢查前列腺疾病這種生殖病之前其實已經患病很久了,而事實上,這種病和糖尿病、ED一樣,如果能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治愈應該都不是一件難事;
但現(xiàn)在已經有數(shù)以百萬的人得上了前列腺疾病,積極主動尋求那種高質量的醫(yī)療保健和慢性病護理的人往往可以比不采取任何防范措施的人多活12年,趕快行動吧,早檢查早治療,讓前列腺疾病躲得遠遠的。
吃什么可以長壽
1.松子
主治骨關節(jié)風濕、頭眩,祛風濕,潤五臟,充饑,逐風痹寒氣,被體虛,滋潤皮膚。久服,輕身延年不老。另有潤肺功能,治燥結咳嗽。
2.大蒜消炎又殺菌
大蒜所具有的這些潛在功效,為預防和改善粥狀動脈硬化、防治心臟病,開辟了一條嶄新的天然護理途徑。同時,大蒜對降低高血壓也有一定作用。高血壓患者每天早晨吃幾瓣醋泡的大蒜,并喝兩湯勺醋汁,連吃半月就可以降低血壓。
3.白菜止咳化痰還抗癌
是一種很常見的蔬菜,它是一種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蔬菜,但是它的功能卻不能小覷。它營養(yǎng)豐富,含有豐富的粗纖維、維生素C等,它還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
4.粥護胃補元氣
依照羅天益在《寶鑒》一書中民載:粳米、粟米做成的粥,氣味淡薄,陽中帶陰,所以清淡舒暢,能利小便。有一人病危,但從不吃藥。
醫(yī)生叫他吃粟粥,杜絕其它食物,十天過后病情好轉,一個月過后痊愈。這就是五谷都能治病的原理。吃粥既節(jié)省時間,味道又美,喝完粥后睡一覺,妙不可言,人們都稱粥有很大的益處。
5.海帶幫助排便不長胖
海澡類食物不僅僅只有海帶可以食用,它還有許多種類,例如紅藻、昆布(比海帶再大點的澡類)等,市面上,市面上有販售這些藻類的濃縮片或濃縮液;
也可購買天然的海帶回家自己料理,不過任何有幫助的食物在烹調時,切記!盡可能采用清蒸或水煮等少鹽、少糖、少油的方式料理,才不致于失去原有的瘦身目的哦。
6.蕎麥降壓助睡眠
主要能充實腸胃,增長氣力,提精神,除五臟的滓穢。做飯吃,能餌丹石毒,治療效果極為好。用醋和粉調好,可涂治小孩丹毒紅腫熱瘡。它能降氣寬腸,消積滯,消熱腫風痛,除白濁白帶,脾積止瀉。
用砂糖水調和炒面二錢服食,能治痢疾。將它炒焦用熱水服,能治腸絞痛。
長壽秘訣的飯后注意事項
飯后多走一走
吃完飯后,不能立即就投入到工作中,或睡覺,這樣對腸胃很不好,不利于正常的消化吸收。飯后最好進行半個小時的散步,要慢慢的邁步,不能過于激烈的運動。這樣能促進全身血液循環(huán),促進消耗吸收。俗話說,飯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就是這個道理。
飯后不宜立即飲茶
飯后立即飲茶會引起人體不適。這樣不僅會導致消化不良,還有可能增加患結石的風險。最好是在飯后半小時以后再飲茶比較好。如果飯后感到口渴,可以先飲一杯白開水,即清口又能幫助消化。
適當吃一些水果
飯后半小時以后,可以吃一些蘋果、桃之類的水果。能幫助胃腸消化吸收,減少積食的發(fā)生。但切記不要飯后立即吃水果,容易造成腹脹,引發(fā)便秘。
飯后不能立即吸煙
飯后立即吸煙比平常的危害高10倍,由于進食后的消化道血液循環(huán)增多,致使煙中有害成分被大量吸收,容易引起肝臟、心血管等些方面的疾病。
飯后不能立即洗澡
飯后直接洗澡,會導致胃腸道血流量變少,影響正常的消化吸收,嚴重的會產生腹痛。畢竟洗澡時全身血液流動較快,而胃腸的血液變少了。
十大名人的養(yǎng)生長壽秘方
我們每天尋找各種健康和長壽的養(yǎng)生方法,終于有養(yǎng)生達人出來和我們分享一下心得。這是在全球享有盛譽的名人,不論你是哪個領域的人,都會曾經聽過他們的名字和事跡,也會知道他們的高壽和健康。與我們生活在同一藍天下的他們,是怎樣讓自己如此長壽的呢?
