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 > 養(yǎng)生保健 > 正文

春季疾病預防常識

2017-07-03 08:19:28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這種氣溫驟變的天氣,容易造成機體交感神經(jīng)失調,引起毛細血管收縮、血壓上升、血液粘稠度增高,從而誘發(fā)中風、心絞痛、心肌梗塞等癥發(fā)生。

這種氣溫驟變的天氣,容易造成機體交感神經(jīng)失調,引起毛細血管收縮、血壓上升、血液粘稠度增高,從而誘發(fā)中風、心絞痛、心肌梗塞等癥發(fā)生。春暖花開亦多風的天氣,空氣中飄浮著各種花粉顆粒、楊柳絮、塵埃、塵螨等,易使過敏體質者引起過敏性皮炎、過敏性鼻炎、哮喘。

3月21日是“春分”節(jié)氣。天文專家說,春分在天文學上是個重要的轉折點,此后晝長夜短,氣溫漸高。

“春分”是反映季節(jié)和氣候的一個節(jié)氣。“春分”一是表示晝夜平分的意思,二是表示春天一半的意思。按二十四節(jié)氣講,立春為春季的開始,谷雨為春季的結束,春分恰為其半。

“春分”在天文學上也是個重要的轉折點。這一天,太陽正好直射赤道,在地球上絕大部分地方,晝夜平分。只是北半球是春天,南半球是秋天。所以古代春分、秋分稱為“日夜分”,民間有“春分秋分,日夜平均”的諺語。

春分過后,北半球日照時間一天天長起來,氣溫也一天天升高。此時,冰雪消融,草木復蘇,鳥語花香的春天來到人間。

初春時節(jié),天氣由寒轉暖,各種致病的細菌、病毒隨之生長繁殖。有關專家建議,為避免春季疾病的發(fā)生,要常開窗,使室內空氣流通,同時加強自身鍛煉,提高機體的防御能力。此外,注意口鼻保健,防止溫熱毒邪侵犯肺部。

春天氣候宜人,萬物待發(fā),同時又是疾病的多發(fā)季節(jié),原因何在呢?

春天的冷暖驟然變化,使人免疫與防御功能下降,加之細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大量滋生肆虐,上呼吸道感染發(fā)病增多,輕者僅限于上呼吸道,如鼻炎、咽喉炎、扁桃腺炎、普通感冒,重者發(fā)展至肺炎,尤以小兒更為多見。

此外,尚有麻疹、風疹、腮腺炎及流感等病毒性傳染病亦常在春季流行。

這種氣溫驟變的天氣,容易造成機體交感神經(jīng)失調,引起毛細血管收縮、血壓上升、血液粘稠度增高,從而誘發(fā)中風、心絞痛、心肌梗塞等癥發(fā)生。春暖花開亦多風的天氣,空氣中飄浮著各種花粉顆粒、楊柳絮、塵埃、塵螨等,易使過敏體質者引起過敏性皮炎、過敏性鼻炎、哮喘,以及蕁麻疹等。各種免疫性疾病、消化性潰瘍、風濕性關節(jié)炎、精神病、哮喘、結核病等,也都容易在春季舊病復發(fā),加重甚至惡化。

所以,春季疾病預防甚為重要,可具體采取以下措施:

1、調適寒溫。春季氣候多變,老幼病弱者應隨時增減衣服,不宜過早脫去冬衣,以免受寒,老年心腦血管者更要注意。

2、早睡早起,運動身體。睡眠不足會降低人體的免疫功能,亦易激動生火,招致外感內傷。3、保持心境平和。春季忌怒,處事勿過于急躁,要時常保持心境平和。

4、戒煙、少喝酒及咖啡。吸煙最易損害呼吸道表面屏障,誘發(fā)疾病發(fā)作。煙酒及咖啡都會刺激神經(jīng)興奮,有些人想借以“消除緊張和疲勞”,其實反而削弱了人體的抗病力。

5、遠離過敏源,遠離人群密集場所。6、 飲食宜清淡富營養(yǎng)而易消化,少吃油膩煎炸及辛辣刺激的食品。

總之,春天氣候多變,對人生理和心理過程影響較大,因此春季應順應自然變化,改變生活方式,以適應春天生機勃發(fā)的特點,才能維護身心健康。

預防流行性疾病

陽春三月,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大地一片生機,人們也在經(jīng)過一個冬天的蟄伏后開始活動頻繁。

隨著氣溫的升高,細菌、病毒也開始生長繁殖,因此,春天是疾病多發(fā)的季節(jié),尤其是一些傳染病,如流感、麻疹、流腦、結膜炎、腮腺炎等。另外,春天氣溫氣壓變化較大,一些慢性疾病和精神方面的疾病也容易復發(fā)。那么怎樣做好防病保健呢?

