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風云人物 > 正文

大漢名媛館陶公主 漢武帝的皇位拜她所賜

2017-02-23 11:04:34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館陶公主原名劉嫖,是漢文帝和竇太后的閨女,是漢景帝一母同胞的親妹妹,也是漢武帝的姑姑兼丈母娘,可謂三朝名媛,風光無限。 對于館陶公

館陶公主原名劉嫖,是漢文帝和竇太后的閨女,是漢景帝一母同胞的親妹妹,也是漢武帝的姑姑兼丈母娘,可謂三朝名媛,風光無限。

對于館陶公主,也許你不甚熟悉,但有一個成語你肯定不陌生——金屋藏嬌。這個成語中的“嬌”就是漢武帝劉徹的皇后阿嬌,這個阿嬌正是館陶公主的女兒。

歷史經(jīng)常充滿意外。按館陶公主的最初意愿,這個阿嬌本來是要嫁給她的另一個侄子劉榮的,無奈陰差陽錯,她最終跟了劉徹,并造就了“金屋藏嬌”這個千古佳話。

這其中的過程比較曲折,也耐人尋味,各位客官坐好,聽我慢慢敘來。

話說漢景帝的時候,他有兩個最寵幸的妃子,一個叫栗姬,她為景帝生下了兒子劉榮。另一個叫王娡,她為景帝生下了兒子劉徹。其中,劉榮在景帝的所有兒子中排名老大,于是,按照古代“立長不立幼的”的普世價值,劉榮被立為太子。

館陶公主是個聰明的女人,看到劉榮被立為太子之后,她馬上做出了一個決定:把自己的女兒嫁給自己的侄子劉榮。這樣一來,自己是老牌公主,而自己的女兒將成為新晉太子妃——也就是預備役的皇后,那本家族的榮耀就將長盛不衰了。

做出決議后,她就開始將它付諸行動。

自己的老弟景帝這邊是沒問題啊,關(guān)鍵是做通劉榮的老媽栗姬的工作。

找了一個艷陽高照的好天氣,館陶公主喜洋洋的來到栗姬的宮中。在閑扯了一段家常以拉近距離后,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栗姬。

館陶公主原本認為,憑著自己的面子,這事是十拿九穩(wěn)的??蓻]曾想到,栗姬是個比較傻逼的女人。不知腦袋中的哪根弦出了毛病,她居然拒絕了館陶公主的建議。而且拒絕得十分不委婉。

館陶公主當時臉上就掛不住了,立即拂袖而去。

出了門后,館陶公主越想越氣憤。她決定報復這個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奔女人。

她徑直來到了王娡的宮中。把剛才的憋屈事一五一十地和盤托出。

王娡是個聰明人,人情練達,世事洞明??吹金^陶公主如此義憤填膺,當即試探道:“你家阿嬌可是個好閨女,要是我家劉徹能娶上這樣的好媳婦,那我真是要感謝佛祖了。”

這句話,正中館陶公主的下懷。于是,她順勢接話道:“那就讓阿嬌嫁給你家劉徹吧,我保證徹兒日后會比那劉榮更有出息?!?/p>

這話暗示得十分明確了。

王娡大喜,當即拍板,二人即可結(jié)尾親家。順便也結(jié)成了盟友。

接下來,館陶公主的主要工作就是把劉榮從太子位上搞下來,然后把自己未來的女婿劉徹扶上去。

館陶公主利用自己跟景帝的親密關(guān)系,開始在他耳邊吹風,一邊陳述栗姬的惡毒、狹隘、沒素質(zhì)等等不堪之事,一邊吹捧王娡的賢惠、博大、氣質(zhì)高雅。

景帝向來比較信任自己的這個親姐姐,聽到她的這些話后,心中的天平漸漸傾斜了。

恰在這個關(guān)口,極具城府的王娡收買一位大臣給景帝上了一封奏折,內(nèi)容是請求景帝馬上立栗姬為皇后(景帝原來的皇后薄氏因為不能生育被廢,皇后的位子一直空缺著)。景帝看到奏折后,立即想到這一定是栗姬的鬼把戲,因此大怒,把上折子的大臣召來一頓臭罵,罵完后還不解恨,大手一揮,把那倒霉的大臣拉出去斬了。

而這個倒霉孩子至死也沒弄明白:皇帝為什么要殺我啊?