十個響亮的名字,十位值得尊重的長者,更是十位養(yǎng)生長壽的榜樣。
今日小卒將十位知名的華人壽星邵逸夫、錢學森、侯仁之、吳清源、貝聿銘、周汝昌、南懷瑾、馬萬祺、吳冠中、吳階平的生活點滴呈獻給讀者,讓關心和景仰他們的讀者,一睹大師們的風采——時光流逝,風采依舊。
他們養(yǎng)生各有經驗,但一致的是:心態(tài)特別年輕。
邵逸夫:103歲再退休
邵逸夫:享年107歲。1907年出生,掌管香港無線及邵氏兩大娛樂王國。
2009年10月19日晚,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簡稱香港無線TVB)在香港將軍澳電視城舉行了42周年臺慶亮燈儀式,眾星捧月下的TVB主席邵逸夫,不時揮手向大家(微博)微笑問好。年過百歲的邵逸夫2010年離任電視廣播公司主席職務,開始享受他的退休生活。
在香港,人們親切地稱他為“六叔”(邵逸夫在家排行老六)。有人說,“六叔”所經歷過的百年,遠比他所拍攝的任何一部影視作品更要精彩動人。這位叱咤娛樂圈大半個世紀的老人,除了傳奇的電影人生,也以102歲高齡成為全球最年長的在任上市公司主席。
有記者曾經問他養(yǎng)生秘訣何在?邵逸夫說:“我的最大樂趣是工作,只有保持工作才能長壽。”他年輕時每天晚上只睡5小時,中午小睡1小時,其它時間都在工作。甚至到古稀之年,仍堅持每天工作16個小時。直到現(xiàn)在他還出席無線電視每兩周一次的高層會議。
邵逸夫是個笑口常開的人。據(jù)香港無線電視總經理陳志云說,“六叔”很喜歡看以搞笑聞名的《憨豆先生》,他還喜歡多跟年輕人接觸,說這樣自己的心態(tài)也更年輕。
錢學森:四菜一湯就挺好
錢學森:享年98歲。1911年出生,著名科學家。
“錢老主要在家靜養(yǎng),基本上也不見任何客人。”
在有些文學作品甚至新聞報道中,為了體現(xiàn)錢老的敬業(yè)精神,經常寫道,錢學森為了工作,常常一邊抽煙,一邊冥思苦想。“錢學森的兒子錢永剛還特意澄清說,父親從不抽煙,也不喝酒,這是他一生堅持的原則。”
本以為錢老的家有多么神秘,直到走進北京阜成路8號的航天部大院錢老家中,胡曉華才發(fā)現(xiàn),錢學森的家和普通老百姓的家?guī)缀鯖]什么兩樣。室內陳設樸素大方,家具、地板因為年代久遠,甚至顯得有些陳舊。
生活中,錢老每天除了瀏覽《人民日報》等傳統(tǒng)大報大刊,還喜歡聽聽廣播。但是卻從不看電視,錢永剛介紹說,這是他早年在美國任教時養(yǎng)成的習慣,那里的教授們?yōu)榱藢P墓ぷ?,多少年來從不看電視?/p>
在飲食方面,錢老沒什么講究。在書信集里,他說“四菜一湯就挺好”。
聽音樂是錢老主要的休閑養(yǎng)生方式,他認為,音樂給了他慰藉,也引發(fā)了他幸福的聯(lián)想。
錢老常說:“我沒有時間考慮過去,我只考慮未來。”這種積極向上的精神追求和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才是他的“養(yǎng)生經”。
侯仁之:就愛徒步旅行
