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首頁 > 健康 > 中藥方劑 > 正文

阿膠丸的功效與作用 藥用價(jià)值 用法用量

2017-05-28 20:56:24  來源:360常識(shí)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說到阿膠丸有些人可能會(huì)感到很陌生,實(shí)際上它是 一種中藥方劑。今天大家就一起來聊聊阿膠丸的功效與作用等相關(guān)小常識(shí)。 甘草 丹參各30克

說到阿膠丸有些人可能會(huì)感到很陌生,實(shí)際上它是 一種中藥方劑。今天大家就一起來聊聊阿膠丸的功效與作用等相關(guān)小常識(shí)。

甘草 丹參各30克 龍骨 鹿茸(酥炙)烏賊骨 鱉甲(炙)各60克

【制法】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產(chǎn)后崩中,下血不止,虛羸無力。

【用法用量】空腹時(shí)用溫酒送下20~30丸。

【摘錄】《婦人大全良方》卷二十二

【處方】阿膠3兩(蒲黃炒灰),丹參1兩半(炒黑),川芎1兩,鹿茸3兩(炙灰),續(xù)斷3兩(炒灰),赤石臘3兩(醋煅),龍骨3兩(煅灰),當(dāng)歸3兩,烏賊骨3兩(煅)。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

【功能主治】產(chǎn)后崩漏不止,不能乳子,脈軟者。

【用法用量】每服5錢,米飲煎,去滓溫服。

【各家論述】產(chǎn)后任陽虧損,沖血妄行,故崩漏不止,不能乳子焉。阿膠補(bǔ)陰益血以除崩漏,丹參去宿生新以和血脈,川芎行血海以升陽,當(dāng)歸養(yǎng)血脈以歸經(jīng),赤石脂澀血定崩漏,鹿茸灰壯陽止血崩,白龍骨澀虛脫,烏賊骨止漏經(jīng),續(xù)斷灰續(xù)經(jīng)脈以止崩漏也。蜜丸以潤之,飲下以和之,使經(jīng)血內(nèi)充,則沖任完復(fù),而經(jīng)氣固密,血不妄行。

【摘錄】《醫(yī)略六書》卷三十

【處方】阿膠(炒令燥)1兩,黃柏(去粗皮,銼)1兩,人參1兩,干姜(炮)1兩,當(dāng)歸(切,炒)1兩,酸石榴皮1兩。

【制法】上為末,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產(chǎn)后泄瀉,腸滑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米飲送下。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一六四

【處方】阿膠(炒令燥)3兩,白術(shù)5兩,黃連(去須)1兩,肉豆蔻仁1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妊娠下痢膿血不止,腹中(疒丂)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溫米飲送下。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一五六

【處方】阿膠(炙令燥)1兩,熟干地黃(焙)1兩,山芋1兩,羚羊角(屑)半兩,柏子仁(研)半兩,茯神(去木)半兩,地骨皮半兩,五味子半兩,百合半兩,丹參3分,遠(yuǎn)志(去心)3分,麥門冬(去心,焙)3分,人參3分,蛤蚧(蜜炙)1對(duì)。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虛勞咳嗽,發(fā)熱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1丸,水8分,煎至6分,放溫時(shí)細(xì)呷服,食后、夜臥各1次。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八十八

【處方】阿膠(炙燥)半兩,枳殼(去瓤,麩炒)半兩,訶黎勒(煨,去核)1兩,甘草(炙,銼)1兩,干姜(炮)1兩,芍藥(炮)1兩,黃連(去須,炒)1兩,木香(一半生一半炒)1兩,當(dāng)歸(切,焙)1兩半,地榆(銼)1兩半。

【制法】上為末,用陳苦酒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赤白痢。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米飲送下。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七十六

【處方】阿膠1兩(糯米1合炒焦,不用米),甘草(炙)半兩,蛤粉(炒)半兩,漢防己半兩,杏仁(去皮,麩炒)半兩,款冬花半兩,香白芷半兩,馬兜鈴半兩,干姜1兩(1方有干葛,無干姜)。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雞頭子大。

