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首頁 > 健康 > 偏方大全 > 正文

感冒的一些秘方

2017-06-29 22:01:37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中醫(yī)學(xué)認為,本病是一種外感性疾病,病在肌表,屑于表證;其發(fā)生原因是由于人體腠理不密,抵抗力弱,再遇氣候驟起變化,寒暖失常,稍不加注

中醫(yī)學(xué)認為,本病是一種外感性疾病,病在肌表,屑于表證;其發(fā)生原因是由于人體腠理不密,抵抗力弱,再遇氣候驟起變化,寒暖失常,稍不加注意,就會為外邪所乘,發(fā)生感冒。西醫(yī)認為此病主要是病毒,也可因細菌引起,炎癥的主要部位在鼻和咽部。臨床常用的一些秘方、驗方主要如下。

[方一]

香菜30克,黃豆10克,食鹽少許。將香菜洗凈,黃豆洗凈。先把黃豆放人鍋內(nèi),加水適量,煎煮15分鐘后,再加入香菜同煮15分鐘,去渣喝湯,1次或分次服完。服時加少量食鹽調(diào)味,每天1劑,1日2次。

本方發(fā)散風(fēng)寒,適用于風(fēng)寒感冒。

[方二]

豆腐2塊,豆豉6克,蔥白3根。先將豆腐、豆豉用水一碗煎至半碗,再入蔥白,煎沸后趁熱服用。

本方疏散風(fēng)寒,適用于風(fēng)寒感冒。

[方三]

生姜3片,紅糖15克。將生姜洗凈切絲,放在瓷杯內(nèi),以沸水沖泡,蓋上蓋溫浸5分鐘。再調(diào)入紅糖,趁熱頓飲,服后睡臥蓋被取汗。

本方驅(qū)寒發(fā)汗,適用于風(fēng)寒感冒。

[方四]

荊芥5—10克,薄荷3--5克,淡豆豉5—10克,粳米50---100克。先將荊芥、薄荷、淡豆豉煎沸后5分鐘,取汁,去渣。另將粳米煮粥,待粥將熟時,加入藥汁,同煮為稀粥。一般以2--3天為1療程,每日分2次,溫?zé)岱场?/p>

本方適用于一切感冒。

[方五]

荊芥、防風(fēng)各10克,桑葉9克,豆豉12克,羌獨活各10克,前胡、陳皮各6克,薄荷6克(后下),鮮姜2片,杏仁10克,蘇葉9克,焦枳殼6克。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本方為施聞鳴方,適用于外感風(fēng)寒所致的風(fēng)寒感冒。

[方六]

紅茶葉10克,核桃仁7枚,生姜10克。將紅茶葉炒焦,加入核桃仁、生姜,加水適量,煎服,1日1劑。

本方適用于風(fēng)寒感冒。

[方七]

桑葉、菊花各6克,淡竹葉、白茅根各30克,薄荷3克。上述各藥用沸水沖泡10分鐘,頻頻飲,或放冷作飲料大量飲,連服2—3天。

本方疏散風(fēng)熱,適用于外感風(fēng)熱所致的感冒。

[方八]

霜桑葉500克。桑葉洗凈,切碎,加水煮,蒸餾,收集飽和芳香水,每服30毫升,日2次。

本方祛風(fēng)清熱,適用于風(fēng)熱感冒。

[方九]

山楂10克,銀花30克,蜂蜜250克。將山楂、銀花放人砂鍋內(nèi),加水適量置大火上燒沸,3分鐘后將藥液濾人碗內(nèi),將藥渣加水再煎一次,濾出藥液,兩次將藥液合并后,放人蜂蜜,攪拌均勻即可。此藥可隨時飲用。

本方對風(fēng)熱感冒有一定療效。

[方十]

淡豆豉15--20克,荊芥3--6克,麻黃1--2克,蔥根20--30克,山梔3克,生石膏末60--90克,生姜3片,蔥白2莖,粳米100克。先將上述各藥同人砂鍋煎汁,時間不宜過長,沸后再煎5一10分鐘即可,去渣,人粳米,同煮為稀薄粥,若服后汗出熱退即停服。