通過這件事之后,糊涂的景帝徹底冷落了栗姬,把所有的熱情都投向了王娡。

原本屬于優(yōu)勢一方的栗姬忽然被對手給逆轉(zhuǎn)了,她內(nèi)心的郁悶是可想而知的。要知道,爭取皇帝的恩寵是妃嬪們一生的事業(yè),一旦失了恩寵,那就瞬間淪落為一個失敗者。

難以接受現(xiàn)實的栗姬大病。

景帝也比較絕情,堅決不去探視。

栗姬絕望了。病情越來越重。就在她病入膏肓的時候,一個致命的消息徹底摧毀了她:王娡被立為了皇后。

沒過幾天,栗姬就死了。

搞掉栗姬后,館陶公主長出一口惡氣,頓時心曠神怡。不過她還不能放松,她得再接再厲,把劉榮也搞下來。

她開始大講劉徹的優(yōu)點,什么聰明、孝順,小小年紀胸懷大志等等,反正一切可以給他加分的標簽,館陶公主都不遺余力地往他身上招呼。更過分的是,她還編造大肆宣揚封建迷信的謊言:說是劉徹出生前,他老媽王娡夢見自己吞下了一枚太陽。

靠,難道王娡是太陽系?

不過,景帝的耳根向來比較軟,一來二去,就對劉徹的興趣越來越濃厚了。再說,王娡都被立為皇后了,那改立皇后的兒子為太子也是合乎情理的事兒。就這樣,可憐的劉榮在未犯什么錯誤的情況下,被強行剝奪了太子的職稱,改封為王,劉徹取而代之,成為法定的接班人。

至此,皆大歡喜。館陶公主的任務(wù)也已完成了一大半了。剩下的,就是把阿嬌嫁給劉徹了。

當時,劉徹和阿嬌都還年齡尚小,未到談婚論嫁的年紀。但館陶公主為防節(jié)外生枝,生生導演了一出情景劇,以讓景帝覺得:劉徹和阿嬌是青梅竹馬、天造地設(shè)的一對。

這個情景劇的名字叫做《金屋藏嬌》,劇情是這樣的:

某日,景帝召集家族內(nèi)部成員聚餐。在宴會上,館陶公主半開玩笑半當真地問劉徹:姑姑給你找個媳婦咋樣?。?/p>

劉徹說:好啊。

館陶公主隨便指著一個宮女說:你娶她如何啊?

小劉徹連連搖頭。

館陶公主又指著阿嬌說:那你娶阿嬌姐姐好不好???

劉徹連忙點頭,并說出了那句經(jīng)典臺詞:若得阿嬌作婦,當作金屋貯之也。

景帝聞聽此言后,龍心大悅,當即拍板,定下了劉徹和阿嬌的婚事。

多么嚴謹?shù)膭”景?。不過,這也僅僅是個劇本,所有的情景和對話都是館陶公主和王娡事先預設(shè)好的。劉徹小兒只不過是個照著劇本念臺詞的小演員而已。只是他演得太逼真了,把景帝騙得一愣一愣的。

演完這出戲之后,館陶公主苦心經(jīng)營的連環(huán)計算是大功告成了。之后,他就只需耐心地等待景帝駕崩,然后就可以看著自己的女兒登上皇后的寶座,順便自己也升級為皇帝的丈母娘。

公元前141年,景帝終于在館陶公主的熱切盼望中,十分知趣地掛了。劉徹登基,是為漢武帝,封阿嬌姑娘為皇后。

剛開始,劉徹跟阿嬌過著舉案齊眉的幸福生活。但不久后,劉徹喜歡上了姐姐平陽公主家的一個歌女衛(wèi)子夫,并把她弄進了宮里。

從此,劉徹專心寵幸衛(wèi)子夫,把阿嬌漸漸冷淡了。

阿嬌是個心氣較高的姑娘,況且她一直認為,是她的老媽把劉徹弄上了皇帝的寶座,所以他應該知恩圖報。可是如今他竟然為了一個歌女而冷落了自己?真是太讓人傷心了。

一般來說,當夫妻關(guān)系出現(xiàn)矛盾時,有人會選擇溝通、交流,而有的人會選擇惱羞成怒。很不幸,阿嬌姑娘屬于后者。

而且她的反應還十分激烈——為了報復,她居然從宮外請來了巫師,以巫術(shù)來詛咒衛(wèi)子夫。

這可是歷代宮廷大忌啊。施行此道者,沒有善終的。

當然,如果事情未曾敗露,那也就無所謂了,反正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而已。

但很遺憾,事情敗露了。

漢武帝劉徹大怒。將巫師碎尸萬段。

念及舊日的情分,他沒有殺阿嬌,而是將她廢掉,然后打入了冷宮。其實這種生不如此的懲罰,甚至比處死更加殘酷。

苦心經(jīng)營的富貴之路,就這么戛然而止了。館陶公主很受傷,但也無可奈何。

從此,她淡出了政治舞臺,開始專心享受生活。而生活的最重要的部分之一,當然是性生活。

館陶公主的丈夫叫陳午,世襲堂邑侯,也算是個一表人才的錚錚男兒?;楹蟮淖畛鯉啄昀?,兩人的關(guān)系還是很甜蜜的。但隨著歲月的流逝,兩人都越來越老,之間的吸引力也就越來越小。到最后,館陶公主干脆拋開陳午,專心蓄養(yǎng)起了自己的面首——也就是男寵。

