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風云人物 > 正文

明孝宗朱佑樘為何被稱為中國第一好皇帝

2016-12-05 08:47:24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導語:從秦至清的帝制時代,值得稱道的好皇帝屈指可數(shù),除了打天下的開國君主,大多數(shù)守成君主,實在難以恭維。何故?這批人從小在深宮高墻之內成

從秦至清的帝制時代,值得稱道的好皇帝屈指可數(shù),除了打天下的開國君主,大多數(shù)守成君主,實在難以恭維。何故?這批人從小在深宮高墻之內成長,沒有經歷磨難,耳邊一片阿諛奉承之詞,養(yǎng)成剛愎自用、驕奢淫逸的習性。指望他們力挽狂瀾,難矣哉!清朝初年的歷史學家谷應泰對此有一段精辟的議論,頗值得細細品味。他說:“人主在襁褓,則有阿姆之臣;稍長,則有戲弄之臣;成人,則有嬖幸之臣;即位,則有面諛之臣。千金之子,性習驕佚,萬乘之尊,求適意快志,惡聞己過,宜也?!?/p>

當然,也有例外。谷應泰的這段話是在評論明孝宗朱祐樘時說的,在他看來,孝宗就是例外:孝宗恭儉仁明,勤求治理,身邊多是高風亮節(jié)、敢于直言極諫的大臣,原因在于,他多方征求方正之士,杜絕嬖幸之門,抑制外戚,制裁太監(jiān)。他在早朝之外增設午朝,頻繁召見大臣,訪問疾苦,尋求治安之道。所以弘治一代,號稱“眾正盈朝”。

這和孝宗的素質很有關系。他在太子時期,得到博學多才的程敏政、劉健等人的指點,熟讀經史,養(yǎng)成“仁孝恭儉”的品格。即位后仍然手不釋卷,經常閱讀《孝經》、《尚書》、《朱熹家禮》、《大明律》,稍有疑問立即請教儒臣法吏。無怪乎人們稱贊他是明朝最為遵循儒家倫理規(guī)范的皇帝。他即位以后,撥亂反正,罷黜佞幸之臣,對內閣、六部作了大幅度的人事調整。

首先觸及的是內閣大學士萬安。此人可以說是一無是處,不會理政,只會高呼“萬歲”,被人譏諷為“萬歲閣老”。他升官的法門,就是巴結萬貴妃及其兄弟,投皇帝所好,與方術佞幸李孜省互相勾結,紊亂朝政。孝宗即位以后,查獲一個文件夾,上面都署名為“臣安進”—是萬安的奏折,每一件都是向皇帝推薦“房中術”的秘方。孝宗派太監(jiān)懷恩帶著這些奏折前往內閣,傳達他的口諭:這是大臣應當做的事嗎?萬安無法辯解,一聲不吭,只顧叩頭。他的名聲本來就臭,言官聽說此事,接二連三上疏彈劾。孝宗順從輿論,把萬安罷官。

接著被罷官的是另一個內閣大學士尹直。和萬、尹沆瀣一氣的大學士劉吉,有風雨飄搖之感,向言官們封官許愿,建議皇帝越級提拔言官,希望他們手下留情。這一招果然厲害,言官們都緘默了。但是言官以外還有敢于直言的人。翰林院候補官員張昇首先出來彈劾,說劉吉把口蜜腹劍的李林甫和鉗制言路的賈似道,合而為一,是雙料奸臣。大理寺官員夏堠上疏彈劾,劉吉的罪狀,并不比萬安、尹直小。奇怪的是,劉吉屢遭彈劾,依然在加官進爵,人們稱他為“劉棉花”—“愈彈愈起”。后來引起皇帝的厭惡,派太監(jiān)到他家,勒令罷官。

清除宵小之徒,是為了起用德高望重的正直大臣。孝宗即位之初,就想起了剛直不阿的司禮監(jiān)太監(jiān)懷恩—因為支持言官抨擊傳奉官被先帝貶往鳳陽,出于敬佩與倚重之心,把他召回。懷恩回來后,立即向孝宗建言:罷免阿諛萬貴妃的佞臣,召還剛直方正的王恕。孝宗采納了這一建議,召回已經致仕的南京兵部尚書,出任吏部尚書,讓他負責領導班子的調整工作。

王恕在成化年間就以敢于直言極諫而聞名,先后應詔陳言二十一次,上疏建白三十九次,全力阻擊佞幸。朝中官員都傾心仰慕,遇到朝廷大事難以決斷,必定請王公表態(tài)。當時有這樣的民謠:“兩京十二部,獨有一王恕?!必掖蟪紴橹畟饶?,皇帝也頗為“厭苦”,給他一個太子少保的頭銜,讓他退休。

王恕歷任巡撫、侍郎,直至尚書,都在留都南京,一直不受重用,其原因正如《明史·王恕傳》所說:“以好直言,終不得立朝?!蓖诵菀院?,名聲愈加高漲,言官推薦幾無虛日。孝宗順應輿論起用王恕為吏部尚書,順應了輿論。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