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友人肉出“古城鐘樓”開發(fā)者神人真身“你們太神了,居然編出這么神奇的程序。”
“你們才神呢,居然能人肉到我的電話。”
這是記者昨天采訪一位叫“黨建”的宅男的第一句話。黨建,并不出名,但他還有一個稱號就有名了“鐘樓君”。“鐘樓君”之所以出名,是因為他有一個微博,這個微博有一點執(zhí)著,它還有一點瘋狂,它每天不說別的,只是整點“鐺鐺鐺”。
借西安鐘樓命名的“古城鐘樓”從2011年10月26日起,堅持每天每隔一個時辰都在微博上敲鐘,截止到昨晚記者發(fā)稿,它敲出了32萬多粉絲。昨天,記者終于找到了這位“鐘樓君”,他并非西安鐘樓的官微,而只是一個80后技術(shù)宅男的貪玩產(chǎn)物。
“古城鐘樓”真身,也在找這位神人
這兩天,這個史上“最無聊又最有毅力的微博”引發(fā)空前圍觀,文藝青年稱之為“微博行為藝術(shù)”;“知道分子”則從“文化心理”的高度解讀,頌揚“浮躁中求專注”;“IT技術(shù)宅”則認定這是“整點報時程序”,爭相進行編程技術(shù)解剖。
“古城鐘樓”,指的是現(xiàn)位于西安市中心的西安鐘樓,初建于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是我國古代遺留下來眾多鐘樓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
這座鐘樓是西安的“地標”。去過西安的人都知道,城市按“井”字形規(guī)劃,鐘樓正好在城市的中軸線上,與鼓樓遙相呼應,是城市的絕對中心。
記者首先聯(lián)系了鐘鼓樓博物館,博物館陳副館長告訴記者,“古城鐘樓”并非官方微博,他們也很想找到這位神人:“當然是為表感謝,他讓30多萬人關(guān)注我們的古鐘樓。”
整點“敲鐘”其實是程序操控
多方輾轉(zhuǎn),記者終于找到了真正的“鐘樓君”兩位80后IT技術(shù)宅男“葡萄俠”和“黨建”。所以,他們并非傳說中的“無聊卻執(zhí)著”,微博每天的整點“敲鐘”其實是程序操控。兩人都是軟件工程師,是大學死黨,設(shè)計這個程序,純粹為了好玩。摩羯座的“葡萄俠”貢獻奇妙點子,處女座的“黨建”負責維護。
或許是因為處女座的完美主義,“古城鐘樓”的報時非常有序,按干支計時的十二時辰定時發(fā)送,從子時開始“鐺”字隨之遞增,丑時“鐺鐺”兩聲,寅時“鐺鐺鐺鐺”四聲,卯時“鐺鐺鐺鐺鐺鐺”六聲……
這讓編程增加了技術(shù)含量。“一個最簡單的報時程序是1行代碼,但是古城鐘樓的程序至少有3萬行。”“黨建”說。也就是說,“操控”發(fā)微博的程序只有1行,剩余29999行代碼都是他們用各種好玩的新技術(shù)折騰出來的。
“古城鐘樓”的忠實粉絲會發(fā)現(xiàn),中間有幾個月“鐘”停了。“黨建”說,那是因為原來的免費服務(wù)器到期了,因為有粉絲抗議,所以他們自己掏錢買了新的服務(wù)器繼續(xù)“敲鐘”。
這枚宅男,是“謝耳朵”的粉絲
“黨建”特別聲明,哥倆沒有運營微博的意思,更沒想過項目推廣,“不過是作為半個西安人,想讓更多的人認識古城鐘樓,認識西安。”因為在他們看來,編程不過是歡樂的“業(yè)余消遣”。
他們就像美劇《IT狂人》里的Moss和《生活大爆炸》里的四人組,是“技術(shù)宅”。
“黨建”就是“謝耳朵”的腦殘粉。“你看謝耳朵他們通過使用網(wǎng)絡(luò)衛(wèi)星等通訊設(shè)施,成功地控制了電燈的開和關(guān),他們做了很多很多的努力,或許在別人看來這多無聊,但卻足以讓他們興奮了,最重要的是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完成。”在“黨建”看來,這就是“技術(shù)宅”的樂趣。
而作為“IT技術(shù)宅”,“黨建”更愿意自稱為“碼農(nóng)”,“有人說,用那么多行代碼,折騰那么多的技術(shù),太扯了。其實你們不了解碼農(nóng)的樂趣,碼農(nóng)的樂趣在于折騰各種技術(shù),越復雜越開心,生命在于折騰嘛。”
除了“古城鐘樓”,他們還有別的作品
為了證明自己的開心,“黨建”還向記者推薦了另外兩個新浪微博“挨踢新文”和“全球美妞排行榜”。這也是他們的“小發(fā)明”,比如“全球美妞排行榜”,使用了人臉識別技術(shù),美女們可以上傳自拍照,符合條件即可上榜,“其實這兩個程序的技術(shù)含量更高,沒想到火了最機械的‘西安鐘樓’。”
“我們的目標,就是可以自動化的,絕不手動。” “黨建”說,于是他會為音樂盒配上遙控器,上個月,還淘到了一個會自動擠牙膏的玩意兒,“希望‘西安鐘樓’的火爆,可以改變‘碼農(nóng)’留給大家的刻板印象,我們也有生活情趣嘛。”
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wǎng) http://www.14april14hr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