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首頁 > 健康 > 中藥方劑 > 正文

艾煎丸的功效與作用 藥用價值 用法用量

2017-05-27 13:56:30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我們都知道中藥方劑艾煎丸是由純天然的中藥材制成的,副作用很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每個人的身體狀況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大家在食用的時

我們都知道中藥方劑艾煎丸是由純天然的中藥材制成的,副作用很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每個人的身體狀況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大家在食用的時候還是按照正確的食用方法來,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

川芎 菖蒲各30克(節(jié)密,炒)熟艾120克(糯米飲調(diào)作餅,焙干)食茱萸(湯洗)當(dāng)歸各22克 白芍藥 熟干地黃各45克

【制法】上為末,煮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補營衛(wèi),固經(jīng)脈。婦人崩漏,小腹?jié)M痛。

【用法用量】每服50丸,酒、飲任下。

【摘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九

【別名】千金丸

【處方】三月生艾1束(搗取汁,銅器中煎如漆,密封之),大黃6銖,黃連6銖,凝水石6銖,栝樓根6銖,苦參6銖,亭藶6銖。

【制法】上為末,以艾煎和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風(fēng)疸,小便或黃或白,灑灑寒熱,好臥不欲動;舉身皆黃,其脈陽浮陰弱。

【用法用量】千金丸(《普濟(jì)方》卷一九六)。

【摘錄】方出《千金》卷十,名見《三因》卷十

【處方】艾葉(米醋浸1宿,炒焦)1兩,陳橘皮(去白)1兩,高良姜(挫,炒)1兩,干姜(炒)1兩,赤芍藥1兩,白芍藥1兩,吳茱萸(湯洗7遍,炒)1兩,蓬莪術(shù)(煨,切)1兩,龍骨1兩,牡蠣(煅)1兩。

【制法】上為細(xì)末,醋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婦人血海虛冷,月候過多,崩漏帶下,腹脅(疒丂)痛。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食前煎艾葉湯送下。

【摘錄】《楊氏家藏方》卷十五

【處方】食茱萸(湯洗)7錢半,當(dāng)歸7錢半,熟地黃1兩半,白芍藥1兩半,石菖蒲(炒)1兩,川芎1兩,人參1兩,熟艾4兩(用糯米飲調(diào)作餅,焙)。

【制法】上為末,酒煮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常服補營衛(wèi)、固經(jīng)脈。主崩傷淋瀝,小腸滿痛;婦人室女經(jīng)候不調(diào),臍腹冷痛,腹常脹滿,至晚則增。

【用法用量】《得效》本方用法:用縮砂、香附湯送下。

【摘錄】《三因》卷十八

【處方】艾青5兩,干姜2兩,附子1兩。

【制法】上為細(xì)末,醋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常服補血臟,解勞倦,止疼痛,消脹滿,厚肌肉。主沖任久虛,血海冷憊,臍腹疼痛,月候不勻,四肢怠墮,百節(jié)酸疼,飲食進(jìn)退,下臟虛鳴,及妊娠不牢,赤白帶下,面色萎黃,口淡無味,胸膈滿悶。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醋湯送下。

【摘錄】《雞峰》卷十六

【處方】威靈仙1兩,良姜1兩,金毛狗脊1兩(去黃毛),熟艾2兩(糯米糊和,曬干為末;一法用米醋熬,焙干,亦可為末),赤芍藥1兩,附子半兩。

【制法】上為末,以藥一半同醋煮面糊和余一半藥末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婦人經(jīng)水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0丸,食前空心溫酒下。

【摘錄】《中藏經(jīng)·附錄》

【處方】熟艾1斤(末),木香1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1兩,厚樸(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1兩,桃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1兩,川椒(去目及閉合者,微炒去汗)1兩,山茱萸1兩,干姜(炮裂,銼)1兩,柏子仁1兩,吳茱萸(湯浸7遍,焙干,微炒)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白術(shù)1兩。

【制法】上藥除熟艾外,余并為末,入桃仁和研令勻,用釅醋5升,熬艾末成膏,入諸藥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久心痛,積年不愈,及冷氣積塊,少思飲食。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粥飲送下。

【摘錄】《圣惠》卷四十三

【處方】香附子4兩,艾葉4兩,蔓荊子2兩,神曲2兩,枳殼(去瓤)2兩,當(dāng)歸2兩,茱萸1兩,蓬莪術(shù)1兩。

【制法】上用醋1大碗,慢火煮香附、艾葉,以醋盡為度,揀去艾葉,加糯米糊捻作餅子,曬干,同前藥為末,醋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婦人諸疾,腹痛,赤白帶下。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米飲、醋湯任下。