但館陶公主相對比較專一,她一生只有一個男寵,他就是風流倜儻英俊瀟灑的玉面小飛龍——董偃。

董偃出身于珠寶商之家,他13歲那年,跟隨母親去給館陶公主送貨,結(jié)果被有戀童癖嫌疑的館陶公主看中,留在了府里。

不過,館陶公主比較守法,為了避免與未成年人發(fā)生關(guān)系,她硬挺著,一直等到董偃18歲那年,才順理成章的把他弄進了自己的床幃之內(nèi)。

剛開始,攝于陳午的面子問題,這事還是隱蔽的,至少外邊的人們所知者甚少。等到陳午死了之后,這事就幾乎公開化了。王公貴族黎民百姓,誰都知道館陶公主有個叫董偃的帥哥情人。

漢武帝當然也知道此事——盡管館陶公主放言:愛誰知道誰知道,可膽小的董偃還是整天提心吊膽,生怕哪天漢武帝一發(fā)飆,把他的小命給報銷了。

董偃把自己的擔憂告訴了好朋友袁叔。袁叔是個很有智慧的人,他替董偃謀劃道:要想安枕無憂,只有討好當今圣上。皇上每年都要去祖墳安陵祭祀,可那地方偏遠,附近沒有大的行宮。而館陶公主的私家園林長門園就在安陵旁邊,如果你讓公主把它獻給皇上,皇上一高興,你倆的事兒不就安全了嗎?再說,據(jù)我推測,皇上遲早會霸占這個園子的,與其等他開口,不如主動獻上,這樣還能賺個人情。

董偃聽后大喜,當即表示照辦。

回到館陶公主的府邸后,他將袁叔的話復述了一遍,館陶公主表示同意,立即將園子獻給了漢武帝。

漢武帝得到這個園子后,心里十分滿意,立即將它更名為長門宮,作為自己祭祖時的寢宮使用。同時,他發(fā)表講話,表示對自己的姑姑兼丈母娘的做法十分贊賞。

把漢武帝哄高興了之后,館陶公主和董偃又依照袁叔的計策,趁熱打鐵,請武帝到自己的府上做客。

漢武帝是個聰明人,他當然知道館陶公主此舉的用意。

所以,那天,漢武帝一進門就對館陶公主說:怎么只有你一個人呢?我還想看看那個英俊的“主人翁”呢。這里的“主人翁”是漢武帝自創(chuàng)的一個詞匯,指的當然就是董偃。

館陶公主也不是個笨蛋,既然漢武帝把話說到這個份上了,她當即跪下,假意地自我檢討道:我有罪啊,私自弄了個男寵,敗壞了皇家的名聲,請皇上懲罰。但我倆確實有真感情啊。

漢武帝哈哈一笑,他從來都不是個呆板的道德至上者,所以,他伸手扶起館陶公主,吐出了一句千古名言:生命誠可貴乎?愛情價更高也。人存活于天地之間,為了愛情違背點道德準則,沒什么大不了的。

聽了漢武帝的金口玉言,館陶公主徹底放心了。她請出董偃,二人一塊陪著漢武帝把酒言歡。宴席之上,氣氛輕松熱烈,賓主雙方進行了親切友好的交談。通過一番接觸,漢武帝對董偃越來越喜歡??吹酱饲榇司?,館陶公主大為欣慰。

第二天,全國的上流人物都收到消息:漢武帝昨晚跟董偃一塊把酒言歡了。又過了幾天,全國人民也都知道了。

這是一個意義非凡的政治信號。連漢武帝都默認了,那別人還有什么可說的了呢?董偃從此安枕無憂矣。

大概生活太無憂了,身體就容易被放縱所拖累。縱欲太過的董偃剛滿30歲就駕鶴西去了。留下日漸衰老的館陶公主空守了幾年孤燈,也就跟著去了。

館陶公主臨死前,留下遺囑:死后與董偃同穴,不與法定丈夫陳午合葬。

從這個決定可以看出,館陶與董偃之間,的的確確存在一種叫做愛情的物質(zhì),否則,怎會連死后都不舍的分離呢?

漢武帝成全了他們,將二人合葬于霸陵。可憐的是那個陳午,空給后世留下了一個“正房”完敗于“小三”的經(jīng)典案例。

他若地下有知,應該會此恨綿綿無絕期吧。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