侯仁之:享年102歲。1911年出生,歷史地理學家。
侯仁之擅長長跑,長年堅持運動,跑得動時跑,跑不動時散步,現(xiàn)在身體不是很好,天氣好的時候,就讓護理人員推著他到北京大學未名湖走一圈。
北京地理學會副理事長朱祖希是侯老的學生。他認為,侯老長壽,除了堅持長跑,還有兩個原因:一個是胸懷寬廣,另一個是徒步旅行。
侯仁之這樣教育學生:學術分歧很正常。我們要尊重其他學者,不要對著來。保留自己的看法,去尋找,去發(fā)現(xiàn),堅持治學精神才是最主要的。
侯仁之非常重視徒步旅行,從地理學上講,這是專業(yè)研究的需要。朱祖希回憶,1955年秋天,他在北京大學,侯仁之給他上的新生入學第一課就是徒步旅行:帶著他們一行二三十人,從北大西門出發(fā),往西,走掛甲屯……邊走邊介紹北京的歷史和北京的變遷。
侯仁之認為,到大自然中去,一方面游覽大好河山,增加知識。另一方面身心可以得到愉悅,對增強免疫力很有好處。
吳清源:一生求“中”
吳清源:100歲。1914年出生,圍棋大師。
圍棋大師吳清源的自傳書名叫《中的精神》。他這樣解釋,“中”這個字,中間的一豎將口字分成左右兩部分,這左右兩部分分別代表著陰和陽。而陰陽平衡的那一點,正好是“中”。在圍棋上,要思考“中”的那一點。
吳清源說:“我從來不把圍棋當做勝負來考慮。無論輸贏,只要下出了最善的一手,那就是成功的一局。”日本的圍棋勝負是比較雙方圍地的大小,而中國的規(guī)則卻有所不同,在棋盤上活著的棋子多的一方是取勝一方。“我認為,比起勝負來說,那是生存權的象征。”
吳清源說,每當痛苦時,他就背白居易的詩:蝸牛角上爭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隨富隨貧且歡樂,不開口笑是癡人。
吳清源從小身體很差,曾經得過肺結核,那個時代,肺結核的死亡率非常高,但吳清源幸免于難。他后來回憶說,可能得益于一個小舉措——開窗通風。“我堅持每天開窗通風,習慣了寒冷,也就不易感冒了。”
吳階平:堅持寫日記
吳階平:享年94歲。1917年出生,著名醫(yī)學家。
吳老每天5點半就起床,從不戀床,午間小憩,晚上10點必就寢,生活極有規(guī)律,以保持“生物鐘”的正常運行。不僅生活工作極有節(jié)律,飲食方面也特別注重三餐定量、葷素搭配,從不挑食、過食。
秘書趙北海說,只要身體條件允許,吳老每天必寫日記,記錄每天工作生活的內容,家里書柜專有一個放日記的格子,按年份擺放得整整齊齊。有一次,一位老專家為寫回憶文章來電話查證一次重要學術出訪的具體日期,吳老憑記憶拿出過去的日記,很快就找到確切的日期,讓求證者驚嘆不已。
年輕時,吳老興趣廣泛,文藝、體育樣樣來得。當年事漸高,不再能打網球、羽毛球時,吳老的興趣則轉到了每晚的電視體育節(jié)目。他說:“體育節(jié)目競爭性強,看看可以使人精神振奮。”
貝聿銘:思考讓人不老
貝聿銘:97歲。1917出生,建筑大師。
“他身體其實并不好,卻讓你感覺渾身是勁兒。”新華社記者王軍最近一次見到貝老是幾年前在蘇州,當時貝老受家鄉(xiāng)之邀,從美國回到蘇州,創(chuàng)作他的收山之作——蘇州博物館新館。
