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黃煎丸的功效與作用 藥用價值 用法用量
我們都知道地黃煎丸對于我們的健康來講是有著極大的幫助的,但是很多人對于地黃煎丸都不是非常的了解,根本不知道這是一種什么樣的藥物,那么下面我們一起詳細了解下這個問題。
【處方】生地黃汁1.2升 生杏仁汁600毫升 薄荷汁600毫升 生藕汁600毫升 鵝梨汁600毫升法酒1.2升 白蜜120毫升 生姜汁600毫升 柴胡120克(去蘆,焙)木香120克 人參60克 白茯苓60克 山藥60克 柏子仁60克 遠志60克(去心)白術(shù)60克 桔梗60克 枳實60克(麩炒)秦艽90克(去蘆)麝香6克(另研)熟地黃120克
【制法】前八味,入陶瓷器內(nèi)慢火熬成膏,再將后十三味研為末,入膏中拌勻,搗制成藥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骨蒸勞熱。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飯后以甘草湯送下,每日三次。
【備注】本方方名原作"地黃煎",與劑型不符,現(xiàn)據(jù)《婦人大全良方》卷五改。
【摘錄】《中藏經(jīng)》卷下
【處方】生地黃2.5千克(搗,絞取汁,入蜜250毫升,以慢火熬成膏)熟干地黃250克 牛膝150克(去苗)杏仁250克(湯浸,去皮、尖,麩炒微黃,研如膏)訶黎勒皮90克
【制法】上藥搗羅為末,與地黃膏拌和,搗勻,做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補益,駐顏,長服黑須發(fā),填精髓,強身延壽。(烏發(fā))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腹時用溫酒送下,早晚各一次。
【摘錄】《太平圣惠方》卷九十八
【處方】生地黃1千克(以布袋捶取汁,留滓)生姜1千克(以布袋捶取汁,留滓)蒲黃120克 當歸延胡索(糯米內(nèi)炒赤,用米)各30克 琥珀90克
【制法】以生姜汁炒地黃滓,以地黃汁炒生姜滓,炒干為度;再與余藥共為細末,煉蜜和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活血行瘀。主婦人血阻胞宮,胎動不安,下血漏血,唇青甲紫,臍腹?jié)M痛;或產(chǎn)后胞衣不下,惡血上攻,眼黑頭眩;或產(chǎn)后中風,角弓反張,牙關(guān)緊閉,以及熱入血室,如見鬼狀,寒熱往來,或崩中下血,紫黑如豚肝。
【用法用量】空腹時用當歸湯下1丸,每日二次。
【摘錄】《雞峰普濟方》卷十六
【處方】生地黃5斤(搗,絞取汁,入蜜半斤,以慢火熬成煎),熟干地黃半斤,牛膝5兩(去苗),杏仁半斤(湯浸,去皮尖,麩炒微黃,研如膏),訶黎勒皮3兩。
【制法】上為末,以地黃煎和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補益駐顏,長服黑發(fā)髭,填骨髓。令人耐老。主
【用法用量】每服50丸,以空心溫酒送下,晚食前再服。
【摘錄】《圣惠》卷九十八
【處方】地黃汁1升(煎成煎),鹿茸(去毛,酥炙黃色)半兩,人參1兩半,茯神(去木)半兩,防風(去叉)半兩,甘草(炙,銼)1兩。
【制法】上為末,以地黃煎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補益,鎮(zhèn)心,強志。主虛勞脫營,失精少氣,形體日減。
【用法用量】每日30丸,空心溫酒送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九十一
【處方】生地黃5斤(搗取汁),無灰酒1斗(銀石器盛,入地黃汁,用文武火熬成膏,后入諸藥),肉蓯蓉(酒浸,切,焙)2兩,巴戟天(去心)1兩,鹿茸(酒炙,去毛)1兩,桑螵蛸(炒)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黃耆(銼)1兩,肉豆蔻(去殼)1兩,五味子(炒)3分,蛇床子(炒)3分,石斛(去根)3分,補骨脂(炒)3分,牛膝(酒浸,切,焙)3分,青木香3分,陳橘皮(湯浸,去白,焙)3分,枳殼(去瓤,麩炒)半兩,蓽澄茄半兩,沉香半兩(銼)。
【制法】上為末,以地黃煎搜和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益氣養(yǎng)神,駐顏色,調(diào)血脈。主精極,臟腑虛羸,骨節(jié)煩疼,精泄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0丸,漸加至40丸,空心、食前溫酒送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九十二
