蠢豬將軍、長腿將軍劉峙咋成老蔣八大金剛之一?
蔣介石有八大金剛,前七位都很有名,分別是何應欽、顧祝同、錢大鈞、蔣鼎文、陳誠、張治中、陳繼承。第八位也很有名,他叫做劉峙、外號頗多,常勝將軍、長腿將軍、蠢豬將軍。
國民黨兵敗后,他沒有去臺灣,而是去了印度,靠教學度日。
老蔣是一個非常挑剔的人,那么,劉峙為啥能夠成為老蔣的八大金剛之一呢?
劉峙
貧家子弟步入黃埔軍校
1892年6月30日,劉峙出生于江西省吉安縣(現吉安市吉州區(qū)長塘鎮(zhèn))廟背村的一戶農民家庭。
父親是農民,在他不滿周歲之時,因稻田放水與鄰村的惡霸地主發(fā)生爭執(zhí),被打死于一條小河的橋下,其母胡氏無依無靠,只好攜子到吉安城里的一家爆竹店幫工,后被老板看中,結為夫妻。不久,店老板暴病死亡。為了生存,胡氏又改嫁吉安縣城的一個卸任統(tǒng)帶黃小山。黃小山和劉峙的母親本來就是戰(zhàn)地鴛鴦,當黃的部隊移防時,劉母死活不愿意離開江西吉安老家。黃小山只帶走了這個繼子劉峙(這時改名叫黃誼本),回到自己家鄉(xiāng)湖南瀘溪,交給結發(fā)妻子唐氏撫養(yǎng)。
黃家待他不薄,先后在私塾、觀瀾書院、浦市高等小學堂就讀,還曾跟著繼父去日本。但是后母始終是護著自己的親子,劉峙也難免受點委屈。曾感嘆:“因為貧窮,才知道知識也是要花錢買的。”
1905年冬,他隨繼父赴日。到達東京后,正值中國留學生抗議日本政府的罷課運動,他只好離日回國,雖然沒有完成留學夢,但卻大大開闊了眼界。
1907年,他決定投筆從戎,考入湖南陸軍小學第三期,當時陸小在瀘溪只招兩個人。因是外鄉(xiāng)人,劉峙備受同學的嘲弄和欺凌。劉峙有一套處世哲學,忍耐為上。他認為,為人渾厚容物,自有好處,古往今來,能成大事者莫不有一種渾容氣度。為了自勉,劉峙取其宅號為“渾容軒”。
1911年,辛亥革命在武昌爆發(fā)。他加入了學生軍,守衛(wèi)武昌。后來又離開隊伍返回吉安,考入憲兵,到南昌服務。
1913年7月,江西都督李烈鈞在湖口誓師,發(fā)表討袁通電。劉峙借故請假南下,參加國民黨的“二次革命”。不久,江西被北洋軍閥占領,他只好重返學校。
1913年,考入河北保定軍官學校第二期步兵科學習。與他同期入學的有熊式輝、陳繼承等人。 1915年,畢業(yè)于保定陸軍軍官學校,被分配到冀東開平巡防營見習。時逢護國運動興起,劉峙遂棄職南下廣州,歷任粵軍連長、支隊長、營長等職。初到廣東,劉峙在岑春煊的護國軍兩廣都司令部任上尉參謀,后到滇軍第四師第七旅步兵三十八團任六連連長,參加了南路討伐龍濟光的戰(zhàn)斗,旋被調到援贛第四軍第一梯團第四支隊任隊副兼第一營營長。
1922年春,孫中山在桂林誓師北伐。劉峙被任命為大本營游擊第一支隊隊長。該支隊作為北伐軍的先頭部隊,進入江西與北洋軍作戰(zhàn)。劉峙部雖僅有一百余支槍,但在當地民眾的幫助下,連戰(zhàn)皆捷,一直攻到吉安附近。 同年11月,劉峙返回廣東,被安排在許崇智的東路討賊軍總司令部任中校參謀兼衛(wèi)隊隊長。討伐陳炯明的戰(zhàn)役結束后,許崇智軍中非廣東籍的軍官多遭排斥,劉峙也被改任為軍事參議。
1924年夏,劉峙由黃埔軍??偨坦俸螒獨J介紹,到軍校擔任戰(zhàn)術教官,旋又調校本部參謀處當科長。是年底,黃埔軍校成立了教導團,何應欽任第一團團長,劉峙任該團第二營營長。從此,劉峙與團長何應欽及營長顧祝同、錢大鈞、蔣鼎文、陳繼承等結成一團。
