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傳統(tǒng)文化 > 正文

獨龍族飲食介紹 獨龍族日常飲食習俗

2016-06-04 09:42:07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導語:獨龍族有日食兩餐的習慣。早餐一般都是青稞炒面或燒烤洋芋;晚餐則以玉米、稻米或小米做成的飯為主,有時也用各種野生植物的塊根磨成淀粉做

獨龍族有日食兩餐的習慣。早餐一般都是青稞炒面或燒烤洋芋;晚餐則以玉米、稻米或小米做成的飯為主,有時也用各種野生植物的塊根磨成淀粉做成糕餅或粥食用。

用野生植物塊根或果實制作淀粉時,多將采集到的食物如野山藥、野板栗用火燒熟,再用水漂洗2—3天,去掉苦味,曬天搗成粉后收藏,隨用隨取。

野生的植物阿吞和董棕,都是當?shù)氐囊环N樹,在長成后,木質變成淀粉。食用時先將其莖咂碎,然后用水浸泡,濾除渣,澄清為淀粉,用蜂蜜拌勻做成甜食,味似藕粉。

在獨龍族民間,現(xiàn)在仍然保留許多古樸的烹調方法,其中最常見的是用一種特制石板鍋烙熟的石板粑粑。烙制石板粑粑時,多選用阿吞或董棕樹淀粉,用鳥蛋和成糊狀,然后倒在燒熱的石板鍋上,隨烙隨食,別具風味。獨龍族日常菜肴有園圃種植的洋芋、豆莢、瓜類,也有采集的竹筍、竹葉菜及各種菌類,食用時通常都是配上辣椒、野蒜、食鹽后一鍋煮熟而食。

冬季是獨龍族地區(qū)狩獵的旺季,獵獲的野牛肉是冬季主要肉食。食用野牛肉時,都先把牛肉早干,然后微火烘烤,再搗成絲狀,做成肉松或切成小塊,密封在竹筒內保存或隨身攜帶。

獨龍江還盛產各種魚類,以鱗細皮厚的魚居多。獨龍族食用魚時喜用明烤制或煎焙后蘸調料吃,并常把烤制的魚作為下酒的小菜。蜂蛹是獨龍族民間最講究的菜肴之一,有說獨龍族百歲老人較多,與常食蜂蛹有關。

無論飲酒、吃飯和吃肉,獨龍族家庭內部由主婦分食??腿藖砼R也平均分給一份。一般每個家庭都有數(shù)個火塘,每個子女結婚后便增加一個火塘,做飯由各個火塘輪流承擔。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