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風云人物 > 正文

宇文護 殺了三任皇帝的顧命大臣

2017-02-08 19:12:39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導語:上一話講了宇文泰如何建立西魏和高歡抗衡,第一是依靠胡漢民族聯(lián)合,建立了八柱國府兵制度,延續(xù)了兩百年,士兵們平時耕地,戰(zhàn)時打仗,兵器

上一話講了宇文泰如何建立西魏和高歡抗衡,第一是依靠胡漢民族聯(lián)合,建立了八柱國府兵制度,延續(xù)了兩百年,士兵們平時耕地,戰(zhàn)時打仗,兵器馬匹自備,關鍵是免稅;第二是外交搞的好,當時高歡很強大,但是除了西魏,周邊虎視眈眈的,還有南朝和柔然以及另一個強大種族突厥。這里稍微有點神秘感的,就是突厥了,突厥是匈奴別部在蒙古草原上建立的一個游牧民族,和匈奴、鮮卑、柔然差不多,在我們的印象里,只是換了名字,用現(xiàn)代的話來講,就是內存滿了,清空一下,恩,重新放進去的東西,就從鮮卑、柔然變成了突厥。

等到玉璧之戰(zhàn)后,高歡病死,新老板高澄和業(yè)務經理侯景爆發(fā)矛盾,侯景本來是想投降宇文泰的,于是就把整個業(yè)務團隊也帶過去了,可是因為之前在高歡手下,一直和宇文泰作對,有恩怨,宇文泰把團隊接收了后,宣布侯景不再擔任業(yè)務經理,給點撫恤金,去長安待著吧。

這等于是軟禁了,禍福難料,侯景不甘心,就跑到了南朝,至于后來為什么會有侯景之亂呢,因為宇文泰和南朝宣布和解,第二和第三聯(lián)合起來,對抗第一,這也沒什么問題,都是為了生存,但是侯景就慌了,萬一宇文泰隨便找個借口,再把自己抓回去,就真的沒命了,于是先發(fā)制人,直接發(fā)兵攻陷了建康。

失去了侯景的精英團隊,東魏的實力一直就沒恢復,宇文泰呢,四處出擊,首先和柔然、突厥保持友好的伙伴關系,對東魏和南朝,能打就打,不能打就拉攏,倏忽幾年過去了,到了公元556年,西魏變成了最強大的割據(jù)政權,而宇文泰的生命也在這里,走到了盡頭。

公元556年4月,宇文泰北巡,10月,在陜西涇陽就去世了,當時宇文泰的兒子們,年紀不大,缺乏歷練,在西魏國內,鎮(zhèn)不住那些開國將領,于是宇文泰就把侄子宇文護叫到身邊,托孤。

托孤就是把身后的孤兒托付給別人,在古代,就是皇帝死了,繼承人還小,找一個或者幾個大臣,幫助繼承人管理國家,叫托孤,其實就是臨時CEO。

宇文護的來頭不小,按照血緣關系,宇文護的老爸叫宇文顥(讀hao),是宇文泰的親哥哥,當初六鎮(zhèn)起義的時候,宇文顥、宇文泰,還有他們的父親宇文肱,聯(lián)合賀拔度拔家族,在武川境內,偷襲衛(wèi)可孤。

衛(wèi)可孤是誰?破六韓拔陵欽點的大將,來攻占武川和懷朔二鎮(zhèn),城破了,衛(wèi)可孤也被偷襲,給殺了,事后,為了掩護大家逃跑,宇文顥掉隊,帶著幾個族人殿后,戰(zhàn)死。

當時宇文護只有12歲,跟著爺爺宇文肱和叔叔宇文泰投降爾朱榮,將家定在了晉陽,宇文護在這里長到了19歲,宇文泰給了這個侄子第一個任務,就是作為侍衛(wèi),成了賀拔岳的小跟班。

