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防蚊蟲叮咬刺傷方法
暑假教孩子遠離蟲害
夏日里或暑假里,尤其是農村孩子,有了更多的機會接觸大自然。作為家長,要教育孩子注意防止蟲害。被馬蜂蟄后怎么辦呢?
遇蛇回避:夏日的田野里或草叢中常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蛇。蛇一般不會主動進攻人。遇到蛇后,小孩應輕輕離去,不要隨意挑逗。
癩蛤蟆有毒:夜幕降臨時,院子內、田野里常常會有許多蟾蜍在蹦跳。有些小朋友不了解蟾蜍,覺得好玩,就去抓蟾蜍。結果,抓了蟾蜍以后不久,孩子們身上起了許多紅疹。蟾蜍又叫癩蛤蟆,它們身上分泌著一種白色毒液,小孩不要觸及它。
勿捅馬蜂窩:馬蜂常常在窗戶底下、門洞的角落里或樹枝上營造窩房。調皮的孩子們會找來樹棍,撥弄馬蜂窩,這很危險。為保護自己的巢穴,馬蜂對于任何侵害都會奮起反擊。馬蜂能蜇腫人,遇上有毒的胡蜂,還會將人蜇死。馬蜂蟄了怎么辦?
此外,還有些小蟲會對人造成傷害。比如蝎子尾部有毒刺,會蜇人;蜈蚣前足長有害人的毒腺;水螞蟥附著于人體會吸人血;刺毛蟲刺毛有毒等等。
夏令營野外露宿防蚊蟲
夏日里外出旅游或夏令營野營露宿,難免遭蚊蟲叮咬,多數(shù)情況下被蚊蟲叮咬不會有嚴重的后果,但如果您對某種蚊蟲的毒素過敏,或者遭到大批昆蟲的叮咬,那就可能危及生命。所以要采取正確的預防措施。
圈撒隔離法:事前準備一袋新鮮石灰,在宿營地外撒上一個石灰圈,不要留缺口,不要撒在浮草上;或者將食用生姜曬干碾成粉末兒,撒在四周,利用它們釋放的異味,形成一個安全帶,把蚊蟲和蛇隔離在圈外。
熏香驅除法:將市售的蚊香1~2盤點燃后,放在宿營的上風口,或將花露水、風油精、清涼油的瓶(盒)蓋打開,放在上風口;也可將風油精、清涼油直接噴灑涂抹在鞋、襪上(兩小時一次),還可將食用大蒜切片后,涂擦鞋、襪和褲子,防蚊蟲叮咬也有效。這幾法聯(lián)用,驅蚊防咬效果會更好。
使用各種驅蚊蟲藥品:驅蚊蟲藥品可避免大多數(shù)蚊蟲叮咬,它們的主要有效成分是避蚊胺,對蚊子有較好的效果。如果無法買到這些藥品可用風油精來代替,效果也不錯。最好在外出的時候在全身抹上驅蚊藥或風油精,涂在衣服上效果更好,因為身上的藥容易被汗水沖掉。魚腥草、白芷、半邊蓮、青木香、七葉一枝花(根)、蒼術等六味常用防毒蛇咬傷的中藥各等份,加入少量雄黃,碾為細末兒,裝在小布袋里,形如兒童玩耍的沙包,將其縫在外褲褲腿的下擺位置,在野外走動時穿用,人到之處,蛇會主動避讓。還可用棉布縫制兩只似護袖的腿護,其下掩腳踝,上在膝彎,將上述中藥加水兌進適量米醋泡汁,再將腿護放在藥水中浸泡一段時間,拿出勿暴曬,風涼干后,裝入塑料袋中,出行前隔褲套在腿上系緊,其藥味濃烈、防護面積大、使用方便、驅蚊逐蛇效果獨特,防范蜈蚣、蝎蜂螫傷效果也很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