【功能主治】小兒久嗽,肺虛氣粗,有痰,惡心不食。

【用法用量】每服1丸,水煎服。

【摘錄】《普濟(jì)方》卷三八七引《全嬰方》

【處方】阿膠(炒令燥)3分,丹砂(研)半兩,硼砂(研)1分,人參3分,甘草(炙,銼)半兩,龍腦(研)3錢。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止嗽。主熱嗽。

【用法用量】每服1丸,含化,不拘時(shí)候。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六十五

【處方】天門冬(去心)半兩,桔梗半兩,生干地黃(焙)半兩,阿膠(銼,炒燥)半兩,桑白皮(銼,炒)半兩,麥冬(去心)半兩,柏子仁(炒,研)半兩,甘草(炙)1分。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肺痿。

【用法用量】每服1丸,水1盞,煎至7分,食后溫服。

【摘錄】《全生指迷方》卷四

【處方】阿膠(麩炒)1兩,菊花1兩,白術(shù)1兩,紫菀1兩,酸棗仁(炒)1兩,麻黃(去節(jié))1兩,桑白皮1兩,杏仁2兩(去皮,炒,研如膏),甘草(炙)半兩,款冬花半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肝咳,睡臥不得。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粥飲送下。

【摘錄】《醫(yī)方類聚》卷一一七引《神巧萬全方》

【處方】阿膠1兩(搗碎,炒令黃燥),黃連1兩(去須,微炒),干姜半兩(炮裂,銼),木香3分,厚樸2兩(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產(chǎn)后痢下膿血,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粥飲送下。

【摘錄】《圣惠》卷七十九

【處方】阿膠1兩,人參1兩,茯苓1兩,百合1兩,貝母1兩,桔梗1兩,五味子1兩,山藥1兩,甘草半兩,半夏1分。

【制法】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平肺氣。主

【用法用量】每服1丸,水1盞,加生姜3片,煎至7分,食前和滓溫服。

【摘錄】《雞峰》卷十一

【處方】阿膠2兩,熟地黃2兩,牛膝2兩,桂2錢,白芍藥半兩,五味子1兩,黃耆1兩,白茯苓1兩,當(dāng)歸1兩,人參1兩,牡丹皮1兩,芎1兩(1方有白術(shù)1兩)。

【制法】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生血順氣,出顏色,長(zhǎng)肌膚,益筋力。主氣多血少,衛(wèi)實(shí)榮虛,月信過期。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棗湯送下,1日2次。

【摘錄】《雞峰》卷十五

【處方】真阿膠4斤(火炙令熱),蛇蛻皮1條(燒灰),熟艾半兩(燒灰),敗筆1管(用頭燒灰),大麥花少許(炙干,如無此花,以麥糵上牙子代之亦可,為細(xì)末)。

【制法】上為細(xì)末,以軟粳米飯為丸,如雞豆大,如丸時(shí)粘手,以少許面為丸。

【功能主治】大安胎臟。主產(chǎn)前產(chǎn)后諸疾。

【用法用量】罌粟炒令黃,為末,是千金散,真阿膠炙令黃,為末,是黃散子;蛇蛻皮燒灰,為末,是通靈散子。

【摘錄】《博濟(jì)》卷四

【處方】阿膠(炙令燥)半兩,亂發(fā)灰(別研)半兩,代赭(別研)、干姜(炮)1兩,馬蹄半個(gè)(燒令煙盡),生干地黃(焙)1兩1分,牛角腮(炙焦)2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產(chǎn)后惡露不絕,腹痛氣急,及產(chǎn)蓐三十六疾。

【用法用量】每服20丸,空心粥飲送下,日午、夜臥再服,加至40丸。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一六一

【處方】阿膠(炒)3兩,黃連(去須)2兩,當(dāng)歸(切,焙)1兩,胡粉(研)1兩。

【制法】上為末,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赤白痢,腹痛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米飲送下。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七十六