首先要有防病意識和堅強的信念。在思想上做好防病的準備,提前了解疾病的防治知識,如遇氣候突變帶來身體不適時,要靜心養(yǎng)氣,防止舊病復發(fā),要堅持服藥,相信自己能抗擊病癥。

其次是預防接種,可去醫(yī)院或防疫站注射疫苗,如流感疫苗、流腦疫苗等。

第三,日常調攝方面要多加注意。多開窗戶,保持室內空氣新鮮,保證充足的睡眠,不要太快地脫去冬衣。飲用泡有貫眾的水(取貫眾500克洗凈,放入水桶中,每周換藥一次),也可在室內放置薄荷油以靜化空氣。如果家中有流感病人可用食醋熏蒸,每周二次,可以預防其他人患感冒。另外,每天按摩足三里、風池、迎香等穴位也有預防疾病的作用,而且還能增強機體的抵抗力。

驚蟄節(jié)氣是傳染病多發(fā)的日子,要預防季節(jié)性的傳染病的發(fā)生,還應多吃清淡食物,如糯米、芝麻、蜂蜜、乳品、豆腐、魚、蔬菜、甘蔗等。一般選服具有調血補氣、健脾補腎、養(yǎng)肺補腦的補品,像鵪鶉湯、白木耳煮麻雀、清補菜鴨、枸杞銀耳羹、荸薺蘿卜汁、枸札蛇肉湯、蟲草山藥燒牛髓、扁豆粥等,或食用一些海參、龜肉、蟹肉、銀耳、雄鴨、冬蟲夏草等,燥烈辛辣之品應少吃。

哮喘

驚蟄春分前后,慢性疾病患者最易復發(fā),正所謂“百草回芽,百病復發(fā)”。其中哮喘多發(fā)于此期,飲食調養(yǎng)的方法很適宜于哮喘輕度發(fā)作或緩解期。

因此,應該避免進食過飽,吃的食物不宜太咸,忌煙、酒,慎用辛辣刺激食物,特別要禁食海腥油膩之物。發(fā)作期鼓勵患者多飲水,利于排尿。食物以充足碳水化合物保證熱能供應,以乳、蛋、豆制品保證蛋白質的給養(yǎng)。

腎陽不足的虛喘病病人以海馬焙黃研末,每次沖服3克,或以當歸6克,海馬3克,水煎服;五臟氣血虛衰、中氣不足的虛喘病人以鵪鶉1只,不去毛,焙燒研末,每次10克,加紅糖水融化,再兌入黃酒50克,一次服完,每日2次,予以調養(yǎng)。

風濕

甘四節(jié)氣的“驚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其意為春雷響起,驚動萬物,也就是說從這時節(jié)起冬眠的生物蘇醒了。上周還是料峭春寒,現(xiàn)快到萬物復蘇時,天氣多為濃霧、微雨。人體常感四肢麻痹、關節(jié)活動不利。小編特推薦老桑枝煲雞肉湯這款有效祛痹,口感好的藥方。