長年關注城市變革的王軍,接觸過很多建筑家,但“像貝老一樣,八九十了,還在不辭辛苦忙碌工作的不多。”
貝老笑稱“我就是個勞碌命”,人到蘇州,每天埋頭工地,有時忙碌至凌晨。但在王軍看來,這正是他不老的秘訣。
“思考可以讓人不老。”王軍說,“蘇州那次,他是從美國飛來的,可能本身腰不是很好,坐得又太久,腰有點難受。即便如此,下午他出現(xiàn)時,依然活力四射——他是一個意志頑強、有信念的人。”
王軍說,和貝老接觸,會被他的快樂感染。比如他總會問一起聊天的人,你會說什么話?上海話?廣東話?然后和對方聊各地的方言;再比如,談到石頭,他不僅會聊這石頭怎么用,還會談從一塊石頭中能看到什么,甚至包括一些對某種人格理想的寄托。
周汝昌:很喜歡吃紅燒肉
周汝昌:享年95歲。1918年出生,著名紅學家。
2009年采訪中周汝昌已經91歲了,身體尚可,活動正常,只是睡覺比從前多了,睡得較晚起得也較晚。每日‘聽’報,工作。思維尤其活躍,還在‘寫’大論文。
周倫玲告訴記者,周老的耳朵幾乎失聰,眼睛幾乎失明,但精力旺盛,自己寫作很困難,“多數(shù)是他口述,我們再整理出來。”
周老的起居飲食由兩個女兒照顧。近些年他新作頻出,如《紅樓別樣紅》、《石頭記周汝昌校訂批點本》,目前還在醞釀新作。
俗話說有錢難買老來瘦。周老一直比較清瘦,從來不稱體重,也很少上醫(yī)院。
雖然瘦,但是周老卻很喜歡吃紅燒肉。“但吃得不多,而且燉得很爛。除了紅燒肉,平時父親還吃些青菜、豆腐、蘿卜等。”周倫玲說,由于周老牙齒都掉光了,無論飯還是菜都得做得很軟。
周老喜歡散步,天氣暖和時,家里人會帶他下樓在院子里走動走動,通常都是一兩個小時。
周老獨坐時,手不閑著,會用左手的大拇指用力按右手的掌心,雙手交替。這樣做是幫助手部的血液循環(huán)。
周老的床上,有一塊玉石枕頭,多年來一直就枕著它,不管是冬天還是夏天。冬天的時候最多在上面放塊枕巾。“父親說這樣能讓他腦子更清醒。”
“如果說父親有什么養(yǎng)生秘訣的話,惟一的就是腦子總在想、總在動。父親的生活樂趣就是工作。”周倫玲說。
南懷瑾:把番薯粥當主食
南懷瑾:享年95歲,1918年出生,國學大師。
2007年,南懷瑾在太湖湖畔修建了一座占地200余畝的太湖大學堂,親自開堂授課。
2009年91歲的南懷瑾依然每天在太湖邊講學、會客、閱讀、寫作。據(jù)和他相熟的編輯說,每天下午兩點以后到晚上10點以前是他的工作時間,接待客人、處理事務,10點以后他開始讀書(微博)寫作,一直到凌晨7點睡覺。
南懷瑾的飲食比較有特點,每天不吃早餐,中餐和晚餐都是一小碗稀飯。如果有客人來訪,他也是以番薯粥為主食招待客人。
南懷瑾養(yǎng)生很重視一個“靜”字,他說:“世界上的人們拼命消耗能源和資源,拼命追求享受,等于在加快消耗生命。所以,保持健康長壽,必須要學會‘靜’。”