高歡打敗爾朱家族之后,賀拔岳就成了最大的障礙,于是使用離間計,引誘侯莫陳悅殺了賀拔岳,但是最終得到好處的,卻是一直在旁邊虎視眈眈的宇文泰,這是發(fā)生在公元534年的事,當時宇文護在賀拔岳身邊已經2年了。在賀拔岳被刺這個事件中,宇文泰能準確的掌握上司的所有動向,兵不血刃的取得軍隊控制權,宇文護的情報能力,也是功不可沒。此后,宇文護正式進入宇文泰的軍隊體系,打敗侯莫陳悅時有他,迎接西魏開國皇帝元寶炬也有他,東西魏四場戰(zhàn)役,潼關、沙苑、河橋、邙山,都有參與,戰(zhàn)后出鎮(zhèn)河東,升任大將軍。公元547年,高歡病死,東西魏也停止了漫長的拉鋸戰(zhàn),休養(yǎng)生息了一段時間后,宇文護和八柱國之一的于謹,出征南朝,趁著侯景之亂對南朝造成的沖擊,宇文護占領荊州戰(zhàn)略據(jù)點江陵,西魏轉身成為三國中最有勢力的割據(jù)政權。

宇文泰死后,權力轉交給了侄子宇文護,作為臨時CEO輔助自己的兒子,那么正統(tǒng)的繼承人是誰呢?元皇后馮翊公主的兒子宇文覺,15歲。

在提到宇文護的時候,歷史上的評價最多的,就是宇文護三年殺了三任皇帝,一心只想取而代之,但是作為宇文泰欽點的唯一顧命大臣,宇文護難道真的這么不堪嗎?至少在宇文泰眼里,這個侄子是當時最好的選擇,來看分析:

西魏恭帝三年十月乙亥日,也就是公元556年11月21日,宇文泰死在北巡途中,當時守護在身邊的,就是宇文護,史料記載,宇文護秘不發(fā)喪,直到北巡結束回到京城,立刻宣布宇文覺合法繼承人的身份,同時,逼迫恭帝元廓將皇帝位禪讓給宇文覺。

公元557年,宇文覺成為北周的第一個皇帝,稱周天王,而宇文護官拜大司馬,晉國公。

從繼位、稱王、任命幾個方面來看,一切都很和諧,那么,什么地方出問題了呢?首先鬧事的,是八柱國之一的趙貴。

趙貴來自六鎮(zhèn)的武川,祖上也是當官的,六鎮(zhèn)起義后,輾轉進入爾朱榮體系,在賀拔岳被殺后,趙貴是第一個站出來支持宇文泰的高級將領,等到宇文泰掌握大權,帶著孝武帝進入長安,趙貴很順利的,成為車騎大將軍、岐州刺史、大丞相府左長史,加散騎常侍銜。

八柱國制度出來之后,趙貴、獨孤信、李虎、李弼、于謹、侯莫陳崇,作為宇文泰同樣的存在,統(tǒng)領三軍,他們和宇文泰并不是君臣,而只是一種類似同盟的關系,宇文泰為盟主。

為了確立君臣名分,讓宇文家族的事業(yè)可以繼承下去,宇文護也算是操碎了心,迅速除掉魏恭帝,世子宇文覺繼位成為北周第一任皇帝。

趙貴是柱國,宇文覺之后,又順利成為大冢宰,他想取宇文泰而代之,成為北周的幕后老大,為了更有把握,還聯(lián)合了史上第一老丈人獨孤信,但是臨了,被人告發(fā),趙貴成了宇文護確立威望的墊腳石。

這個告發(fā)的人,叫宇文盛,在北周的歷史上沒什么名氣,不過他有一個孫子,就是赫赫有名的宇文化及。

在這里,宇文護作為宇文家族的代言人,確立宇文家族的地位,除掉有異議的功勛老臣,宇文護完美的完成了這一切,證明宇文泰沒有看錯,那么最后,怎么就出問題了呢?