中藥老桑枝煲雞具有益精髓,祛風濕、利關節(jié)的功效。廣東民間亦常用它輔助治療風濕性關節(jié)炎、四肢攣痛麻痹、頸背牽引疼痛,慢性腰脊勞損等癥。

[材料]老桑枝60克、雌雞一只去毛及內臟(約500克)、生姜3片。

老桑枝性平味苦,入肝經(jīng),功能祛風濕、利關節(jié)、行水氣,《本草匯言》說它能“去風氣攣痛”,《本草備要》亦認為它能“利關節(jié)、養(yǎng)津液、行水祛風”,《嶺南采藥錄》還記載它有“去骨節(jié)風疾,治老人鶴膝風”的功用;雞肉性溫味甘,入脾、胃、肝經(jīng),功能溫中、益氣、補精、添髓,《別錄》說它能“補益五臟,續(xù)絕傷,療勞,益氣圖”,《食療本草》亦認為它能治“踒折骨疼”,《日華子本草》也記載它有“止勞劣,添髓補精,助陽氣”的功用。二者合一,倍增祛風濕、利關節(jié)、益精髓的功效。

[烹制]用清水把老桑枝洗凈,并稍浸片刻;雌雞宰凈,去毛及內臟,洗凈。與生姜一起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2500毫升(約10碗水量),先用武火煲沸后,改用文火煲約2個小時,再加入適量食鹽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可把雞撈起,拌入醬油佐餐用。

腎結石

春日,萬物復蘇,百草萌生。隨著人們活動的增多,隱伏在膽道和腎臟的結石也容易發(fā)作。怎樣防止和對待膽石癥和腎石癥在春天的發(fā)作呢?膽石癥發(fā)作往往同時伴有膽道感染,嚴重者可致中毒性膽管炎,若救治不及時可致命。因而預防膽石癥的發(fā)作至關重要,凡確診而愿意接受手術者應盡早手術,一時不能手術者要注意避免過度勞累?;颊唢嬍骋饲宓?,因為油膩的食物會刺激膽汁的排放和改變膽汁的成分,容易促發(fā)膽道感染甚至膽源性胰腺炎;可以服一些利膽的中、西藥物;一旦發(fā)生右上腹疼痛、發(fā)熱和黃疸,要及時送醫(yī)院治療。為防治可能引起的休克,運送時須用擔架或車輛使病人取平臥位。凡既往有排尿石史,目前已無癥狀者,要多飲水、多活動,防止結石再形成。明確仍有尿路結石者,如結石直徑在1厘米以上,須手術取石;而在1厘米以下者,可大量飲水并增加運動,特別是跳躍式活動,如騎馬、跳繩等,以促進結石排出,亦可佐以排石的中藥。

疼痛發(fā)作時可用止痛劑。病者應了解,雖然尿路結石引起的疼痛劇烈難忍,但一般不會有生命危險。

針對中醫(yī)劃分的9種不同體質,春分養(yǎng)生應該分別注意如下:

平和體質,就是人們說的正常體質,春分養(yǎng)生只要注意飲食搭配合理就可以了。

氣虛體質,表現(xiàn)為虛弱,感到疲勞,常出虛汗,容易感冒。除了飲食上調養(yǎng),還應適量多運動,因為運動對補氣有作用。

陽虛體質,表現(xiàn)為手腳怕冷,胃部怕冷。春分本來應是陰陽平衡的時期,但陽虛之體,陽弱不能與陰平衡,容易發(fā)生腹瀉,應該科學膳食,注意溫補。

陰虛體質,表現(xiàn)為皮膚干燥,手腳心發(fā)熱,臉潮紅,眼睛干澀,口易渴,大便易干結??啥喑渣c鴨肉蓮藕湯、百合、芝麻。

瘀血體質,表現(xiàn)為有黑眼圈,女性痛經(jīng),年齡大的人血液黏稠,皮膚易出現(xiàn)瘀血斑點。適合吃一些紫菜、海藻、黑豆、柚子、山楂。

濕熱體質,表現(xiàn)為易生粉刺和暗瘡,有口臭,小便黃。可適量吃冬瓜、西瓜、芥菜、黃瓜、苦瓜、通心菜。

氣郁體質,表現(xiàn)為情緒低落,易失眠。可以喝小柴胡湯、黃花菜雞蛋湯、麥片牛奶。春分時節(jié),郊游踏春很有效果。

痰濕體質,表現(xiàn)為人較肥胖,感覺肢體困重。該體質的人應多吃點冬瓜、蘿卜、海藻、海帶和薏米。

過敏體質,易起蕁麻疹,易過敏,皮膚一抓就紅。這種體質的人應該少吃海鮮與辛辣刺激之物,少飲白酒。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