南懷瑾常常說,一個人先要會享受寂寞,才可能了解人生,才會體會到人生更高遠的一層境界。“否則,到了晚年,本來可以享受清福,但多數(shù)人反而覺得痛苦,因為一旦無事可管,他就活不下去了。有許多老朋友到了享清福的時候,硬是享死了。究其原因,是害怕寂寞。”
馬萬祺:太極拳打了半世紀
馬萬祺:95歲。1919年出生,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著名愛國儒商。
馬萬祺先生近年來很少公開露面了。
采訪時間是下午兩點,但記者1點就趕到了馬先生下榻的別墅酒店,秘書說馬先生正在午休。
兩點的時候,秘書把葉曉楠他們帶到客廳,不一會兒,馬先生笑呵呵地走了出來。“馬先生穿著長袍,精神飽滿,當時已經87歲了,但走路不讓人攙扶。”
記者回憶說,馬先生喜愛書法,就用毛筆題寫了“和平發(fā)展同輝,體育友誼并進”的寄語。
在采訪中,記者特別問到馬先生的養(yǎng)生之道。馬先生說他自己“早睡早起,心情開朗,不吸煙,不喝酒,酸甜苦辣都吃,素愛運動。平時打打太極拳,散散步,養(yǎng)養(yǎng)花,念念書,寫寫詩,看看孫兒,會會友。”
記者說,馬先生介紹自己堅持打太極拳,楊式太極拳他打了半個多世紀了,難怪身體這么好。
吳冠中:不喜歡照鏡子
吳冠中:享年91歲。1919年出生,著名畫家。
吳冠中先生的家十分簡樸,而他卻滿不在乎。
他身材消瘦、頭發(fā)發(fā)白,特別安靜溫和,這是吳老給人的印象,但談起藝術他頓時像變了個人似的,臉色發(fā)紅,聲音洪亮。
吳老生活規(guī)律是上午看點書,下午畫點畫,偶爾接待客人。“年紀大了,主要是思考一些新的想法。”
吳冠中不但愛想,而且喜歡說,雖然已經90歲了,但他仍然保留了年輕時的驕傲和尖銳。“一百個齊白石比不上一個魯迅”的話常從他的嘴里說出。
中央電視臺主持人馬東對吳冠中的評價是,他是一個特別真實的人,以他目前的影響和地位,很多人報以恭維,但他總流露出不呼應的表情。
吳冠中說,他不喜歡看自己的樣子,大廳里有鏡子,他總是躲閃過去。
“人生是一個過程,在過程中間把價值體現(xiàn)出來,方式有兩種:其一掠奪,搶的財富越多越好;其二創(chuàng)造,在于發(fā)明、在于探險,把好東西留下來。我把自己的畫視為女兒,找個好婆家嫁出去,留給子孫后代看。”吳冠中這樣說。
有人說,吳冠中先生是一個活透徹的人,心里無私天地寬,才是他健康長壽的原因。
中醫(yī)長壽養(yǎng)生3方法5部位
一位90歲的老中醫(yī)寫了這樣的《長壽經三字經》:“別著急,莫生氣。腦要用,心要靜。私無爭,喜均衡。欲長壽,必運氣。”
生命有三個要素,那就是精氣神;養(yǎng)生有三大法寶,那就是養(yǎng)精、養(yǎng)氣、養(yǎng)神。幾千年來,中國人積累了豐富的養(yǎng)生長壽經驗,歸納為這三個方面。世界衛(wèi)生組織提出來的“四大基石”--合理膳食、心理平衡、適量運動、戒煙限酒,是健康長壽的基礎;而我們中國人的三大法寶--養(yǎng)精、養(yǎng)氣、養(yǎng)神,是對長壽之路更高深的總結。在實行四大基石的基礎上,我們還應當向三大法寶邁進。
一、日常保精方法
1.什么叫精?