事情的起因,還是那個古老的話題,皇帝希望快點長大,聽人擺布哪有自己當家做主來的爽,而權臣呢,總是想象皇帝還是個孩子,臨時CEO的任期可以更長一點,但是這一次,實在太短了。

宇文覺繼位沒幾天,一個月不到,就想擺脫堂哥宇文護,自己出來玩耍,當時他在他身邊出主意的,有司會李植、軍司馬孫恒和宮伯乙弗鳳、賀拔提。司會、軍司馬、宮伯都是些芝麻綠豆的小官,他們圍繞宇文覺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政治投機,如果成功,今天還是天官下面的附屬,明天可能就是一呼百應的權臣,而且跟著皇帝干活,沒錯的。很可惜,這一次,他們想錯了,宇文護給過這些人機會,第一次宇文覺在皇宮里訓練武士準備刺殺的時候,宇文護把這些司會、軍司馬什么的,都下放到了地方,官還不小,都是刺史。但是第二次,當乙弗鳳出主意,在皇宮設宴,酒足飯飽之后,實行偷襲,影片里不是都有這樣的鏡頭么,剛開始大家聊的相當開心,好像幾輩子沒見過面的情人,忽然領頭的使個眼色,杯子一摔,五百刀斧手就出現(xiàn)了。

可惜,這次刀斧手沒出現(xiàn),宇文護的衛(wèi)隊出現(xiàn)了,乙弗鳳、孫恒被殺,出了這檔子事,宇文覺的皇帝也別想當了,成了略陽公,一個月后被殺。

應該說,宇文護的這次行動,沒有史料中講的那么不堪,如果宇文覺真的刺殺成功,親政了,結果會是怎么樣呢,他沒有軍權,軍隊都掌握在八柱國手里,在當時的亂世之下,唯一的結果,可能就是再出一個輔國大臣。

看看當時大臣們,對宇文護這次行動的評價:這是你的家事,你自己看著辦吧。

宇文覺太小,容易被人利用,那么這一次,就立一個大的吧,于是接替宇文覺,成為北周第二任皇帝的,是宇文泰的庶長子宇文毓,公元557年9月27日,23歲的宇文毓抵達京城,繼位成為新的周天王。

這一次,宇文護也不吝嗇,在宇文毓繼位后,政事都慢慢交給了這位堂弟,那么后來,怎么又出事了呢?

史料里記載,宇文毓勵精圖治、政績顯著、深受百姓愛戴,然后宇文護就覺得,嚴重威脅到了自己的身望,咔嚓,就這樣被毒死了。作為理論基礎,犯罪心理學里講,連續(xù)殺人犯殺第一個人是最煎熬的,后面就麻木了。

這些東西無非是證明一個道理,宇文護殺人殺上癮了,更重要的是,在宇文覺手里,最脆弱的兵權問題,宇文毓已經解決了,首先他的老婆是獨孤信的長女,獨孤信參與趙貴的叛亂,但是宇文護并沒有公開,只是自殺,兵權還在;其次是宇文毓的女婿,叫尉遲敬,父親是尉遲迥,柱國大將軍。

隋唐英雄傳里有個門神,叫尉遲恭,與秦叔寶,號為中華門神,不過這個尉遲恭和尉遲迥家族關系好像不大,至少尉遲恭出生不是豪門,打鐵的。

皇宮里,有個廚子,和大導演相同的名字,叫李安,史書里記載,他是宇文護的親信,得到老大的指令后,在飯菜里下毒,把宇文毓給毒死了,最后,輪到繼承人問題,又出現(xiàn)了一番風波。

本來,宇文護是希望立宇文毓的兒子做皇帝,這么小好控制,至少臨時CEO的期限又可以延長了,時間成熟后,取而代之,也不是不可能,但是宇文毓更聰明,在被毒殺之前,就寫了遺照,確定傳位給自己的弟弟,宇文泰的第四子宇文邕(讀yong),這是剩下的兄弟中,年紀最大的。

有句話叫虎父無犬子,宇文泰的幾個兒子都不簡單,宇文毓聰明,宇文邕也不笨,在做傀儡皇帝的那些年里,宇文邕很聽話,宇文護也很滿意,于是皆大歡喜的過了十二年,最后被羽翼豐滿的宇文邕殺死,滿門抄斬。

按照矛盾理論,人不可能一出生就是壞的,在接受顧命大臣重任的時候,宇文護也想過,好好輔助孝閔帝宇文覺,但是廢帝和殺死孝閔帝,也就意味著,宇文護不可能善終,唯一的辦法就是篡位。

可惜,宇文護還是有著人性的弱點,又想當老大,又想當忠臣,在猶豫中,皇帝換了一撥又一撥,最后被周武帝賜死,也算咎由自取了。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