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節(jié)正式來臨之前,家家戶戶都會貼上新的春聯以代表對春節(jié)的慶祝。而貼春聯一般會選擇在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當天早上進行張貼。但近日網上傳出“2021年三十不能貼春聯”的消息,那2021年三十不能貼春聯是真的嗎?真相是什么樣的呢?而除夕貼春聯的寓意是什么呢?下面,和360常識網一起看看關于春節(jié)貼春聯的相關內容吧。
本文目錄
1、2021年三十不能貼春聯是真的嗎
2、除夕貼春聯的寓意是什么?
3、大年初一有什么風俗?

2021年三十不能貼春聯是真的嗎?
當然是假的。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2021年三十也就是除夕是可以貼春聯的,說不能貼春聯的都是不實的消息。一般來說,人們會在每年農歷臘月二十九至臘月三十這兩天去制作、購買和張貼春聯,以迎接春節(jié)的到來。但是,根據以前人們的傳統(tǒng),并不是每一年的除夕都可以進行春聯的張貼的。除夕不可以貼春聯有什么依據嗎?
1.古人認為春節(jié)是新的一年的開始,但是立春是春天的開始,春天要比春節(jié)更重要。所以如果要張貼春聯那么只能在年底和新年伊始進行。如果在立春這天張貼,就與“辭舊迎新”的含義嚴重沖突,因而如果沖突那就不能貼春聯了。
2.立春前一天又是“四絕日”之一,也就是樹木逐漸恢復生機,但是會吸收水份,水份會因此變得稀少,也就是五行關系中的“木生水絕”,再加上“四絕日”會容易讓人們想到“死絕日”。但是需要知道的是,不管是“四絕日”,還是“四離日”,指的都是一些很大的事情,貼春聯這種算是一些日常習俗,沒什么大的影響。

除夕貼春聯的寓意是什么?
1.繼承傳統(tǒng)習俗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貼春聯也是繼承傳統(tǒng)習俗的一種方式,代表著我國傳統(tǒng)文化種延續(xù)。
2.增加節(jié)日氣氛
過年貼春聯也是為春節(jié)這個重要節(jié)日,增添了非常喜慶的氣氛。而且很多人家也會在大紅春聯上方掛上大紅燈籠,寓意著來年紅紅火火。

3.驅邪保平安
貼春聯的習俗源于古代的“桃符”,古人以桃木為辟邪之木。古人貼春聯的本意就是為了驅邪保平安,而我們在春節(jié)貼春聯也是傳承了古人寄托愿望的方法,保佑一家人在新的一年,平平安安,闔家幸福。
過年貼春聯的習俗歷史悠久,其源自于宋朝,并在流傳的過程中于明朝開始盛行。所以我們過年張貼春聯是一種對傳統(tǒng)習俗的繼承,更是對新一年的美好祝福。

大年初一有什么風俗?
1、開門炮仗
春節(jié)早晨,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竹聲后,碎紅滿地,燦若云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人人見面互道一聲“新年好”,這新的一年也就開始了。
2、吃年糕
大年初一吃年糕是中國人的傳統(tǒng),寓意著“節(jié)節(jié)高”。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征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fā)財的意思。
3、吃餃子
除夕、大年初一吃餃子是北方人的習俗,不過現在不少南方人也加入到吃餃子的行列中。在除夕時吃餃子,取“更年交子”(來年交好運)之意,大年初一吃餃子則是為了一年交好運。
4、拜年
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tǒng)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愿的一種方式。拜年一般從家里開始,初一早晨,晚輩起床后,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受拜以后,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
轉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 http://www.14april14hr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