“精”的來源有兩個,一個是先天的遺傳物質,是從父母那里遺傳下來的,起到了“生命之根”的作用;另一個是食物化生的營養(yǎng)物質,屬于后天這精。先天之精需要營養(yǎng)物質補充才能維持人體生命活動,此外,還有呼吸大自然的精氣,與營養(yǎng)物質共同組成了后天之精。
2.養(yǎng)精的方法
養(yǎng)精方法很多,最主要的有三個方面:
第一,節(jié)欲保精,切記“色字頭上一把刀”
養(yǎng)精首先要節(jié)欲,這是最關鍵的一種做法。因為太多泄精,會泄掉人的精氣。按《黃帝內經》的話來說,叫“積精全神”,認為追求追求長壽一定要把腎精蓄積在那里,作為生命的基石,就像水庫有水才能源源不斷地滋養(yǎng)農田一樣。這個精藏在腎里,腎有“生髓主骨”的作用,主管養(yǎng)育大腦、骨髓,腎精喪失了,骨頭、大腦也就受到損傷。所以人如果房事無節(jié)制,那就像一把斧子一樣,是在砍伐我們自己的身體。有人做了統(tǒng)計,中國歷代皇帝加起來有402位,他們的平均壽命只有30多歲,這里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皇帝的嬪妃太多了。
第二,進行經絡按摩,促進精的生養(yǎng)
中醫(yī)認為,保精養(yǎng)精要養(yǎng)經常按摩下丹田。下丹田的準確位置是肚臍下1.5寸,肚臍下面3寸(4橫指)有一個穴位叫關元穴,在關元穴和肚臍連線的中點就是下丹田。我們可以兩手交疊,用手掌心的勞宮穴按揉下腹,按揉下丹田的位置,順時針按摩60次,逆時針按摩60次,一般按120次,就會感到下丹田溫暖、發(fā)熱。
同時,還要按揉命門穴。命門穴和肚臍相對應,在人體的后背上與肚臍相對的正后方,方法同按揉丹田一樣。命門就是生命的大門,我們一定要把這個門給它守住了。
第三、均衡營養(yǎng),注意補精
“得谷者昌,失谷者亡”,尤其是體弱之人全要依據(jù)飲食營養(yǎng)來充實氣血,所以全面均衡營養(yǎng)的飲食,是保精的重要手段。在飲食中,要多吃養(yǎng)精的東西,如動物腎臟、黑芝麻、黑豆、山藥、核桃、芡實、蓮子,還有地黃,地黃熬湯很好喝。平常多吃這些食物不僅有利于延年益壽、強身健體,而且有助于治療遺精、早泄。
二、日常養(yǎng)氣方法
1. 什么是氣?
氣既是維持人的生命活力的物質,又是人體各臟腑器官活動的能力。既是物質,又是功能,是能量也是一種信息。氣的運行通道就是經絡。氣有三大作用:一是推動作用,可以推動經氣、血液的循行。二是氣化作用,氣化是物質和能量轉化的過程。氣作為新陳代謝的動力,可以促進人體生長發(fā)育,維持各臟腑組織器官的功能活動,并調節(jié)人體的正常體溫。三是防御作用,氣具有抵御邪氣的作用。氣既可以護衛(wèi)肌表,防止外邪入侵,又可以與病氣斗爭,將之驅除出去。
2.人體的氣有四種
第一種氣叫元氣。它從父母那里繼承來,是生命的原發(fā)性的“氣”。元氣也叫做真氣,來源于腎臟,因為腎臟藏精,精又可以化成氣。
第二種氣叫宗氣。宗氣主要來源于后天的呼吸,是呼吸之氣。
第三種氣叫做營氣。營氣是流行于人的血脈當中的營養(yǎng)物質,對人體起到滋養(yǎng)作用。
第四種氣叫做衛(wèi)氣。它是運行在體表,起到一種保護人體、抵御外邪的作用。
養(yǎng)氣最重要的就是保養(yǎng)這四種氣。
3.五十營呼吸養(yǎng)氣法
中醫(yī)養(yǎng)氣法如同養(yǎng)精法一樣,遍及藥物、食養(yǎng)、針灸、導引、氣功各個領域。這里僅介紹一種簡單易行的五十營呼吸法。
