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傳統(tǒng)文化 > 正文

哈薩克族的氈房和蒙古包的區(qū)別在哪里

2016-06-07 19:17:16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蒙古包呈圓形,一般高為3 3米至5米,其架設一般是在水草適宜的地方,根據(jù)包的大小先畫一個圈,再沿著畫好的圓圈將哈那(即蒙古包的木制骨架

蒙古包呈圓形,一般高為3.3米至5米,其架設一般是在水草適宜的地方,根據(jù)包的大小先畫一個圈,再沿著畫好的圓圈將哈那(即蒙古包的木制骨架,由2.5米長的柳條交叉編成)架好,再加上頂端的烏尼(即蒙古包頂端的傘形骨架,為3.2米長的柳條棍),接著將哈那和烏尼按圓形銜接在一起綁架好,然后在頂上和四周覆蓋一至兩層厚厚的毛氈,之后用馬鬃或駝毛擰成的繩子捆綁好,頂端開一“套瑙”,意思是天窗,可以起到排煙、通氣、照明、采光的作用,蒙古包就此大功告成了。

而氈房,在哈薩克語里稱為“宇”,它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一般而言,哈薩克氈房分為大和小兩種,簡易的小氈房又稱為“闊斯”,它容易搭建,整體就是一個圓錐形,只不過在房墻數(shù)量上,有四塊、六塊、八塊甚至更多一些的區(qū)分。

大氈房就復雜得多。它一般由圍墻、房桿、頂圈、房氈和門組成。大氈房的上部是圓弧形,下部為圓柱形,頂部有天窗,覆蓋上活動的氈子,用于通風。大氈房最為復雜的部分是骨架結構,骨架結構部分又分為格架、支撐桿、頂圈和門四部分,格架又分為兩種式樣,一種是風眼式柵欄,排列稀疏且輕便,易于拆卸;另一種叫網(wǎng)眼式柵欄,格眼細密,結實堅固,可以抵御大風,但相對笨重。

哈薩克氈房一般高3米左右,占地面積20-30平方米。四周是環(huán)形的氈墻,上面是圓形的屋頂。氈房的骨架是戈壁灘上的紅柳木做的,這種紅柳木堅固又極富韌性,能起到很好的支撐和固定作用。氈房的穹頂由幾十根撐桿搭成,屋架搭好之后再在圍墻和頂部鋪設毛氈。

氈房的骨架做好之后,還要在外圍加設一道彩色的墻籬,墻籬是一種有對稱花紋的草簾,是用同樣大小、長短和粗細的芨芨草編織而成的,這使氈房顯得更加漂亮、大方。另外,橫豎交錯成菱形的圍墻也是用紅柳木做的,連接的材料是牛皮繩和牛筋;門框和門用松木制作。

蒙古包和哈薩克氈房最直觀的區(qū)別,就是看建筑是圓形頂還是尖錐形頂,如果圓球形頂?shù)木褪敲晒虐?,而類似尖錐形的則是哈薩克氈房。

整體來看,哈薩克氈房比蒙古包顯得要小巧,頂部要尖一些,而蒙古包下部是規(guī)整的圓柱型,上部是三角型。另外,哈薩克族人搭建氈房用的支桿是一頭彎的穹窿狀,他們將此彎頭綁在氈房的墻架上;而蒙古族人在搭建蒙古包時,用來支撐蒙古包圓形頂部的桿子兩頭都是直的,直接就搭架在墻架上,并且桿子數(shù)目要比哈薩克氈房用得多一些。此外,哈薩克氈房的門一般都向東開,而蒙古包的門一般都向南開。

結束語:蒙古包這樣的建筑形式,易搭易卸易移動,適于牧民輪牧走場居住,其制作技藝體現(xiàn)了蒙古民族獨特的審美觀與高超的技能;而哈薩克氈房不僅攜帶方便,而且堅固耐用,住居舒適,并具有防寒、防雨、防地震的特點。

房內空氣流通,光線充足,深受哈薩克牧民喜愛,是哈薩克先民在早期艱苦游牧生活中經(jīng)濟實用的重要創(chuàng)造,二者都凝聚了先人高度的生活智慧。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