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 > 心理健康 > 正文

為何還有人恐懼周末呢

2017-05-17 00:05:20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在大家的印象中,幾乎不管小孩還是大人都很期待過周末,周末是最受歡迎的日子,但是也有人會恐懼過周末,這是為什么呢?

不愿過周末的人,身上都有一個共通的特點--周末的日子不開心,盡管每個人的具體原因都不一樣。其實,他們的問題誰都看得明白--不過是“逃“到“工作“這個光明正大的借口之中,才好繼續(xù)對自己的問題視而不見。

生活中愛用這個小把戲的人還真不少:有人因為對配偶失望至極,就用每天加班來避免爭吵的發(fā)生;還有人把孩子送到爺爺奶奶家中,自己申請單位的進修計劃,實際上還是不愿承擔自己應盡的責任。

所以說,幸好還有工作啊,不然我們只能勇敢面對了!如今,職業(yè)第一,生活第二已經(jīng)成為城市生活的潛規(guī)則,每當我們用“工作”取代生活中的其他事項時,自己都會首先感到理直氣壯、底氣十足。其實,這種邏輯其實早在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就構建在我們的頭腦之中了。

“只要你好好學習,其他的都不是問題。”現(xiàn)在剛剛進入工作的年輕人,沒有幾個不熟悉這句至理名言的。我們這一代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如此,學習(本質上也就是那個階段的工作)無疑就是生命的核心意義。一好則百好,至于什么興趣愛好、人際關系等瑣碎小事,則全都可以劃歸二線,不值得費心勞神。

在這種觀點的影響下,我們大家都染上了一種不太好的習慣--只把工作中的事情認真對待,而對其他問題都一概提不起重視,懶得花心思打理。如果老板因為工作上的問題把誰罵了一頓,他會一連幾天吃不好飯,非得琢磨出個應對的辦法不可。但如果是因為生活中的小問題(其實不一定是“小”問題),比如孤單、無聊,或者與家人的關系緊張,很多人卻不認為是多大的一件事情,大不了蒙頭睡上一覺,第二天也就好了。

但事情沒解決,怎么會變好呢?不過是第二天大家都要趕著上班,誰也沒空多想了。因此,對于有些人來說,職場就變成了一個可愛的地方。他們通過日漸熟練的職業(yè)技能,拼搏在辦公室的十幾個平方米之內,盡可能地從工作中獲取成就、肯定、認同、關注,乃至自信與自尊,希望可以補償他們在私人生活中缺失的那些東西。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