【摘錄】《普濟(jì)方》卷三二八引《經(jīng)驗良方》

【處方】白艾1束,薏苡根1把。

【功能主治】卒食不消,欲成癥積。

【用法用量】上藥合煮,汁成如飴。取半升1服之,使刺吐宿食。

【摘錄】《外臺》卷十二引《古今錄驗》

【處方】艾葉(去梗)1斤,干姜半斤,當(dāng)歸4兩(洗),白芍藥半斤,熟干地黃4兩(洗),附子2個(炮,去皮尖,切)。

【制法】上藥各切細(xì),用米醋5升煮干,取出焙干為末,醋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婦人產(chǎn)后,血海虛弱,面無顏色,腹痛,身體倦怠。

【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食前酒送下。

【注意】忌生冷物。

【摘錄】《普濟(jì)方》卷三四五引《衛(wèi)生家寶》

【處方】吳茱萸(湯泡7次,炒)1兩,當(dāng)歸(去蘆,酒浸,微炒)1兩,干姜(炮,洗)1兩,厚樸(去粗皮,姜制,炙)1兩,陳橘皮(去白)1兩,茴香(淘去沙,炒)1兩,牡蠣(煅)1兩,官桂(去粗皮)1兩,禹余糧石(煅,米醋淬7次,別研)4兩,艾葉(米泔水浸,炒)4兩,香附子2兩(去毛,炒)。

【制法】上為細(xì)末,醋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婦人虛羸,子宮久冷。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艾醋湯送下。

【摘錄】《魏氏家藏方》卷十

【處方】伏道艾(揉去塵土,擇凈枝梗,取葉)5兩(先用大肥淮棗12兩,砂瓶內(nèi)水煮爛,去核,同艾葉1處搗爛如泥,捻成薄餅子,猛火焙干,乘熱急碾為末),大漢椒(去目、枝梗并合口者,取凈)5兩(以阿膠2兩,米醋3升,同椒于砂瓶內(nèi)煮極干,取出焙燥,碾為細(xì)末),當(dāng)歸(去蘆及須,酒洗)1兩,白芍藥(真白者)1兩,熟干地黃(凈洗,漉去浮者,曬干,酒浸蒸曬,再入酒浸蒸5-7次,如糖,煎香美方可用)1兩,川芎1兩,白薇1兩,附子(大者,炮,去皮臍)1兩,卷柏(取青葉)1兩,澤蘭(去枝梗,取葉,上8味各焙干)1兩。

【制法】上8味同為細(xì)末,與前艾葉、椒末拌勻,米醋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婦人一切虛寒,胎前產(chǎn)后赤白帶下,或成血瘕。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至100丸、200丸、空心、食前艾醋湯送下。

【臨床應(yīng)用】產(chǎn)后腹痛,一婦人因產(chǎn)后虛寒,嘔惡不食,腹痛如割,時作寒熱,復(fù)出盜汗,瘦瘁骨立,臍腹之左結(jié)成硬塊,其大如掌,冰冷,雖盛暑此處獨無汗,每塊微動則痛不可忍,百藥不效。夢中人告以此方,服之?dāng)?shù)服,惡心、寒熱、盜汗輒止,盡一料遂平復(fù),獨血塊如故。服至5-6料,其塊自融化如魚凍而出。

【摘錄】《百一》卷十八

【別名】艾附丸

【處方】北艾葉2兩,大當(dāng)歸2兩,香附子4兩。

【制法】上醋煮半日,焙干為末,再用醋煮糊為丸。

【功能主治】婦人血虛氣滯,月經(jīng)不調(diào),血氣刺痛,腹脅脹滿,頭暈惡心,經(jīng)閉、痛經(jīng),崩漏帶下,便血癥瘕;婦人諸虛。

【用法用量】艾附丸(《醫(yī)方大成》卷九引《澹寮》)。

【摘錄】《普濟(jì)方》卷三二三引《蘭室秘藏》

【處方】好艾葉(醋蒸,焙干)、薄荷、當(dāng)歸、地骨皮、晚蠶沙、糯米、秦艽、黃柏、桔梗、綿黃耆。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

【功能主治】去肺與大腸經(jīng)天廓之邪熱。主眵淚粘濃出而不絕。

【用法用量】每服15丸,食后桑白皮湯送下,或薄荷湯送下。

【摘錄】《銀海精微》卷上

【處方】吳茱萸(泡淡)、當(dāng)歸、熟地、白芍、石菖蒲、川芎、人參、艾葉、橘紅。

【制法】上為末,糊為丸服。

【功能主治】血寒,經(jīng)水過期而來,或1-2月不至,或3-4月不行。

【用法用量】口服。

【摘錄】《邯鄲遺稿》卷一

【處方】艾葉(醋炒)、肉蓯蓉、川牛膝(酒浸)、甘草、桑葉(向東者用)、山藥、牛膝(炒)、當(dāng)歸各等分。

【制法】上為極細(xì)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迎風(fēng)有淚。

【用法用量】每服10丸,茶清調(diào)下。

【摘錄】《眼科龍木集》

上面就是本文對艾煎丸這種方劑的簡單介紹,艾煎丸能夠傳承至今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它是非常好的方劑,所以大家可以放心的服用。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