【處方】阿膠(炙令燥)半兩,蟬殼(去土)半兩,犀角屑半兩,麝香3錢,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炙)3分,桂(去粗皮)半兩,白鮮皮1兩,白僵蠶(炒)1兩,天南星(炮)1兩,半夏(酒浸3日,湯洗,麩炒)1兩,天麻1兩,桔梗(炒)1兩,黃耆(炒)1兩,當(dāng)歸(切,焙)1兩,羌活(去蘆頭)1兩,虎頭骨(酥炙)1兩,海桐皮(銼)1兩,白芷1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防風(fēng)(去叉)1兩,芎?1兩,麻黃(去根節(jié))1兩,干蝎(去尾,用糯米炒)42枚,人參半兩,沒藥半兩,木香1兩,羚羊角屑半兩,干姜(炮)4錢半,烏蛇(酒浸,去皮骨,炙)3分。

【制法】上銼細(xì),焙干,搗羅為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腑臟久虛,氣血衰弱,卒中風(fēng)邪,及癱瘓等疾。

【用法用量】每服1丸,生姜酒嚼下。中風(fēng)甚者,拗開口,或先以藥嚏,后化藥灌下1丸。立省。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六

【處方】阿膠1分(用蚌粉炒令黃色),貝母7枚(中等者,炮),天南星1枚(重1分,炮令黃),款冬花1分,紫菀1分(凈洗),知母1分,白礬1分(熬干)。

【制法】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肺受風(fēng)寒,咳嗽不止,痰涎并多,上喘氣促,睡臥不安;或肺經(jīng)客熱,咳而面赤,久不已者。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煎生姜湯送下。

【摘錄】《楊氏家藏方》卷八

【處方】阿膠4兩,人參2兩,甘草2兩,龍骨2兩,桂心2兩,干地黃2兩,白術(shù)2兩,黃連2兩,當(dāng)歸2兩,附子2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產(chǎn)后虛冷洞下,心腹絞痛,兼泄瀉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溫酒送下,日3次。

【各家論述】《千金方衍義》:方下雖主虛冷洞下,而證見本寒標(biāo)熱,故匯推理中、駐車及本門龍骨丸三方,并去干姜而易附子,功力倍增。阿膠、當(dāng)歸專補(bǔ)營虛,人參、白術(shù)專扶胃弱,桂心、附子專治本寒,黃連一味專除標(biāo)熱,猶恐桂、附過熱,乃進(jìn)地黃以護(hù)真陰,龍骨以填滲漏,非但防虛陽之竊,并可杜虛寒之下脫也。

【摘錄】《千金》卷三

【處方】阿膠2兩(搗碎,炒令黃燥),烏賊魚骨1兩,白芍藥2兩,當(dāng)歸1兩(銼,微炒),劉寄奴1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婦人大便下血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粥飲送下。

【摘錄】《圣惠》卷七十二

【處方】阿膠1兩(搗碎,炒令黃燥),猬皮1兩(炙令微黃),營實(shí)3分,槐子1兩(微炒),地榆1兩(銼),龍骨1兩,赤石脂1兩,訶黎勒1兩(煨,用皮),枳殼2兩(麩炒微黃,去瓤),黃耆1兩(銼),黃牛角腮2兩(燒灰),當(dāng)歸1兩(銼,微炒)。

【制法】上為末,以軟飯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大腸風(fēng)毒,瀉血不止,腹內(nèi)疼痛,不欲飲食;萎黃羸瘦。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粥飲送下。

【摘錄】《圣惠》卷六十

【處方】阿膠2兩(搗碎,炒令黃燥),烏梅肉2兩(微炒),黃連2兩(去須,微炒)。

【制法】上為末,用煨蒜研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休息氣痢。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粥飲送下。

【摘錄】《圣惠》卷五十九

【處方】阿膠1兩(搗碎,炒令黃燥),綠礬1兩(燒赤),白石脂2兩,釜底墨1兩,烏賊魚骨1兩(燒灰)。

【制法】上為末,軟飯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婦人久赤白帶下。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熱酒送下。

【摘錄】《圣惠》卷七十三

【處方】阿膠1兩(搗碎,炒令黃燥),干姜1兩(炮裂,銼),木香1兩,龍骨2兩,赤石脂2兩,黃連1兩(去須,微炒),當(dāng)歸1兩(銼,微炒),黃芩1兩,厚樸1兩半(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冷熱不調(diào),痢下膿血不止,腹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粥飲送下,不拘時(shí)候。