本方適用于風(fēng)熱感冒之高熱不退,肺熱喘急者。

[方十一]

取一些去籽的西瓜瓤,備用,再取一些番茄,洗干凈,用滾水泡一下,去掉皮和籽。將西瓜瓤和番茄肉分別用于凈紗布包起來,絞擠汁液,然后將等量的西瓜汁和番茄汁混合在—起,當(dāng)開水喝,適量為度。

本方清熱利濕,適用于夏季感受暑熱夾濕的感冒。

[方十二]

香蕾10克,厚樸5克,用剪刀剪碎,白扁豆5克炒黃搗碎。將上述各物放人保溫杯中,以沸水沖泡,蓋嚴溫浸1小時,代茶頻飲,每日2次。本方解暑化濕和胃,適用于夏季感受暑濕之邪。

[方十三]

紫蘇葉、薄荷、佩蘭葉、藿香各1000克,淀粉200克,糖精適量。將上藥共研碎,過60目篩,用溫開水100毫升,將糖精溶化,和入淀粉。再用冷開水200毫升,將淀粉攪拌成漿狀,再沖人開水2000毫升,加速攪拌成糊狀,加藥粉拌勻,用模壓成茶塊,曬干或烘干,每塊重10克,沸水沖泡,代茶飲。每次1—2塊,日2--3次。

本方適用于中暑感冒。

[方十四]

藿香10克,生姜5克,紅糖適量。前二味水煎取汁,調(diào)入紅糖。日1劑,分2--3次飲。

本方化濕和中,解表散寒,適用于感受暑濕之邪,但以濕為主者。

[方十五]

浮萍30克,蜂蜜24克。將浮萍研為細末,與蜂蜜調(diào)勻,制丸。每日次6克,口服二次。

本方用于一般感冒。

[方十六]

谷子30克。炒黃,煎湯頓服,蓋被取微汗。

本方適于產(chǎn)后感冒。

[方十七]

荔枝肉30克,黃酒適量。用酒將荔枝肉溫煮,趁熱頓服。

本方適用于氣虛感冒。

[方十八]

麻黃、甘草、胖大海各3個。

將以上各藥用開水沖泡,取汁,每日服2次。

本方適用于感冒失音。

[方十九]

板藍根、生地各50克,寸冬、知母、桑葉各20克,橘梗、蟬蛻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

本方養(yǎng)陰清熱,適用于陰虛外感。

[方二十]

雙花、連翹、菊花各30克,桑葉20克,薄荷15克,柴胡10克,蘆根20克,生石膏、滑石各20--30克,甘草、黃芩、蟬蛻各15克。先煎生石膏20---30分鐘,然后煎群藥,水煎服,早晚各服1次。

本方為遼寧著名中醫(yī)劉紹勛驗方,功能清熱解毒,辛涼透表,用于流行性感冒,病毒性感冒、高熱、低熱、均可服用。

[方二十一]

麻黃、紫蘇葉、葛根、防風(fēng)、白芷、桂枝、橘梗、杏仁、陳皮、生姜各100克。制成沖 劑,每袋8克,口服。成人每次1袋,每日3次,小兒酌減,開水沖服用。

本方為遼寧本溪第三制藥廠治療風(fēng)寒感冒方。

[方二十二]

蔥根12克,蘇子、杏仁、芍藥、川芎各3克,干姜、甘草各2克。加水煎煮2次,將荷葉混勻,分為1日3次飲服。

本方出白《大眾方》,適用于流行性感冒初期。

[方二十三]

白玉蘭葉500克,加水1000克,經(jīng)2次蒸餾取回蒸餾液250克即成,每服20毫升,頓服,10天為1療程。

本方出自《新醫(yī)學(xué)通訊》,適用于感冒患者。

[方二十四]