中醫(yī)認為,人體經絡之氣一個晝夜12時辰要運行“五十營”,就是運行14條經脈50周。與此相應,為了符合營氣和衛(wèi)氣的流動,呼吸就要放慢,6.4秒一次呼吸是最正常的。呼吸放慢,我們脈搏漸漸也會放慢,生命進程也就放慢,壽命就越長。所以說慢呼吸,長壽命。五十營呼吸養(yǎng)氣法就是把呼吸放慢到6.4秒,并形成一種習慣。這里介紹一種順呼吸的方法:
第一是吸氣的時候腹部隆起,呼氣的時候腹部收縮,這叫做順呼吸?!独献印吩f過,天地就像一個風箱,人體在呼吸時如能做到腹部有節(jié)律的隆起、收縮,像是在拉風箱,就達到要求了。
第二是慢呼吸有四個要求,要做到四個字:深、長、勻、細。深,就是一呼一吸都要到頭;長,時間要拉長,要放慢;勻,要勻稱;細,就是要細微,不能粗猛。
還要注意:“吸人一大片,呼出一條線。”吸進去的是自然環(huán)境中的清氣,要吸入一大片,呼出來的是體內的濁氣,要慢慢呼出,呼出一條線。
三、日常養(yǎng)神方法
在人體生命三寶中,神是最重要的,因為神可以統(tǒng)領精和氣,是生命活力的綜合體現(xiàn)。人體精滿氣足就會神采奕奕,養(yǎng)神就是要達到神采奕奕的狀態(tài)。養(yǎng)神法在中醫(yī)寶庫中最豐富、最神秘,這里先介紹一種簡單的“五心養(yǎng)神法”。
1.動功的“五心養(yǎng)神法”
動功的“五心法”,是取人體的五個中心穴位進行按摩。一是頂心,在頭的正中間,即百會穴。要經常用掌心按摩它,因為這是諸陽之匯,向下按有醒腦降血壓作用;二是胸的中心,叫膻中穴。捶打它可以驅散心中的悶氣、抑郁之氣,改善心肺血液循環(huán)。
現(xiàn)代科學發(fā)現(xiàn),人老是從胸腺開始衰老的,所以經常捶打這里,有延年益壽的作用;三是腹的中心,就是在下丹田的位置。下丹田乃生命的先天之本,要護養(yǎng)好。每天早晨晚上按摩,少則2次,多可4次,順時針60下,逆時針60下,讓下丹田有溫熱舒適的感覺;四是手心,手心就是勞宮穴的位置,是心包經上的穴位。
經常按壓手心勞宮穴,有強壯心臟的作用,長期堅持可使心火下降;五是腳心,也就是涌泉穴。準確地說,涌泉穴在腳底中線前1/3與后2/3交界凹陷處。每晚臨睡前半小時,先擦熱雙手掌,然后右掌按摩左涌泉,左掌按摩右涌泉??墒剐幕鹣陆?,腎水上升,促使人體能量與物質的轉化平衡,首先見到的效果是治療失眠。
2.氣功的“五心養(yǎng)神法”
這里是指意守這五個穴位的修煉方法。以站樁為主,站的時候要兩腿自然分開,與肩同寬,兩手舉起,勞宮穴相對,體驗兩個勞宮穴間的熱氣流動。然后兩手微微往外拉,體驗一點牽拉的力量;往里收也是一樣,體驗在壓一個氣球,慢慢感覺到勞宮穴之間的氣越來越熱。
這時開始把意念集中在頭頂,也就是百會穴,意想百會穴上方有太陽、日月,你會覺得百會穴微微發(fā)熱、越來越熱,這是“頭心”。然后意想有日月之光從百會穴下行,一下子照到胸的中心,就是“中丹田”膻中穴。這時應感覺中丹田被日月之光所照耀,越來越熱。接著想象日月之光下行,到下腹的中心,也就是“下丹田”。感覺下丹田也開始發(fā)熱,并越來越熱。然后這股熱流再繼續(xù)往下行,帶動陰冷之氣也下行到腳心的涌泉穴,通過涌泉穴把這股陰冷之氣送往地下,這就是古人所說的“洗心”。日月之光把全身都照透了,達到心地光明的境界了。這不僅對養(yǎng)神,而且對生命力的提升都是非常重要的。
中醫(yī)養(yǎng)生 5長壽“特區(qū)”的保養(yǎng)方法
特區(qū)一:腹臍
[養(yǎng)生關鍵詞]消除腹部脂肪,防治便秘。