【摘錄】《圣惠》卷五十九

【處方】黃連1兩,黃柏(鹽水炒)1兩,當(dāng)歸1兩,烏梅肉(炒)1兩,芍藥2兩,阿膠(蛤粉炒)1兩。

【制法】上為末,蒸餅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冷熱不調(diào),下痢赤白。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白湯送下。

【摘錄】《扁鵲心書·神方》

【處方】阿膠1兩半(搗碎,炒令黃燥),鱉甲1兩(涂醋炙微黃,去裙襕),續(xù)斷1兩,龍骨2兩,芎?1兩,赤石脂1兩半,甘草1兩(炙微赤,銼),當(dāng)歸1兩(銼,微炒),鹿茸2兩(去毛,涂酥炙微黃),烏賊魚骨2兩,丹參1兩,龜甲2兩(涂醋炙微黃)。

【制法】上為散,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產(chǎn)后崩中,下血不止,虛羸無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溫酒送下。

【各家論述】《濟(jì)陰綱目》汪琪箋釋:一派固血,不用補(bǔ)氣,尤妙在鹿茸,謂其能引血上升也。

【摘錄】《圣惠》卷七十九

【處方】阿膠(炒令燥)3分,人參半兩,赤茯苓(去黑皮)半兩,天南星(韭汁煮軟,切,焙)2錢,丹砂(別研)1兩,甘草(炙,銼)半兩,龍腦(別研)2錢。

【制法】上為細(xì)末,再同研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去涎利膈,鎮(zhèn)心順肺。主風(fēng)熱咳嗽。

【用法用量】小兒每次1丸,大人2丸,食后細(xì)嚼,荊芥湯送下。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六十五

【處方】阿膠6分,鱉甲6分,續(xù)斷5分,龍骨1兩,芎?6分,地膽4分,鹿茸5分,烏魚骨8錢,丹參6錢,龜甲1錢。

【制法】上為末,醋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婦人血崩不止,或結(jié)作片者。

【用法用量】方中阿膠用量原缺。

【摘錄】《宣明論》卷十一

【處方】赤茯苓1兩,赤芍藥1兩。

【制法】上為細(xì)末,以米醋煮阿膠一兩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小兒虛冷,下痢白膿。

【用法用量】每服10-20丸,乳食前米飲送下。

【摘錄】《衛(wèi)生總微》卷十一

【處方】阿膠(炒)、黃連、干姜、附子(炮)、人參、熟地黃、當(dāng)歸、芍藥、龍骨、甘草(炙)各等分。

【制法】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婦人產(chǎn)前產(chǎn)后瀉痢。

【用法用量】每服30-40丸,食前米飲湯送下。

【摘錄】《醫(yī)方類聚》卷二一三引《醫(yī)林方》

【處方】阿膠(炒令燥)1兩,黃連(去須)1兩,赤茯苓(去黑皮)1兩,當(dāng)歸(銼,炒)1兩,黃柏1兩,干姜3分(炮)。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產(chǎn)后赤白痢,日久不止,腸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米飲送下,1日2次。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一六五

【處方】香附子(去毛)2兩,天仙子(炒令黑)2兩,當(dāng)歸(洗,焙)2兩,五味子1兩半,吳茱萸(湯洗7遍)1兩半,阿膠(蚌粉炒)1兩,川芎1兩,干姜(炮)1兩,蒼術(shù)3兩(米泔水浸1宿,焙干)。

【制法】上為細(xì)末,醋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妊娠胎臟受寒,腰腹疼痛,或因損動(dòng),惡露頓下,腹痛陣作。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食前煎艾湯送下;或木香醋湯送下。

【摘錄】《楊氏家藏方》卷十六

【處方】阿膠3分(搗碎,炒令黃燥),地榆1兩半(銼),訶黎勒3分(用皮),熟干地黃1兩,干姜半兩(炮裂,銼),赤芍藥半兩,黃連1兩(去須,微炒),白術(shù)半兩,艾葉3分(微炒),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木香半兩,當(dāng)歸1兩(銼,微炒)。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久血痢,腹內(nèi)疼痛,四肢羸瘦,面色萎黃。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粥飲送下,不拘時(shí)候。