薄荷30克,白砂糖500克,水適量。白砂糖放在鋁鍋中,加水少許,以小火煎熬至較稠厚時,加入薄荷細粉,調(diào)勻,再繼續(xù)煎熬至用鏟挑起即成絲狀,而不粘手時,停火。將糖倒在表面涂過食用油的大搪瓷盤中,待稍冷,將糖分割成條,再分割約100塊即可。

經(jīng)常含化食用,有疏解風(fēng)熱,清咽利喉功效,可治療感冒風(fēng)熱、頭痛、目赤、咽喉腫痛等癥。

本方出自《簡便單方》,原方用于“風(fēng)熱”,為治療風(fēng)熱諸癥的常用方。風(fēng)熱客肺,皮毛疏泄,故發(fā)熱惡風(fēng);咽為肺之通道,肺熱傷津,故口渴咽痛,法宜疏風(fēng)清熱,此方中薄荷解表疏風(fēng),散熱發(fā)汗,白糖清熱利咽,合用而成疏風(fēng)熱、利咽喉之方。薄荷少量應(yīng)用尚有疏解肝郁之功效。如逍遙散中伍用薄荷不足1錢即是此意。故薄荷糖用于肝郁氣滯證也頗為相宜。

本方意在疏解風(fēng)熱,性質(zhì)偏涼,風(fēng)寒外感者不宜食用。

[方二十五]

干姜30克,淡豆豉15克,飴糖250克,水適量。干姜、淡豆豉,共放不銹鋼鍋內(nèi),加水適量,煎煮。每30分鐘取煎液一次,加水再煎。共取煎液2次,合并煎液,再以小火煎煮濃縮,至煎液稠厚時加入飴糖,調(diào)勻,再煎至精液不粘手時,?;?。趁熱攪拌,使糖變成乳白色,倒在涂油的石板或搪瓷盤上,待稍冷,將糖切搓成條,再切成小塊,即可。

本方有發(fā)表透邪,溫肺化飲功效。經(jīng)常食用,可治療外感性或肺寒性之發(fā)熱、惡寒、咳嗽、多清稀痰飲、胸悶、煩躁等癥。

本方出自《補缺肘后方》,品名為后加。原方用于“卒得咳嗽”為治療咳嗽的常用方。寒襲肺臟,肺失肅降,則咳嗽不已。方中淡豆豉辛溫透散,解表除煩,干姜溫肺化飲,飴糖溫中補虛,三料相配,共奏外可透邪除煩,內(nèi)可溫中化飲,補虛扶正之效。對于外感風(fēng)寒或肺寒咳嗽者尤為適宜。

本方對外感風(fēng)熱或肺熱咳喘者不宜食用。

[方二十六]

川芎100克,荊芥穗200克。上藥共研粗末,加水共煮,蒸餾,收集飽和芳香水1000毫升即成。每服20毫升,1日3次。

本方出自《中藥制劑匯編》,適用于風(fēng)寒感冒。

[方二十七]

白胡椒末、蔥白適量。煮熱湯面條1碗,加入蔥白及胡椒面拌勻,趁熱吃下,蓋被而臥,汗出即愈。

本方辛溫解表,消痰解毒,適用于傷風(fēng)感冒。

[方二十八]

白菜根(疙瘩)1個,白糖15克。將白菜根洗凈,切片加水1碗煎好,后加白糖,日服2次。

本方清熱解毒,適用于流行性感冒。

[方二十九]

路邊荊50克,雞蛋2枚。同煮至雞蛋熟,去渣連湯服。

本方清熱散風(fēng),扶正養(yǎng)陰,適用于風(fēng)熱感冒。

[方三十]

芒硝3克,米酒60亳升,雞蛋3枚。將雞蛋打碎,與芒硝、米酒調(diào)和,待芒硝化盡即成,頓服。

本方除郁熱,解溫邪,適用于流行性感冒者。

[方三十一]

六一散10克,薄荷3克。先煎六一散,取汁1杯,臨成前加薄荷,再煎數(shù)沸,去渣飲用。

本方適用于暑濕之邪所致感冒。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