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 > 疾病預防 > 正文

過敏性丘疹的治療方法

2017-06-14 14:25:45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我們都知道身體中皮膚視為最為敏感的一個部位,往往由于我們一些不良的飲食習慣以及對一些花粉的特別容易導致過敏,然而過敏明顯的癥狀就是

我們都知道身體中皮膚視為最為敏感的一個部位,往往由于我們一些不良的飲食習慣以及對一些花粉的特別容易導致過敏,然而過敏明顯的癥狀就是身上起一些紅疹,這樣看起來不僅嚴重地影響著身體的皮膚的美觀,而且也會讓我們感到巨癢無比,這樣對我們的正常生活和身體的健康都是特別不利的,下面一起了解一下過敏性丘疹的治療方法。

過敏性丘疹的治療方法

治療原則

首先尋找病因并予以切除。對難于發(fā)病的病因,大多數(shù)情況常用對癥治療。

證治分類

1.風熱犯表證

證候:風團鮮紅,灼熱劇癢,遇熱則皮損加重;伴發(fā)熱惡寒,咽喉腫痛;舌質(zhì)紅,苔薄白或薄黃,脈浮數(shù)。

辨證分析:風熱之邪客于肌膚,外不得透達,內(nèi)不得疏泄,故風團鮮紅、灼熱,遇熱則皮損加重;風盛則劇癢;營衛(wèi)不和則發(fā)熱惡寒;風熱壅肺即咽喉腫痛;舌紅、苔薄黃或薄白、脈浮數(shù)為風熱犯表之象。

治法:疏風清熱。

方藥:消風散加減。

常用藥:當歸、生地、防風、蟬蛻、知母、苦參、胡麻仁、荊芥、蒼術、牛蒡子、石膏、甘草、木通。

2.風寒束表證

證候:風團色白,遇風寒加重,得暖則減,口不渴;舌質(zhì)淡,苔白,脈浮緊。

辨證分析:白色主寒,風性瘙癢,風寒外襲,營衛(wèi)不和,故風團色白,皮膚瘙癢;寒性陰冷,故皮損得熱則減,遇寒加重;陰津未傷,故口不渴;舌質(zhì)淡、苔白、脈浮緊為風寒束表之象。

治法:疏風散寒。

方藥:桂枝湯或麻黃桂枝各半湯加減。

常用藥:桂枝、芍藥、甘草、大棗、生姜、麻黃。

3.血虛風燥證

證候:風團反復發(fā)作,遷延月久,午后或夜間加劇;伴心煩易怒,口干,手足心熱;舌紅少津,脈沉細。

辨證分析:血虛日久則肌膚失養(yǎng),化燥生風,風氣搏于肌膚,故風團、瘙癢反復遷延日久;津血同源,血虛亦致陰血不足,虛火內(nèi)生,故伴心煩易怒,口干,手足心熱;虛熱內(nèi)擾陰分則午后或夜間癥狀加劇;舌紅少津、脈沉細為血虛津傷、虛熱內(nèi)生之象。

治法:養(yǎng)血祛風潤燥。

方藥:當歸飲子加減。

常用藥:當歸、生地、白芍、川芎、何首烏、荊芥、防風、白蒺藜、黃芪、生甘草。

.其他療法

.一、外治法

(一)香樟木、蠶砂各30-60g,煎水外洗。

(二)爐甘石洗劑外搽。

二、針刺皮損發(fā)于上半身者,取曲池、內(nèi)關;發(fā)于下半身者,取血海、足三里、三陰交;發(fā)于全身者,配風市、風池、大腸俞等。手法:除血虛風燥證外,其他均用瀉法。耳針取神門、肺區(qū)、枕部、肝區(qū)、脾區(qū)、腎上腺、皮質(zhì)下等穴,針刺后留針1小時,每次選2-3穴。

三、放血分別在雙耳尖、雙中指尖、雙足趾尖經(jīng)常規(guī)消毒后,用三棱針刺之,擠出少許血液。

四、西醫(yī)治療對急性者,可選用抗組胺制劑、鈣劑、硫代硫酸鈉等。病情嚴重者,可短期內(nèi)應用皮質(zhì)類固醇激素,如地塞米松、氫化可的松。若出現(xiàn)喉頭水腫,呼吸困難,應給予0.1%腎上腺素皮下或肌肉注射,靜脈注射地塞米松。若出現(xiàn)窒息,應行緊急氣管切開術。

.預防調(diào)護

1.盡可能找出病因并去除之。

2.禁食辛辣、魚腥等物。

3.避風寒,調(diào)情志,慎起居。

上面就是對過敏性丘疹的治療方法介紹,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我們一定要及時的進行治療,不要總是盲目的服用一些藥物進行緩解,這樣是特別不正確的做法,因為我們不確認是什么原因?qū)е碌模^敏性丘疹已經(jīng)對過敏原不是特別的了解,所以在服用藥物之前要到醫(yī)院進行檢查。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