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勾踐的父親是誰?勾踐父親是第幾代越王
勾踐基本信息數(shù)據來源 :歷史百科-越王勾踐中文名勾踐別名鳩淺,菼執(zhí)國籍/朝代春秋戰(zhàn)國國號越國職業(yè)越國君主民族華夏族出生日期約公元前520年逝世日期公元前465年在位時間前496年—前465年主要成就滅吳國,“春秋五霸”之一家庭成員允常勾踐這個人太傳奇了,太讓人贊嘆了,也是一般人沒法學的。勾踐是官N代無疑,家里祖上都是當國君的。芝麻大的地方也是地方,何況越國在當初還是不錯的,尤其是到了他爸手上的時候,還挺富強,也吞并了一些小國家,發(fā)展了自己的實力。
勾踐后來也想發(fā)展實力,可是選錯了對手,就被吳國給打敗了。勾踐不同于常人的一面顯示出來了,他隱忍到什么程度呢,一般人做不出來,不要說做不出來,連想象都沒辦法想象。他一個一國之君給別人做馬仆去了,待遇連畜生都不如。不光是自己,連老婆都給人家做婢女去了。堂堂的王后啊,跟著他受這種屈辱。一般男人,自己怎么無所謂,但要保護好自己的女人。勾踐心中有國家啊,就不在乎犧牲一點自己老婆的利益了。反正就這么看似忠心耿耿的伺候著吳王,全是謙卑的神色,還帶一點木訥,演技好到你根本看不出他心中的小九九。吳王就這么被欺騙了,后來就把勾踐給放回去了。勾踐回去之后,如魚得水,但曾經的屈辱不能忘,不能重新做了國君就把在吳國豬狗不如的生活給拋在腦后了。所以要警示自己,所以就嘗嘗苦膽啊,住住破爛屋子啊,穿穿帶補丁的衣服啊之類的。讓人民看看自己多親民,同時也鼓勵人們發(fā)展農業(yè),積極的擴充軍隊。等到勾踐再打吳國的時候,這個仇就肯定報了。
勾踐的父親有一個特別好聽的名字叫做允常,出生的時間已經不知道了,但是他逝世的時間還是知道的,因為勾踐就即位了嘛,那是公元前497年。諸侯直到商鞅軍功賞賜才有了非貴族,在春秋時期大都是當初的貴族,天生的貴族,祖先也是貴族,鼎鼎有名的人物們。相傳勾踐的祖上就是夏朝的一個君王叫做少康的,少康有一個庶子叫無余,允常就是他的后代,后來接受封地,一代一代就這么傳了下來。允常作為一個國君,是非常盡職盡責的。他當君王的時候,開疆拓土,是第一個自稱越王的人。當時的吳國國力還很強盛,畢竟是五霸之一嘛,允常也想當五霸,就和吳國搶地盤。
越國傳到越王允常的時候,其實已經有一千年的歷史了。拜當初的分封所賜,允常成了王,苦心經營,終于把越國弄的強盛起來了?!秴窃酱呵铩肪驼f允常讓越國中興了,司馬遷對允常的評價也很高。然而兒子太厲害了,當?shù)木蜁粌鹤颖鹊娜跻稽c。當初無余建國的時候,就把會稽當作了類似首都一樣的東西。南方的諸侯國很多,楚國面積廣大,越國到允常手里之后也變得不差。允常是個很有能耐的君王,雖然史書沒有太多的記載,但無法掩蓋他的雄才偉略。歷史總是這樣,風沙埋沒了太多的東西,你只能從只言片語中去了解一個人。比如本文所說的允常。
在影視劇版本里面,勾踐最著名的兒子有兩個。一個叫做與夷,是勾踐最初立的王子??墒呛髞碓絿皇潜粶绲袅寺铮c夷也就被吳王給殺掉了。勾踐后來復國之后,就又立了自己的另一個兒子,叫做鹿郢。他后來繼承了勾踐的王位,勵精圖治,把越國給發(fā)揚光大,國事鼎盛。但這只是影視劇版本,是被人為的更改了歷史的記載。在歷史記載里面,只有與夷的存在。繼承了勾踐王位的也是與夷,勵精圖治的也是與夷,把越國發(fā)揚光大的還是與夷。可能是因為老爸太厲害,所以歷史在記載與夷的時候就寫的很少??墒沁@并不能掩蓋住與夷的才華,與夷是個人才,要么怎么會讓越國變得更加優(yōu)秀。有什么樣的爸爸,兒子十之八九也會是什么樣子。勾踐在歷史上有多能耐不用多說,大家都知道。這樣的兒子又怎么能錯了呢?只是史書對勾踐太偏心,勾踐的故事太勵志,那些年代又與我們相距太遠,在歷史的塵沙之中,有些人被我們漸漸淡忘。
還有野史說,西施是與夷的親妹妹。還是因為年代久遠,很多事情已經不可考證,當初的風流韻事也好,八卦緋聞也好,沒有煙消云散的,留下了,就這樣吧。歷史上的越國輝煌過,也便如此了。最后還不是被別的國家統(tǒng)一了?留下的,只是對后人最有利的。因為勾踐太有用,所以對他的兒子忽視了。
據現(xiàn)在流傳的資料,勾踐的后代大概分裂成了幾個分支。最大的分支為歐陽氏。勾踐的兒子稱為鼠與,孫子為不壽。不壽之后是翁,僑伯,侯,無疆。到越王無疆這一代,歷史上記載無疆興兵討伐楚國被楚威王消滅。這一代無疆的第二個兒子被楚國封為歐陽侯,因此后來改為歐陽氏。勾踐后代繁衍到了這時,演變出了歐陽姓氏,蹄成了歐陽氏的始祖。歐陽氏姓氏至少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確實是源遠流長的一代,而且最為驕傲的說,歐陽氏除了可以上溯到越王勾踐,他們最早的祖先還可以追蹤到四千多年前的明君大禹。原因就是勾踐是夏禹的第五代孫。歐陽氏是一個擁有幾千年歷史的非常古老深厚的一個宗族姓氏。
其次衍生出來的是顧氏。這得從最早的大禹說起。大禹去世后墳墓建在了會稽,大禹的兒子啟在會稽建立廟宇祭祀父親。夏帝少康時代,他把庶出的兒子無余任命在會稽主持祭祀大禹。無余在會稽建立了越國。會稽就是現(xiàn)在的浙江紹興。無余的后人就以越為姓氏。春秋末年的越王勾踐是大禹的第五代孫。勾踐初期被吳國打敗后來勵精圖治,又滅了吳國并且稱霸一方。戰(zhàn)國時被楚國滅亡。傳到勾踐的第七代孫搖,因為幫助劉邦滅楚有功,被封為東海王。東海王又封他的兒子為顧余侯,他的子孫后代都留在會稽生活。這些子孫中有一部分又以顧為姓氏,稱為顧氏,因此歷史上又產生了顧氏。勾踐的后代由此又衍生出了一支姓氏。根據史料記載勾踐的后代還有稱為錢氏的,具體細節(jié)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