【處方】生地黃(汁)1升,小薊(汁)1升,沙糖1兩(同上2味熬成膏),地榆根(銼,焙)2兩,阿膠(炙令燥)2兩,側(cè)柏(焙)2兩。
【制法】上為末,入膏中和丸,如小彈子大。
【功能主治】結(jié)陰便血。
【用法用量】每服1丸,水1盞,煎至6分,和滓溫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九十七
【處方】地黃汁1盞,生姜汁1盞,青蒿汁1盞(同熬成膏),麒麟竭(研)半兩,沒藥(研)半兩,延胡索半兩,凌霄花半兩,紅藍花半兩。
【制法】上5味各為末,與前膏子和勻為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婦人月候久不行,心忪體熱,面頰色赤,不美飲食,臍下刺痛,腰胯重疼。
【用法用量】每服1丸,燒秤錘投酒化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五一
【處方】生地黃20斤(洗,搗取汁),熟干地黃(焙)2斤,生干地黃(焙)2斤,甘草(炙,銼)半斤,醇酒1斗(用無灰者),菟絲子(酒浸,別搗)4兩,鹿角膠(炙燥)4兩,白蒺藜(炒,去角)4兩,牛膝(酒浸,切,焙)4兩,干漆(末,用酒拌和,炒令煙盡)4兩,白茯苓(去黑皮)4兩,白檳榔(煨,銼)4兩,枳殼(去瓤,麩炒)4兩,萆薢4兩,覆盆子(去梗)4兩。
【制法】上除生地黃汁并酒外,余各為細末。先取地黃汁與酒5升,于銀鍋內(nèi)慢火煎30沸,次下鹿角膠攪勻消盡,次下地黃末,又次下諸藥,添酒,以柳枝不住手攪,候堪為丸,即分為20劑,余以蠟紙裹于寬瓷瓶內(nèi)封貯。旋取1劑,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平補諸虛,牢牙齒,榮須發(fā),久服堅筋骨,長肌肉,悅顏色,聰耳明目,令人壯健。主虛勞諸風。
【用法用量】每服30丸,加至50丸,空心、食前溫酒送下,用地黃酒下尤佳。余藥收經(jīng)3月余,取于日中曬之,依前收封。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八五
【處方】生地黃5斤(肥好者),巨勝子3兩(微炒),牛膝2兩(去苗),威靈仙2兩,生黃精3斤(與黃精同凈洗,于木臼中爛搗,絞取汁,旋更入酒3升,于銀鍋中以慢火熬成煎),鹿角膠2兩(搗碎,炒令黃燥),桂心2兩,附子3兩(炮裂,去皮臍),干漆2兩(搗碎,炒令煙出),補骨脂3兩(微炒)。
【制法】上為末,入地黃、黃精煎中,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補暖臟腑,久服輕身,益顏色,強志力,補虛損。主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溫酒送下,晚食前再服。
【摘錄】《圣惠》卷九十八
【處方】生地黃5斤(揀擇好者,搗絞取,汁),無灰酒1斗(與上1味于銀鍋中以慢,火熬成膏,入后藥末),巴戟1兩,肉蓯蓉,2兩(酒浸1宿,刮去皺皮,炙令干),鹿茸2兩(去毛,涂酥炙令微黃),桑螵蛸1兩(微炒),五味子1兩,蛇床子1兩,石斛1兩(去根,銼),附子2兩(炮裂,去,皮臍),補骨脂2兩(微炒),枳殼1兩(麩炒微黃,去瓤),黃耆1兩(銼)牛膝1兩(去苗),菟絲子1兩(酒浸1宿,曬,干,別搗羅為末),石龍芮1兩,陳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沉香1兩,鹿角,膠1兩(搗碎,炒令黃燥)。
【制法】上為末,用前地黃煎和搗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益氣養(yǎng)神,駐顏色,調(diào)血脈,久服 令人肥健。主精極,五臟六腑虛羸,骨節(jié)煩疼,精常漏泄。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送下。
【摘錄】《圣惠》卷二十六
【處方】生地黃(肥者,細切,研爛絞汁)10斤,生姜(去皮,研爛絞汁)1斤半(2味汁于微火上煎令如稀餳),干漆(炒令煙盡)2兩,桂(去粗皮)2兩,桃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2兩,當歸(切,焙)2兩,生干地黃(焙)2兩,芍藥2兩,牡丹皮2兩,牛膝(去苗,酒浸,炙黃,銼碎)2兩,大黃(煨,銼)1兩半,水蛭(糯米炒)100枚,虻蟲(去翅足并頭,炒)100枚。