【摘錄】《圣惠》卷五十九

【處方】阿膠1錢,白茯苓2錢,黃連3錢,白芍藥4錢。

【制法】上為細(xì)末,水和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傷寒大腸熱積,下血不止者。

【用法用量】本方改為湯劑,名“阿膠湯”(見《家庭治病新書》)。

【摘錄】《醫(yī)方類聚》卷一四一引《醫(yī)林方》

【處方】阿膠(蛤粉炒)1兩,鼠粘子(炒)1兩,甘草1兩,糯米(炒)1兩,馬兜鈴、款冬花、紫菀、桔梗。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拳毛倒睫。

【用法用量】方中馬兜鈴、款冬花、紫菀、桔梗用量原缺。

【摘錄】《銀海精微》卷上

【處方】干姜1分,當(dāng)歸半兩,白芍藥半兩,白茯苓半兩,木香半兩。

【制法】上為細(xì)末,醋打阿膠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赤白痢。

【用法用量】每服30粒,濃煎黃連、艾葉、粳米作湯,并服數(shù)劑。

【摘錄】《普濟(jì)方》卷二一-

【處方】阿膠(蛤粉炒)1兩,生地黃(洗)1兩,卷柏葉1兩,大薊根1兩,五味子1兩,雞蘇葉1兩,山藥1兩,柏子仁(炒,另研)半兩,麥門冬(去心)半兩,人參半兩,防風(fēng)半兩。

【制法】上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勞嗽,并嗽血唾血。

【用法用量】每服1丸,細(xì)嚼,濃煎小麥湯或麥門冬湯咽下。

【摘錄】《奇效良方》卷二十二

【處方】阿膠2兩(搗碎,炒令黃燥),肉蓯蓉1兩(酒浸1宿,刮去皺皮,炙干),艾葉1兩半(微炒),川椒1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白芍藥1兩,當(dāng)歸1兩(銼,微炒),芎?1兩,延胡索1兩,熟干地黃1兩,桂心1兩,川大黃1兩(銼碎,微炒),牛膝1兩(去苗),牡丹1兩,附子1兩(炮裂,去皮臍),黃耆1兩(銼)。

【制法】上為末,先用酒1升,煎3-5沸,將一半藥末入酒內(nèi),調(diào)入面糊,以慢火煎令稠,入余上藥末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從高墜下,傷折腕損,內(nèi)傷五臟,微者唾血,甚者吐血。

【用法用量】每服30丸,豆淋酒送下,1日3-4次。

【摘錄】《圣惠》卷六十七

【處方】阿膠(炒)1兩,生地黃1兩,卷柏葉1兩,山藥(炒)1兩,大薊根1兩,五味子(杵炒)1兩,雞蘇1兩,柏子仁(炒)半兩,人參半兩,防風(fēng)半兩,麥門冬(去心)半兩。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勞嗽出血咯血,發(fā)熱晡熱,口渴盜汗。

【用法用量】每服1丸,細(xì)嚼,麥門冬煎湯下。

【摘錄】《校注婦人良方》卷五

【處方】阿膠(炒令燥)半兩,酸石榴皮半兩,黃連(去須,炒)1兩,當(dāng)歸(切,焙)3分,肉豆蔻(去殼)3分。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赤小豆大。

【功能主治】安胎氣,止腹痛。主妊娠下痢,日夜頻并。

【用法用量】每服15丸,食前米飲送下。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一五六

【處方】枳殼(麩炒)、阿膠(炒)各等分。

【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六一散為衣。

【功能主治】娠婦大便閉。

【用法用量】每服20丸,清湯送下。未通,可加至50丸。

【摘錄】《惠直堂方》卷四

以上就是對(duì)阿膠丸配方的詳細(xì)介紹,是一個(gè)不錯(cuò)之選,不過制作的時(shí)候需要適量,過多會(huì)造成資源浪費(fèi)也對(duì)身體有很大影響。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shí)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qǐng)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