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后不能開車 讓酒精代謝快一點的小妙招
飲酒不開車,開車不飲酒。中國人無酒不成席,生活中大家聚餐喝酒是免不了的事情。但是俗話說,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這不僅僅是對自己的負責任,更是對家人朋友的一種保護。但是很多朋友喝完酒就會說大話,甚至存在僥幸心理,認為自己很清醒,開車沒有問題。其實這些都只是一個錯覺,有研究發(fā)現(xiàn),即使很少量的酒精進入體內(nèi),也會使人的反應(yīng)能力、協(xié)調(diào)能力以及對遠近距離的判斷力受到影響。下面跟隨360常識網(wǎng)了解一下吧!
如果你本身攝入的酒精較多,那么還有可能出現(xiàn)頭暈?zāi)X脹、視力模糊、昏昏欲睡等現(xiàn)象,這個時候開車,危險可想而知。那很多人要問了,酒后多久能開車呢?睡一覺酒醒了可以嗎?
我們國家對酒駕的衡量標準是,測量駕駛員呼出氣中的酒精含量或血液中的酒精濃度,如果每100ml血液中,酒精的含量大于等于20mg時,說明是酒后駕車。當血液中的酒精含量達到80mg時,那么就屬于醉酒駕車。
喝多少酒能達到酒駕的標準?
有些人認為,少喝一點酒不會查出酒駕,其實不然,只要你喝了酒,哪怕只有一兩的葡萄酒或半兩的白酒,就有可能已經(jīng)達到了酒駕的標準。顯然這個酒量并不能讓大多數(shù)人盡興,所以如果你喝酒了就不要再喝酒了。
畢竟酒后駕車不光是為了躲避交警的處罰,更多的是保護自身及家人的安全,減少發(fā)生交通事故的可能性,避免慘劇的發(fā)生。
喝酒后休息多久能開車?
喝完酒多久能醒酒,跟自身對酒精的耐受程度、代謝率以及飲酒量有很大的關(guān)系。有些人喝完酒會出現(xiàn)頭暈、乏力、惡心、心慌的感覺,睡一覺后這種感覺就消失了,大腦也清醒了,認為這樣就能開車了。
其實根據(jù)感覺評判是否醒酒是不靠譜的,正常情況下,身體將喝進入的酒精全部代謝掉才算是真的醒酒。而我們正常人每小時代謝酒精的量僅為15-20ml左右。
也就是說,喝一瓶低度數(shù)的啤酒需要代謝兩小時左右,喝一瓶12度左右的葡萄酒,需要代謝5-6個小時,而如果喝的是高度數(shù)白酒,那么至少要等到21小時之后才能開車。
如果你本身喝了太多酒,遠遠超過一瓶的量,那計算一下時間就知道要多久才能醒酒了。酒精代謝需要的時間很長。
要讓酒精快一點代謝,有幾個小妙招:
一是喝完酒后大量喝水,通過排尿排泄出去;
二是肺呼吸可以排泄酒精,所以喝酒時,不要沉默不語,而是要大聲說話,并加快呼吸頻率,“噴”出酒精。從這種意義上講,唱歌是減輕醉酒癥狀的途徑之一;
三是喝完酒后多做運動,出去跑兩圈多出汗,也能讓酒精從皮膚中排泄出去;
四是應(yīng)避免空腹喝酒,喝酒之前吃一些固體食物,特別是饅頭、花卷、餅等“吸水”性較強的食物,可以延緩酒精在胃的吸收。放慢喝酒的速度,不要喝太急。
但是我們可以在喝酒前墊墊肚子,喝酒時多喝點熱水、熱湯,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護自己的身體,如果能不喝當然是不喝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