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風云人物 > 正文

勸君莫談陳寅恪 陳寅恪學術(shù)造詣為達到一定高度

2017-02-07 22:58:40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陳寅恪先生,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最富盛名的學者之一,集歷史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家、語言學家、詩人等多個文學身份于一身,更有知名學者贊譽其學

陳寅恪先生,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最富盛名的學者之一,集歷史學家、古典文學研究家、語言學家、詩人等多個文學身份于一身,更有知名學者贊譽其學問,近三百年來僅其一人,可見才學博古通今,實為集大成者。

1925年,清華國學研究院的成立創(chuàng)造了近現(xiàn)代中國學術(shù)研究之路上里程碑似的影響,研究院秉持著以現(xiàn)代科學的方法整理國故,培養(yǎng)國學人才為宗旨,大膽引用西學來建設(shè)中國的文化。國學研究院成立之初,聘請了四大導師,第一位是在研究殷商史上著有成效的王國維,第二位是戊戌變法的領(lǐng)導人梁啟超,第三位是從哈佛大學畢業(yè)遠渡重洋歸來的語言學家趙元任,而這最晚到任的第四位導師就是陳寅恪。雖然當時陳寅恪先生的學術(shù)名聲并不及前三位導師的名滿天下,但他的才學很快令其在清華園里名聲大噪。

一位兼顧幽默與博學的老師必定深受學生的喜愛,陳寅恪便將如此魅力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在清華園的講堂上,陳寅恪如此稱呼他的學生,“南海圣人再傳弟子,大清皇帝同學少年”,此話怎講呢,因為當時四位導師中梁啟超是冠有南海圣人之稱的康有為的弟子,王國維則在晚清末期擔任了末代皇帝溥儀的讀書先生,故而如今清華園里的學子不正是與康有為有師徒關(guān)系,與晚清皇帝有同窗之名了嗎?

陳寅恪的課堂在風趣幽默之余,他的廣博學識也令學生醉心其中,甚至連清華的教授也來旁聽他的課,眾人皆稱其為“活字典”。

陳寅恪作品

陳寅恪晚年從開堂布學轉(zhuǎn)為著書立作,將其畢生所學盡數(shù)傾注于史學研究之中,但當時,陳寅恪的眼疾已到了幾近失明的狀況,創(chuàng)作條件極為艱辛,在其妻子唐筲、學生黃萱的幫助下,日夜為其朗讀材料,并謄錄其所述,共整理了上萬卷的書稿,工程極其浩大。

最艱辛的時期莫過于文革期間,陳寅恪與其妻子唐筲在造反派的刻意刁難與折磨之下,仍未放棄研究史學,只恨不過自己的身體狀態(tài)每況愈下,加之生活條件的惡劣,陳寅恪的一生都在學術(shù)研究中度過,臨終也未曾歇筆。

陳寅恪對于中國隋唐歷史的貢獻是難以泯滅的,他在幾乎沒有參考書籍的情況下,通過切身實地的考察,撰述了兩部舉世名作《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以及《唐代政治史述論稿》。陳寅恪開創(chuàng)了屬于他的研究典范,在中古研究學中,注意到了對文化種族的關(guān)注與家族的關(guān)注,克服了眾多研究學者繞不開的課題。陳寅恪開創(chuàng)獨有的歷史剖析方法從禮儀、職官、刑律、音樂兵制、財政等歷史構(gòu)成要素來分析隋唐制度,并且上溯到漢魏南北朝至隋唐時期中古歷史衍變的過程,并對唐代歷史作出了堪稱典范的論述。

陳寅恪所著的另一部作品《元白詩箋證稿》以論及元稹與白居易的詩作為主要內(nèi)容,全書共八章,約十六萬字,該書特色為以詩證史,剖繭抽絲,愈辯愈明,從詩詞中所蘊含的中唐世風、習俗、政治等諸多要素入手,窺得中唐社會的真實面貌。

陳寅恪評價

陳寅恪對于中國隋唐歷史的貢獻是難以泯滅的,他在幾乎沒有參考書籍的情況下,通過切身實地的考察,撰述了兩部舉世名作《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以及《唐代政治史述論稿》。陳寅恪開創(chuàng)了屬于他的研究典范,在中古研究學中,注意到了對文化種族的關(guān)注與家族的關(guān)注,克服了眾多研究學者繞不開的課題。

《中國劍橋史》在國際漢學界具有深刻的影響,書中對陳寅恪的介紹表現(xiàn)了超乎尋常的褒獎,“中國史學家陳寅恪對解釋這一時期政治和制度史的貢獻是突出的,他所提出的關(guān)于唐代政治制度的觀點遠比以往發(fā)表的任何觀點實際與嚴謹,令人不得不信服?!?/p>

牛津大學曾正式聘請陳寅恪擔任其漢學專業(yè)的教授,并在此后數(shù)年虛位以待,以表聘任陳寅恪的誠心,他們認為陳先生數(shù)得上是當時最為優(yōu)秀的中國學者,如此的認可已摒棄了國籍差異與地域文化的差異。

當然陳寅恪不僅在國際上極富盛名,作為清華研究院“四大國學導師”之一,傾慕陳寅恪才學的人之中不乏當時已聲名在外的知名學者教授,當時同樣作為國學導師的梁啟超便稱頌陳寅恪道:“我梁某即便是著作等身,但也不及陳先生寥寥數(shù)語所涵蓋的內(nèi)容有價值?!?/p>

而歷史學家傅斯年對陳寅恪的評價更能高度評價其博學通識,論其才學近三百年無人能與之相比。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