腹臍部是養(yǎng)生專家很重視的保健“要塞”,中醫(yī)稱腹中央肚臍為“神闕”。對腹臍部按揉刺激、調理,可益肺固腎,安神寧心,舒肝利膽,通利三焦,防病健體。
揉腹還對動脈硬化、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腦血管疾病、肥胖癥有良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保健方法]
兩手重疊,按于肚臍,適度用力,同時保持呼吸自然,順時針方向繞臍揉腹。
對于平日缺乏鍛煉的人群,建議養(yǎng)成在閑暇時間或散步的時候雙手掌交替拍打(頻率為每秒鐘一次)中下腹部20分鐘,有促進腹部新陳代謝的作用。
特區(qū)二:耳部
[養(yǎng)生關鍵詞]預防耳部凍瘡,幫助養(yǎng)腎。
中醫(yī)講腎開竅于耳,經常搓耳廓可以防治耳部凍瘡,并能起到健腎壯腰、養(yǎng)生延年的作用。
[保健方法]提拉耳垂。雙手食指放耳屏內側后,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耳垂,自內向外提拉,手法由輕到重,牽拉的力量以不感疼痛為限,每次3~5分鐘。
手摩耳輪。雙手握空拳,以拇、食二指沿耳輪上下往返推摩,直至耳輪充血發(fā)熱。
提拉耳尖。用雙手拇、食指夾捏耳廓尖端,向上提揪、揉、捏、摩擦15~20次,使局部發(fā)熱發(fā)紅。此法有鎮(zhèn)靜、止痛、清腦明目、退熱等功效。
特區(qū)三:前胸
[養(yǎng)生關鍵詞]增強心肺功能。
一個人免疫功能的強弱,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胸腺素濃度的高低,對胸腺予以調理刺激,可以抗病防癌、強身延年。
[保健方法]用右手按在右乳上方,手指斜向下,適度用力推擦至左下腹,來回擦摸50次;換左手用同樣方法摩擦50次。然后,再用手掌跟對著胸部中間上下來回摩擦50次;還可用兩手掌交替拍打前胸后背,每次拍100余下,早晚各做一次。
擦拍胸部能使“休眠”的胸腺細胞處于活躍狀態(tài),增強心肺功能。
特區(qū)四:背部
[養(yǎng)生關鍵詞]提高免疫力,防感冒。
經常對背部經絡和肌肉進行刮痧、搓擦、捶按、拍打,可以疏通經絡,安心安神,幫助預防感冒,另外,搓擦背部對中老年慢性病患者有一定的輔助治療效果。
[保健方法]在每天早晚擦(搓)背、拍背或用保健錘敲背部(包括背部和頸部);或采取背部按摩理療如背部刮痧、捏脊、拔火罐等。
特區(qū)五:脊柱
[養(yǎng)生關鍵詞]促進消化,預防脊柱常見病。
現(xiàn)在約有70%的人因平時缺乏對脊柱特區(qū)的正確保健而使之產生了病變。脊柱特區(qū)有四個生理彎曲,最易發(fā)生病變的有頸部(頸椎病)和腰部彎曲(腰肌勞損、腰椎間盤突出癥)。
[保健方法]每天晚上對脊柱進行按摩理療、刮痧、拔火罐、輕輕拍打。
在脊柱特區(qū)進行針刺、中醫(yī)蜂療及艾灸,對脊柱各段脊髓分出的神經疼痛及強直性脊柱炎有治療效果。
結語:看了小編上文介紹,您應該已經知道三位老郎中的長壽法是什么樣子了吧,您也應該已經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吃什么可以長壽了吧,是不是迫不及待想把今天學到的有關長壽秘訣的飯后注意事項的知識分享給身邊的小伙伴們呢?那還等什么,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