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傳統(tǒng)文化 > 正文

漢族文化 漢族地方戲之評劇與黃梅戲

2016-05-25 11:18:56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導語:評劇是我國北方地區(qū)的一種地方戲,在華北、東北及其他一些地區(qū)流行很廣,是廣大人民所喜聞樂見的劇種之一。評劇原名“平腔梆子戲”,俗稱“

評劇是我國北方地區(qū)的一種地方戲,在華北、東北及其他一些地區(qū)流行很廣,是廣大人民所喜聞樂見的劇種之一。評劇原名“平腔梆子戲”,俗稱“唐山落子”, “蹦蹦戲”。1910年左右,形成于河北唐山一帶。

評劇在現代戲的創(chuàng)作演出方面影響很大。其中如解放初期小白玉霜演出的《九尾狐》、《小女婿》,新鳳霞演出的《劉巧兒》、《祥林嫂》、《小二黑結婚》、《藝海深仇》,東北韓少云演出《小女婿》,都受到普遍的歡迎。

評劇的男腔和女腔,是在蓮花落、蹦蹦戲的音樂基礎上,逐步吸收并借鑒梆子、京劇的唱法形成的。伴奏以胡胡(板胡)為主,打擊樂器與京劇大體相同。評劇女腔開初是由月明珠等人創(chuàng)造的,男腔是由倪俊生等人創(chuàng)造的。

黃梅戲是安徽的主要地方戲曲劇種。黃梅戲原名“黃梅調”或“采茶戲”,是十八世紀后期在皖、鄂、贛三省毗領地區(qū)形成的一種民間小戲。其中一支逐漸東移到以安徽省懷寧縣為中心的安慶地區(qū),與當地民間藝術相結合,用當地語言歌唱、說白,形成了自己的特點,被稱為“懷腔”或“懷調”。這就是今日黃梅戲的前身。

在劇目方面,號稱“大戲三十六本,小戲七十二折”。大戲主要表現的是當時人民對階級壓迫、貧富懸殊的現實不滿和對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如《蕎麥記》、《告糧官》、《天仙配》等。小戲大都表現的是農村勞動者的生活片段,如《點大麥》、《紡棉紗》、《賣斗籮》。

解放以后,先后整理改編了《天仙配》、《女駙馬》、《羅帕記》、《趙桂英》、《慈母淚》、《三搜國丈府》等一批大小傳統(tǒng)劇目,創(chuàng)作了神話劇《牛郎織女》、歷史劇《失刑斬》、現代戲《春暖花開》、《小店春早》、《蓓蕾初開》。其中《天仙配》、《女駙馬》和《牛郎織女》相繼搬上銀幕,在國內外產生了較大影響。嚴鳳英、王少舫、吳瓊、馬蘭是黃梅戲的著名演員。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