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首頁 > 健康 > 中藥方劑 > 正文

健脾散的功效與作用 藥用價(jià)值 用法用量

2017-06-03 01:19:01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健脾散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是包含了一些大家比較熟悉的中藥材,是藥食同源的純天然配方,下面我們就去看看相關(guān)的介紹吧。 【處方】烏頭(

健脾散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是包含了一些大家比較熟悉的中藥材,是藥食同源的純天然配方,下面我們就去看看相關(guān)的介紹吧。

【處方】烏頭(炮)22克 厚樸(姜炙)甘草(炙)干姜(炮)各7.5克

【制法】上藥研末。

【功能主治】溫中燥濕。治寒濕泄瀉,老人臟泄尤效。

【用法用量】每服3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2片,煎至200毫升,熱服,一日二次。

【摘錄】《蘇沈良方》卷四

【處方】人參、白術(shù)(炒)、藿香、丁香、砂仁(炒)、肉果(煨)、神曲(炒)、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通中健胃,消食快氣。主

【用法用量】每服2錢,橘皮湯調(diào)下,不拘時(shí)候。

【摘錄】《醫(yī)統(tǒng)》卷二十三

【處方】白茯苓(去皮)1兩,人參1兩,厚樸3兩(用姜汁炙),蒼術(shù)(米泔浸1宿)4兩,陳橘皮(去白)5兩,甘草2兩(半生半熟),草果子(去皮)2兩。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小兒胃氣。

【用法用量】每服1錢,加生姜、大棗,同煎服。

【摘錄】《準(zhǔn)繩·幼科》卷七

【處方】蓮肉4錢,砂仁4錢,香附3錢,藿香3錢,茯苓3錢,陳皮3錢,山藥3錢,蒼術(shù)3錢,木香1錢,炙草2錢,生姜、棗子(去核)。

【制法】上銼。

【功能主治】瘡瘍潰后,痞滿不食。

【用法用量】分作6服服之。

【摘錄】《瘡瘍經(jīng)驗(yàn)全書》卷四

【處方】人參1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黃耆(銼)1兩,麥糱(炒黃)1兩,甘草(炙,銼)半兩,面曲(炒令黃)半兩。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脾胃虛冷,水谷遲化,不能飲食。

【用法用量】每服2錢匕,入鹽沸湯點(diǎn)服,不拘時(shí)候。

【摘錄】《普濟(jì)方》卷二十三

【處方】黃橘皮半兩,人參半兩,獨(dú)活1兩,枇杷葉(拭去毛)1兩,甘草1兩,鱉甲(醋炙)1兩。

【制法】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肝受勞氣,吃肝藥了,恐肝之病氣相移于脾。

【用法用量】每服2錢半,以水1盞3分,更用倉米49粒先煮令熟,約余水9分以來,即下末藥,更煎2沸瀉出,和滓空心服。

【摘錄】《普濟(jì)方》卷十五

【處方】生姜1斤(切片,鹽3兩淹半日,焙干,取4兩),神曲(炒)2兩,麥糱(洗,炒)2兩,陳皮(去白)2兩,草果仁2兩,甘草2兩(或減甘草)。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消食化氣。主飲食不快。

【用法用量】點(diǎn)、煎任意。

【摘錄】《普濟(jì)方》卷二十五引《澹寮》

【處方】訶黎勒皮1兩,白術(shù)1兩,人參1兩(去蘆頭),麥糱1兩(炒令微黃),神曲半兩(炒令微黃),甘草半兩(炙微赤,銼),大腹皮半兩(銼),枳殼半兩(麩炒微黃,去瓤),干姜3分(炮裂,銼)。

【制法】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傷寒后脾胃虛弱,不欲飲食,縱食,不能消化。

【用法用量】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熱服,不拘時(shí)候。

【摘錄】《圣惠》卷十三

【處方】建蓮1兩6錢(去心),淮山1兩,南豆1兩,白術(shù)5錢,芡實(shí)6錢,薏米2兩,川貝母3錢(去心),飯黨5錢。

【制法】共享筲箕飯面蒸熟,曬干,為末。

【功能主治】健脾。主癆癥。

【用法用量】每服5錢,早晨桂圓肉煎水開調(diào)服;或燉飯食,候飯起蝦眼,入散5錢于上,飯熟透,連飯食,亦可。

【摘錄】《醫(yī)方易簡》卷六

上文是關(guān)于健脾散的介紹和分析,希望在大家的生活中能有參考的價(jià)值。另外 一定要合理的用藥,這才是保證生命健康的標(biāo)準(zhǔn)。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