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螺桿菌的危害
2017-06-28 20:13:26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
導語:幽門螺桿菌是一種對胃腸疾病具有很強破壞能力的致病菌,慢性胃炎、胃潰瘍、胃癌等都是其引起的,它直接作用于胃腸粘膜,使人體分泌的消化液
幽門螺桿菌是一種對胃腸疾病具有很強破壞能力的致病菌,慢性胃炎、胃潰瘍、胃癌等都是其引起的,它直接作用于胃腸粘膜,使人體分泌的消化液侵蝕粘膜后,阻止其修復,引起炎癥、潰瘍穿孔的惡性病變,最后引起癌變。此外幽門螺桿菌有極強的傳染性,以群居傳染為甚,還會引起口臭,導致社交障礙。因此一定要對此致病菌要重視起來,積極預防和治療。
1.破壞胃的正常結(jié)構(gòu)及功能;
2.目前已證實幽門螺桿菌感染與胃腺癌、胃粘膜相關(guān)性淋巴瘤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其中80%的胃潰瘍都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3.減少人體對鐵質(zhì)及維生素B12的吸收。增加腸道感染的機會;
4.世界衛(wèi)生組織已把幽門螺桿菌列為第一類致癌因子,并明確為胃癌的危險因子;
5.導致胃酸減少或缺乏。
6.幽門螺桿菌感染所具有的傳染性、致癌性、普遍性和隱蔽性,對人類健康構(gòu)成嚴重的威脅。因此早期診斷幽門螺桿菌感染十分重要和必要。
幽門螺旋桿菌的危害有很多,因此不建議盲目用藥,一些藥物不僅會傷害胃腸粘膜,還會引起耐藥性,造成致病菌更加頑固,療效差強人意,因此建議到正規(guī)醫(yī)院進行規(guī)范治療,及時檢測。同時也要增強機體抵抗力,改變不良習慣,保持口腔衛(wèi)生,防止致病菌入侵,造成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