抗戰(zhàn)期間的長腿將軍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國主義發(fā)動了“盧溝橋事變”。8月12日,劉峙被任命為第一戰(zhàn)區(qū)第二集團軍總司令,率部由開封進駐保定,防守平漢路沿線。同時防守這一地區(qū)的還有衛(wèi)立煌的第十四集團軍,商震的第二十集團軍,萬福麟的第五十三軍等。平津失陷后,日軍氣焰囂張,從北平、天津分三路展開攻勢,一路沿平漢線南犯,襲擊涿縣、保定、石家莊;一路由津浦線南侵,直取滄縣、德州;另一路沿平綏線西出南口,向晉察綏進攻。劉峙以主力固守涿州,以孫連仲軍守平漢路上的良鄉(xiāng),以萬福麟軍守固安,以孫殿英軍守門頭溝,布成三道防線,他自己坐鎮(zhèn)保定指揮。8月上旬,孫連仲部馮安邦師即在良鄉(xiāng)西南竇家店與日軍河邊旅團對峙。自8月21日起,兩軍炮火猛烈,但孫軍終因兵力薄弱而不支,良鄉(xiāng)及房山均陷敵手。
同時,日軍從固安偷渡永定河,以飛機、大炮猛轟右翼萬福麟陣地,只用一天,便把萬部擊潰,直插保定。劉峙驚慌失措,率總部沿平漢線南逃,一口氣逃到石家莊,忙將兵權移交商震、黃紹竑。劉峙不戰(zhàn)而逃,把華北的大地拱手讓給日寇,時人送他一個外號“長跑將軍”。
國軍里的撈錢司令
1939年春,劉峙被調到當時國民黨的陪都重慶任衛(wèi)戍司令兼防空司令。劉身兼二職,增加了撈錢的機會。他借口重慶防空的重要,要求成立防空部隊,直屬防空司令部。先后成立了通訊隊,防護大隊,擔架營,工程大隊,機踏車排,警報球臺,對空聯絡哨,情報傳遞哨等單位。實際上,這些部隊大部分是由原衛(wèi)戍總部的部隊頂替,如通訊隊由衛(wèi)戍司令部通信連頂替,擔架營由衛(wèi)戍總部勞動隊犯人組成。這些人都是些扒手慣賊,他們平時穿著便衣或軍服在街上進行偷盜,所盜錢物分給勞動總隊和防空司令部長官,劉司令自然也進賬了不少。一有警報這些人就到指定地點集合,準備抬擔架。這些單位造名冊領到的雙份軍餉,也大部分進了劉峙的腰包。
1942年初的一天,日本飛機以3—5架一批輪番不斷飛入重慶上空,進行所謂的“疲勞轟炸”。發(fā)生了當時轟動全國的重慶隧道慘案。
隧道慘案的發(fā)生,社會輿論對劉峙進行了強烈譴責,使他一時間成為過街老鼠,人人喊打。國民黨軍委會無奈,只好組成由吳鐵城、何成浚主持的特別軍事法庭對該案進行審問。開始,通知劉峙坐在下面聽審,使劉非常難堪。何應欽、錢大鈞等一班高級將領得知后,打電話給吳鐵成:“劉峙是二級上將,請你們不要胡來?!眲⒅疟救艘餐ㄟ^當時的衛(wèi)戍司令賀國光給吳、何送去大批禮物。吳、何本來就是例行公事,并不想真審劉峙,更不敢得罪劉的后臺老板何應欽。收受劉送的大量賄賂后,庭審的事就不再提起,只是撤掉其防空司令職務,而由賀國光接任了事。
長敗將軍凄慘離場!
劉峙后來是國民革命軍陸軍二級上將,歷任黃埔軍校教官,河南省政府主席,參與北伐、中原大戰(zhàn)等多場戰(zhàn)事, 從他的外號即可看出,北伐時是福將,中原大戰(zhàn)的常勝將軍,抗日戰(zhàn)爭是長腿將軍,到了內戰(zhàn)時,主持徐州,為蠢豬將軍。
公正的說,劉在早期的軍事生涯是很輝煌的,不管運氣如何好,但能把吳孫打的沒了脾氣還是有一點能耐的,不象所公認那么不堪,或許是年歲過長,沒有了拼勁,因此在后來的作戰(zhàn)中一敗再敗,總之說來,劉在八大金剛中,打仗的才能是排在倒數的。其實他內戰(zhàn)的蠢豬將軍并不合適,中原突圍或許有判斷失誤,但淮海戰(zhàn)役劉幾乎沒有指揮過部隊,上有蔣顧,下有杜,他自知不是這塊料,沒有插手部隊指揮,但后來也成了替罪羊,沒有去臺灣,1950年10月赴印尼,當小學教師度日,1953年,經何應欽等說情,國防部才寄給他一張入臺證,回到臺灣,次年被委任為總統(tǒng)府國策顧問,10月,又任行政院光復設計研究委員會委員,著有《我的回憶》一書。劉素有貪婪名聲,斂財有方,后來的結局并不美滿,看來為人莫貪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