【制法】上為末,入前地黃煎中,以微火上煎,硬軟得所,即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婦人因月水不調(diào),血結(jié)不通,血積小腹成塊,如覆杯。
【用法用量】每服7丸,空心、食前溫酒送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五三
【處方】生地黃7斤(洗5遍,取汁,余滓更入酒2升同研,更捩汁銀石器內(nèi),慢火熬成膏),熟干地黃(焙)5兩,生干地黃(焙)5兩,山芋2兩,黃耆(銼)1兩,遠志(去心)1兩,五味子1兩,牛膝(酒浸,焙)1兩,柏子仁1兩,干棗肉(焙)1兩,巴戟天(去心)1兩,干漆3錢(末,酒炒煙盡),枸杞子(去蒂)2兩,石菖蒲(九節(jié)者)2兩,桂(去粗皮)半兩。
【制法】上除前膏外,共為末,入膏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補虛續(xù)絕,益精髓。主
【用法用量】每服30丸,加至50丸,空心溫酒或鹽湯送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八五
【處方】生地黃5斤(洗凈,肥好者),巨勝子3兩,牛膝3兩(去苗),桂心3兩,生黃精5斤(洗凈,同地黃于木臼中爛搗,絞取汁,旋更入酒3升,于銀鍋中慢火熬成膏),附子3兩(炮裂,去皮臍),干漆3兩(搗碎,炒令煙出),肉蓯蓉3兩(酒浸1宿,刮去皺皮,炙干),補骨脂3兩(微炒),鹿角膠3兩(搗碎,炒令黃燥),菟絲子3兩(酒浸3日,曬干,別搗為末)。
【制法】上為末,入地黃、黃精膏中,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益臟腑,久服輕身,駐顏色,強志力,補虛損。主虛勞,精少。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溫酒送下,晚食前再服。
【摘錄】《圣惠》卷三十
【處方】地黃20斤(沉者,凈洗,陰干,令水脈盡,木臼內(nèi)杵,絞汁,余滓更入法酒5升,重杵,再絞,與前葉相和于銀石器內(nèi),慢火煎,柳木篦子攪,膏成放冷,更入烏雞子清10枚,大麻油5合攪勻,次入諸藥),山芋4兩,鹿角膠(炙燥)3兩,山茱萸(焙)1兩,牛膝(酒浸,切,焙)2兩,肉蓯蓉(去皴皮,酒浸,切,焙)2兩,菟絲子(酒浸1宿,爛搗,拍作餅,焙)2兩,巴戟天(去心)2兩,白茯苓(去黑皮)2兩,虎骨(酥炙)2兩,附子(炮裂,去皮臍)2兩,干漆(炒)2兩,牡丹皮(銼,焙)2兩,澤瀉(炮)2兩,續(xù)斷2兩,生干地黃(焙,木臼搗)4兩,熟干地黃(焙,木臼搗)4兩,甘草(炙,銼)4兩。
【制法】上為末,入地黃煎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調(diào)順營衛(wèi),補填骨髓,續(xù)筋脈,助真元,滑肌肉,駐顏益氣,烏髭發(fā)。主諸虛損。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濟方》引作“平補熟干地黃丸”。
【注意】服藥后忌房事百日;忌食蔥、蘿卜、蒜。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八七
【處方】生地黃(新者)10兩(洗,水浸研如泥),黃連5兩,黃芩(去腐)3兩,枳殼(炒,去瓤)2兩5錢,大黃2兩5錢,人參2兩。
【制法】上除地黃煎外,共為細末,再和地黃煎,煉蜜為丸,如豌豆大。
【功能主治】清利胸膈,明目。主臟腑有熱,胸膈痰實,氣血不和,經(jīng)絡(luò)秘澀,多生瘡腫;或巳患惡瘡毒腫,大小便結(jié)澀。
【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食后溫水送下。
【摘錄】《外科精義》卷下
【別名】地黃丸、生地黃膏
【處方】生地黃1斤(凈洗,細研取汁,其滓再入好酒少許,又取汁令盡),附子1兩(炮,去皮臍,切片子,入地黃汁內(nèi),用銀器熬成膏,取出附子,焙干)。
【制法】上以山藥3兩為末,以地黃膏子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吐血,遍服藥不效者。
【用法用量】地黃丸(《朱氏集驗方》卷七)、生地黃膏(《雜病源流犀燭》卷十七)。
【摘錄】《普濟方》卷一八八引《余居土選奇方》
【處方】生干地黃(洗,切,焙干)2兩,熟干地黃(洗,切,焙干)2兩,薄荷葉2兩半(洗去土),甘草1兩半(切,微炒),山梔子仁1兩半,片白腦子1錢(別研)。
【制法】上為細末,后入腦子,同研勻,煉蜜為丸,每1兩作40丸。
