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風云人物 > 正文

天王洪秀全為何能接受李秀成與他同名字

2017-02-15 02:42:37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太平天國后期重要軍事領(lǐng)袖李秀成,就是在這個時候加入進來的。當時他叫李以文,此后自己改名叫李壽成。1858年初,洪秀全因他從皖北前線,不

太平天國后期重要軍事領(lǐng)袖李秀成,就是在這個時候加入進來的。當時他叫李以文,此后自己改名叫李壽成。1858年初,洪秀全因他從皖北前線,不遠千里趕來援救鎮(zhèn)江,堪稱中流砥柱,故在回天京輔政時,才賜其名叫李秀成的。洪秀全對他寵信有加,破格賜以與己名字相同的“秀”字。這在太平天國,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當然,他在小兵和中下級軍官時代,還只能叫李以文和李壽成。

也有材料說,陳玉成和李世賢等天國后期重要領(lǐng)袖,也是在大黎參加太平軍的,而且還是童子兵。但從他們家族的許多成員投軍遠征,尤其是陳玉成的一個叔父陳承瑢,當時就進入了高層,早在金田團營時就已是與秦日綱并稱的骨干人物,看來他們都是參加了金田團營的。

就像對李秀成一樣,洪秀全同樣也很賞識陳玉成。陳玉成本來叫陳丕成,因為有取武昌功,被洪秀全賜名為玉成。但他當了統(tǒng)帥時的對手曾國藩、胡林翼和勝保等人,卻謔呼他為“四眼狗”。這稱呼出自敵對人物之口,當然純屬是貶罵;而他幼時在家鄉(xiāng),也確實有渾號“四眼狗”?!八难酃贰痹从捎袃烧f,一說是他兩邊眼下長有黑痣;一說是他曾患有眼病,用艾草熏眼眶之下,所留的不滅痕跡。

按照太平天國規(guī)定,年過15歲才能是正兵,即精壯之兵。李世賢參加團營或編入正兵行列時,已是十七八歲,隸屬于羅大綱麾下陸軍作戰(zhàn),后來鎮(zhèn)守在揚州瓜洲、鎮(zhèn)江等地。他并沒有當過牌尾。所謂“牌尾”,通常是指在精壯兵丁后面所排列的非戰(zhàn)斗人員,如年過50歲、超過正兵年齡的伙夫,敲鑼擊鼓者和未過15歲的少年兒童。

此中的少年兒童,就是通常所說的太平天國“童子兵”。

其實,太平天國自己并不叫“童子兵”。所謂“童子兵”,叫得最起勁的是張德堅所主編的《賊情匯纂》。這是一部由曾國藩授意、組織人員編集的“太平天國軍政大觀”。其中單獨有一篇是寫“童子兵”的。根據(jù)實況對照此篇敘述,太平天國只統(tǒng)稱老小非戰(zhàn)斗人員為“牌尾”,而不另稱“童子兵”,是囿于他們不列入正兵編制,更沒有自成編制。男性童子劃歸男營。

當然,太平天國的少年兒童也參加戰(zhàn)斗。初生牛犢不畏虎,他們有時還擔負起沖鋒陷陣的光榮任務(wù)。據(jù)記述,1853年1月,太平天國初占武昌省城,用地雷轟破武昌文昌門城墻根,就是由50名童子兵首先沖進缺口登城的。通常童子兵并不直接參加戰(zhàn)斗,當作戰(zhàn)時,他們便頭纏紅巾、手執(zhí)竹槍在遠處搖旗吶喊助威,或巡邏、放哨。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