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風云人物 > 正文

法藏簡介 唐朝佛學高僧華國師嚴宗三祖法藏生平

2016-11-20 08:49:15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法藏法師(643年-712年),唐朝佛學高僧,又稱賢首國師,華嚴宗三祖。 法藏(643--712),唐代僧人。華嚴宗實際開創(chuàng)者,宗內(nèi)稱為三祖。本

法藏法師(643年-712年),唐朝佛學高僧,又稱賢首國師,華嚴宗三祖。

法藏(643--712),唐代僧人。華嚴宗實際開創(chuàng)者,宗內(nèi)稱為三祖。本康居國人,共祖父僑居長安,以康為姓。

17歲入太白山求法。后去云華寺師事智儼,聽講《華嚴經(jīng)》,得其嫡傳。高宗咸亨元年(670),榮國夫人楊氏死,武后施宅為太原寺,度僧以樹福田。于是同學道成、薄法及京城其他大德連狀薦舉,度他為僧,得受沙彌戒。先后于太原寺、云華寺講《華嚴經(jīng)》,武后命京城十大德為授具足戒,并賜以賢首之名,人稱“賢首國師”。為使武則天契入華嚴境界,法藏指殿前金獅子為喻,深入淺出廣闡妙義,其文字記錄便是著名的《金獅子章》。

此后,廣事講說、著述并參加譯經(jīng)。證圣元年(695)于闐沙門實叉難陀在洛陽大遍空寺,重譯《華嚴經(jīng)》,他奉詔筆受。新譯《華嚴經(jīng)》,雖較舊譯增加了《如來現(xiàn)相》、《普賢三昧》、《華藏世界》、《十定》等品,卻仍有脫漏。他用晉、唐兩譯對勘梵本,并把中印度沙門地婆訶羅在長安補譯的《入法界品》闕文補在新譯的脫漏處,使現(xiàn)行《華嚴經(jīng)》得以完善。圣歷一年(699),新譯《華嚴經(jīng)》告成,詔令法藏在洛陽佛授記寺宣講,深得武后賞識。他還參加翻譯了《密嚴經(jīng)》、《金光最勝王經(jīng)》、《大寶積經(jīng)》、《顯識論》、《大乘法界無差別論》等多種經(jīng)論。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