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綿馬的功效與作用 藥用價值
歐綿馬作為日常十分常見的一種中藥材,對人體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和營養(yǎng)價值,并且也不是太難購買。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歐綿馬的幾個方面。
【別名】貫眾、鱗毛蕨
【來源】藥材基源:為鱗毛蕨科植物歐洲鱗毛蕨的根莖。
【原形態(tài)】植株高60-100cm。根莖粗壯,直立或斜生,堅硬,連同葉柄基部密被灰褐色、闊披針形鱗片。葉簇生;葉柄長15-30cm,上部的鱗片狹披針形;葉片厚紙質(zhì),卵狀披針形,長40-70cm,寬20-30cm,短漸尖,羽片兩面及葉軸被黑褐色、披針形膜質(zhì)鱗片,二回羽狀全裂或深裂;羽片披針形,先端漸尖,寬2-4cm,深裂至葉軸;裂片密集,純頭,全緣或有鋸齒;下部的羽片為二回羽狀;小羽片稍延長;葉脈分叉。孢子囊群大,背生于中脈兩側(cè)排成1-3行;囊群蓋圓腎形,凹部較深。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林下陰濕處。
【化學成份】根莖含副綿馬素(paraaspidin),白綿馬素(albaspidin),綿馬酸(filixic acid),黃綿馬酸(flavaspidic acid)即黃綿馬酸(flavaspidic acid)BB,低綿馬素(desaspidin)BB,綿馬酚(aspidinol),十三烷(tridecane),十四烷(tetradecane),十五烷(pentadecane),十六烷(hexadecane),1-十七烯(1-heptadecene),2,6-二正丁烷基對甲苯酚(2,6-di-n-butyl-p-cresol),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棕櫚酸(palmitic acid),亞油酸(linoleic acid),山萮酸(behenic acid),角鯊烯(squalene)。
【藥理作用】1.驅(qū)蟲作用:歐綿馬能使絳蟲蟲體麻痹,脫離腸壁而顯驅(qū)蟲效果,作為對絳蟲及十二指腸鉤蟲驅(qū)除藥歷史悠久。其有效成分綿馬酸鎂鹽比粗提取物油樹脂的驅(qū)蟲效果強5-7倍,毒性也增大2倍。
【性味】苦;微寒;有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涼血止血;驅(qū)蟲;利水消腫。主感冒發(fā)熱;乙腦;痄腮;麻疹;崩漏;腸寄生蟲??;水腫;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9g;或研末,2-4g。
【注意】本品有毒,宜慎用。孕婦禁服。
【摘錄】《中華本草》
歐綿馬在中藥中的利用率還是很高的,可以用來治療多種疾病。我們應該在充分了解了歐綿馬的功效和作用之后再食用。希望大家不要胡亂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