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繼光根據(jù)什么寫成了 著名的《辛酉刀法》?
據(jù)傳戚繼光于戰(zhàn)場上自一倭寇身上得到日本古流劍術傳書《陰(隱)流之目錄》一卷,當時倭寇的單兵作戰(zhàn)能力甚強,又兼倭刀鋒利難擋,明軍士兵多有傷亡·戚繼光曾說:“我軍長兵不捷,短兵不接,身多兩斷!”這是感同身受之語,里內蘊含著一個愛國軍事家的悲痛與無奈。正因為如此,當時我國不少優(yōu)秀的軍事將領和民間武藝家,通過各種渠道努力學習日本刀法,一時間,朝野間出現(xiàn)了引進日本刀及其實用技術的熱潮。戚繼光得此倭刀圖譜之后,即以日本劍術之勢法,著成了《辛酉刀法》。
《辛酉刀法》由兩部分組成,前面是用日本文字寫成的《隱流之目錄》及其“習法”,后面是戚氏的演練法?!缎劣系斗ā泛现腥諆蓢斗橐蛔V,在中日刀劍武藝的交流史上不失為珍貴的文獻。
在長達十幾年的時間里,他在軍隊中積極推廣日本刀法,并且逐步摸索出了一套切實可行的訓練教程,這在他的兵學名著《練兵實紀》中有清晰的記載。在數(shù)十之久的戎馬生涯中,在御倭、御韃和萬歷壬辰援朝等戰(zhàn)中,戚繼光訓練出來的軍隊發(fā)揮了重大的作用。顯然,學之于敵又用之于敵,正是戚繼光的過人之處,這是當時許多墨守成規(guī)的軍人所做不到的。需要特別指出,戚繼光又是第一個將這種“以雙手執(zhí)一刀”的刀法定名為“雙手刀”或“雙手長刀”、“長倭刀”的人。顯然,這是一個經(jīng)過深思熟慮的定名,是一個樸素而貼切的定名,因此自戚氏以后一直被嚴肅的武藝家們所沿用。此外,戚繼光于辛酉軍陣上得到的“隱流刀法”,是當時日本各家刀法中的精品這一,由他傳存下來的《隱流刀譜》,對今天的中日兩國雙手刀研究者都是極為珍貴的資料。
繼而此刀法影響產(chǎn)生了《單刀法選》和《手臂錄》中的長刀、單刀法,并直接影響到后世所傳“苗刀”法與“雙手刀”法等。而日本古武道學者則認為,戚繼光所得的《陰(隱)流之目錄》即為“日本劍道三大源頭”之一的“陰流”流祖愛洲移香齋之子愛洲小七郎于明朝時期游歷中國時所傳的“猿飛陰流”劍術傳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