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風云人物 > 正文

老舍曾派孩子排隊買《魯迅全集》當“鎮(zhèn)宅之寶”

2017-02-20 11:05:14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怎樣學英文?老舍的方法是——念名著 老舍先生是讀書人,也是寫書人,一輩子和書打交道,留下了不少和書有關(guān)的故事,頗為有趣,值得專門聊

怎樣學英文?老舍的方法是——念名著

老舍先生是讀書人,也是寫書人,一輩子和書打交道,留下了不少和書有關(guān)的故事,頗為有趣,值得專門聊一聊。

寫家(老舍先生總稱自己為寫家,不說作家)離不開字典,老舍先生的案頭老有一部字典,估計,他常常在寫作過程中使用它。這是一部按語音查部首的字典,而且是老式的,是按“勹攵冂”那種。這種字典對寫作來說很實用,先知道音,然后按音查字。

現(xiàn)在找到的最早的一本老舍藏書竟然是一部《辭源》,扉頁上有他的題詞。寫得很有些傷感,大意是:買不起大部頭的,好歹總算有了一部屬于自己的。

這段話算是他的藏書之“源”吧,帶著他的人生苦澀。

老舍先生自打師范畢業(yè)之后,他的第一個讀書高潮是在英國時期,即1924—1929期間,那時他25—30歲,正在英國倫敦大學東方學院當講師,教英國人說官話和念四書五經(jīng)??沼鄷r間很多,為了學好英文,開始大量閱讀英文的原著。

那個時期的閱讀方式明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可稱為“亂讀”,第二個階段為“有選擇的重點讀”,又叫“系統(tǒng)讀”或者“一人一部代表名作”。

對“亂讀”式,好理解,即抓到什么念什么,無計劃、無主張、無選擇,其中有名著,也有女招待嫁給了皇太子這樣的烏七八糟的東西。“亂讀”并不是什么專業(yè)的書都看,對他來說大部分還是文學類,有少量的科幻讀物,如威爾斯和赫胥黎的著作?!皝y讀”也有很積極的因素,在最早的讀物中有莎士比亞的《哈姆萊特》,有歌德的《浮士德》,有狄更斯的《大衛(wèi)·柯波菲爾》等名篇。老舍先生喜歡上了狄更斯,覺得很合他的口味,視他為寫作的老師,很想模仿他,自己也試一試。做比較文學的學者曾以嬉戲的口吻說,以老舍的文學成就而論,可以比作英國的狄更斯或者俄國的契訶夫。這樣的比喻,不是一點道理也沒有。

為了學英文,老舍開始念名著,而且是系統(tǒng)地念,由希臘悲劇念起,當然只是念英譯本。據(jù)他自己說,念得很辛苦,因為有的名著并不好念,念起來索然無味。那也不怕,愣念,死啃!

為買書精打細算得了胃下垂的毛病

1930年回國后,老舍先生又讀了許多十九世紀俄國的作品,覺得它們是偉大文藝中“最”偉大的。

現(xiàn)在已經(jīng)明白了,為什么一位沒有正規(guī)大學學歷的人,居然回國之后,敢于先后在兩個著名的高等學府開了多門的文學課程。這就是因為老舍先生在英國的五年之內(nèi)念了不少這方面的書,肚子里有貨了。

當然,開這些課,按大學里的規(guī)定要親自寫講義,由學校刻印后發(fā)給學生。老舍先生備課極認真,白天躲在圖書館里看書寫講義備課,并沒有時間寫長篇的小說。僅以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的舒舍予著齊魯大學的《文學概論講義》為例,他在此書中直接引用了多達一百四十位古今中外學者和作家的論述、作品和觀點,可謂豐富多彩、旁征博引、扎實有據(jù)。至于他的長篇小說,雖然一年一部,但都是在暑假中“玩命”才寫出來的,絕不肯在授課期間、在用功讀書上馬虎,絕不肯去誤人子弟。

這就形成了他的第二個讀書高潮,以備課為中心的讀書高潮,目的性很明確,有他的講義為證。

老舍先生買書藏書始自英國。當時他的年薪相當?shù)?,只?50英鎊一年,相當一個本地大學生的助學金。三年后,經(jīng)過申請,才漲到300英鎊。他還要寄一部分薪金回國贍養(yǎng)寡母。由于經(jīng)常吃不飽飯,處于半饑餓狀態(tài),身體過瘦,得了胃下垂的毛病。但他還是精打細算,省錢買書?;貒鴷r竟帶回來不少圖書,其中最珍貴的有原版的莎士比亞戲劇全集。

到濟南、青島教書時,薪金之外還有稿費,生活條件大為改善,開始大規(guī)模購買圖書,書屋里有不少書架,到抗戰(zhàn)前夕已有相當規(guī)模的藏書。

現(xiàn)代作家中老舍最佩服的是魯迅

1949年以后,老舍先生又開始存書了,不過真正自己買的并不很多,絕大部分是贈書。新版《魯迅全集》出版時,第一時間,他派子女去新華書店排隊購得一套,整整齊齊地放在書架上,并把由美國帶回來的第一次文代會主席團諸公奉周總理之命邀請他回國的信函夾在《魯迅全集》的某一卷里??上?,“文革”抄家時連書帶信全被抄走。歸還時,《全集》已不是原書,珍貴信件下落不明。

書架上有一套解放區(qū)新文藝叢書,大約有四五十巻。他曾利用這套書的書名于一九五零年初改寫了一篇傳統(tǒng)相聲《文章會》,是貫口活,交給侯一塵、侯寶林為首的相聲改良小組的藝人,讓他們在大眾曲藝社里排演,在正陽門城樓上正式演出,從而掀開了相聲改良的序幕。

此后,老舍先生的藏書基本上都和他的寫作有關(guān),是直接為他的創(chuàng)作服務(wù)的,屬于創(chuàng)作資料,譬如他有一大批義和團的史料書籍,是為創(chuàng)作話劇《神拳》而專門搜集的。還有康熙皇帝的有關(guān)史料,這是毛主席建議他寫康熙大帝之后特地找來閱讀的,不過,這個題目對他來說太過陌生,他并未動筆。

老舍先生最喜歡的書是什么?

詩人里他喜歡李白、陸游、蘇曼殊、吳梅村的詩詞。

古典小說里他喜歡《紅樓夢》、《金瓶梅》。

現(xiàn)代作家中他最佩服魯迅。在重慶紀念魯迅逝世二周年、四周年、六周年、九周年紀念大會上,他或被選為主席,或被推為主席團成員,他都講了話,還兩次當眾朗誦《阿Q正傳》,一次是第二章,一次是第七章,受到熱烈歡迎。一九五六年在北京的紀念魯迅逝世二十周年大會上,老舍先生致了開幕詞。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