【功能主治】小兒血熱風壅,上膈熱煩,鼻衄口瘡,咽喉腫痛,口舌生瘡;或血熱,五心常熱,多渴飲水;大人亦宜服之。
【用法用量】《奇效良方》有玄參七錢半。
【摘錄】《楊氏家藏方》卷十九
【別名】琥珀地黃丸
【處方】生地黃2斤(以布袋取汁,留滓),生姜2斤(以布袋研取汁,留滓。以生姜汁炒地黃滓,以地黃汁炒生姜滓,至干),蒲黃4兩,當歸1兩,延胡索(糯米內(nèi)炒赤,用末)1兩,南番琥珀3兩。
【制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婦人胎前產(chǎn)后,眼見黑花,或即發(fā)狂,如見鬼狀;胎衣不下,失音不語,心腹脹滿,水谷不化,口干煩渴,寒熱往來,口內(nèi)生瘡,咽中腫痛,心忪悸,夜不得睡;產(chǎn)后中風,角弓反張,面赤,牙關(guān)緊急,崩中下血,如豚肝狀,身體煩躁,恍惚昏迷,四肢腫滿;及胎不安,唇口指甲青,下血,臍腹?jié)M痛。
【用法用量】琥珀地黃丸(《婦人良方》卷十九)。
【摘錄】《雞峰》卷十六
【處方】生地黃汁6升,生天門冬汁5合,牛髓5合,生姜汁7合,牛酥5合,白蜜5合,醇酒2升,棗肉膏(去核)5合(以上8味,先煎地黃汁并酒,5分減2分,次下天門冬汁、姜汁,煎20沸,次下牛髓、酥、蜜、棗膏,煎如稀糖,次下后散藥),黃耆(銼)半兩,石斛(去根)半兩,人參半兩,山芋半兩,茯神(去木)半兩,柏子仁(別搗研)半兩,山茱萸半兩,桂(去粗皮)半兩,五味子半兩,防風(去叉)半兩,枸杞子半兩,枳殼(去瓤,麩炒)半兩,厚樸(去粗皮,生姜汁炙,銼)半兩,白術(shù)半兩,干姜(炮)半兩,赤石脂(別搗研)1兩,甘草(炙,銼)1兩,遠志(去心)1分,細辛(去苗葉)1分。
【制法】上除前8味外,搗研為末,入前煎中攪勻,于銀器中重湯煎至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風驚邪,心虛,冷熱不調(diào),左肋下有氣,發(fā)即妨脹不能食。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早食后溫酒送下,日2次。
【摘錄】《圣濟總錄》卷十四
【處方】生地黃50斤(揀擇好者,洗,搗取汁),無灰酒3斗(上2味,于銀鍋中慢火熬成膏,入后藥),肉蓯蓉3兩(酒浸1宿,刮去皺皮,炙干),枸杞子2兩,巴戟2兩,薯蕷2兩,鹿茸2兩(去毛,涂酥炙令微黃),山茱萸1兩半,五味子1兩半,茯神1兩半,續(xù)斷1兩半,補骨脂(微炒)1兩半,遠志(去心)1兩半,蛇床子1兩半,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半,石斛(去根,銼)1兩半,覆盆子1兩半,黃耆(銼)1兩半,芎窮1兩半,木香1兩半,桂心1兩半,牛膝(去苗)1兩半,菟絲子(酒浸1宿,焙干,別搗為末)1兩半,人參(去蘆頭)1兩半,沉香1兩半。
【制法】上為末,入前煎和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添精補髓,益氣養(yǎng)神,駐顏,調(diào)血 脈,令人輕健。主腎臟勞損。
【用法用量】每日40丸,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調(diào)下。
【摘錄】《圣惠》卷二十六
【處方】生地黃8斤(凈洗晾干,搗絞取,汁),大麻仁半斤(以水研濾取汁),牛髓1斤,白蜜2斤,無灰酒5升,大棗50枚,(煮取肉,爛研),生天門冬1斤(搗絞取,汁)(上7味,同于銀鍋中熬成膏,入后藥,末),鹿角膠5兩(搗碎,炒令黃燥),石斛1兩(去根,銼),覆盆子2兩,酸棗仁1兩(微炒),肉蓯蓉2兩(酒浸1宿.刮,去皺皮,炙干),人參2兩(去蘆頭),附子2兩(炮裂,去皮臍),牛膝1兩(去,苗),白茯苓2兩,五味子2兩,熟干地黃3兩,補骨脂3兩(微炒),干漆2兩(搗,碎,炒令煙出),肉桂3兩(去皺皮),杜仲2兩(去粗皮,炙令黃,銼),菟絲子3兩(酒浸1宿,曬干,別搗羅為末)。
【制法】上為末,入前地黃煎汁,以慢火熬,候可丸,即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填骨髓。主骨極,腎臟勞傷,少氣不足,羸瘦無力,肢節(jié)酸疼,腰腳多痛,不能久立。
【用法用量】每服1丸,空心、午前、晚飯后以溫酒化下。若丸如梧桐子大,每次服20丸。其藥臘月合彌佳。
【摘錄】《圣惠》卷二十六
上面就是關(guān)于地黃煎丸的一個功效介紹,從這些介紹我們就可以了解到,地黃煎丸確實可以幫助我們解決一些疾病的困擾,但是要注意絕對不能夠盲目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