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務教官瑯威理為何會受中國政府重用?
洋務教官瑯威理
洋務教官瑯威理本是英國人,他曾經在北洋艦隊待過一段時間,后來因為撤旗事件沒有合理處理所以他才向李鴻章提出辭職?,樛硎墙o非常有才的人,李鴻章為聘請他做洋務教官頗費了一番周折?,樛碓谟臅r候就讀的是皇家海軍學院,進入這所學校耳朵時候他不過才十四歲。兩年之后,他開始在海軍內部實習,因為當時的中國向外國聘請知識型的人才,所以瑯威理才來到了中國,并在北洋艦隊待了一段時間。
瑯威理圖片
來到中國之后,瑯威理因為曾經在另一個艦隊待過所以并不愿意為李鴻章效力,李鴻章也不好勉強。后來北洋水師在英國買了四艘炮艦,李鴻章再次請他帶領艦隊到天津,這次任務之后瑯威理還是沒有在中國留下來,但是這一次他給李鴻章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所以李鴻章為了能夠要他來幫助自己也做了非常多的努力,最終成功說服他來到北洋艦隊擔任洋務教官。
瑯威理自從來到了北洋艦隊擔任洋務教官,工作一直非常勤勉,但是當時的中國士兵都還不是很適應英國人的這種訓練方式,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磨合他們才慢慢接受了洋務教官瑯威理,瑯威理不僅僅堅持用英國的嚴格訓練方式訓練自己,還將這種訓練方式帶到了中國的軍營,這種方法雖然辛苦但是卻非常有用,不僅樹立了威嚴,還訓練出了非常有能力的軍隊,所以當時的士兵都非常敬畏洋務教官瑯威理。
為什么瑯威理會離開北洋艦隊
瑯威理出生于1843年,是英國人,他原本可以在英國擔任一個軍官,卻被聘請到中國來做官。之所以聘請他是因為當時中國的師夷長技的實施過程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難,中國沒有人會使用從國外高價引進來的器材,這就是瑯威理能到中國來原因?,樛碓趤淼街袊筮M了北洋艦隊,并對提督的位置一直虎視眈眈,但是當時的李鴻章對他還是存在著防備心理,于是只讓他擔任了助手的工作。那么為什么瑯威理會離開北洋艦隊呢?
瑯威理圖片
關于為什么瑯威理會離開北洋艦隊這個問題根據歷史資料就可以得知他是被迫的。進入北洋艦隊的瑯威理工作非常出色,不久之后李鴻章賜了他一個提督的官銜,但是由于中英文化的差異致使瑯威理將這個提督銜誤認為提督,這最終導致了后來瑯威理撤旗事件的發(fā)生,撤旗事件發(fā)生之后,瑯威理曾經向李鴻章發(fā)去消息,李鴻展雖然希望這件事情能夠平靜的解決,但是涉及到提督的官銜問題時他始終堅持北洋艦隊至始至終只有一個提督,那就是丁汝昌,并且明確指出丁汝昌下令撤旗并沒有錯誤。
瑯威理聽后李鴻章的說法后,感到非常氣憤當場,提出要離開北洋艦隊,這其實只是瑯威理的一時沖動,但是李鴻章考慮到了北洋艦隊提督問題的嚴峻性,擔心留下瑯威理會導致北洋艦隊內部失和,所以最終還是同意了瑯威理離開北洋艦隊的申請。
長崎事件瑯威理
長崎事件指的是在清光緒年間發(fā)生在中國和日本長崎之間的一次事件,這件事件的影響是非常大的,那么長崎事件瑯威理之間的關系是什么呢?
長崎事件圖片
長崎事件瑯威理之間的關系其實很簡單,因為當時的中國海軍力量在國際范圍內的影響是比較大的,日本海軍力量是不如中國的,很多人都說如果在這一次事件中,中國采取了當時總教習瑯威理的建議,那么當時的中國很有可能就能夠將日本的海軍力量徹底扼殺在搖籃中,但是當時的丁汝昌卻沒有采取瑯威理的建議而是靜待處理。
雖然長崎事件之后,中日雙方都付出了相應的代價,但是對于當時的日本來說,這個事件的處理結果是他們所不能接受的。因為這次事件是中國挑起的,最后卻要日本賠償中國的損失,這讓日本民眾非常憤怒。當時,瑯威理看到了日本人民的憤慨,他認為如果不在根本上打擊日本的海軍,一次性消滅掉日本的氣焰,那么將來日本海軍力量壯大之后對中國的威脅是非常大的。
所以長崎事件中,瑯威理提出要不斷的向日本開火,只是當時的丁汝昌并沒有意識到這件事情的嚴重性,只想著早日解決這將事情,所以并沒有采取瑯威理的建議,雖然這件事情最后解決的比較合理,但還是在日本和中國本來就不怎么要好的關系上再次添加了一種導致雙方關系破裂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