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風云人物 > 正文

東晉王朝的第六位帝王晉哀帝司馬丕的死因解析

2017-02-24 22:52:18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晉哀帝司馬丕是東晉王朝的第六位帝王,司馬聃駕崩后司馬丕在褚太后的支持下登基為帝。司馬丕在位時期,權(quán)臣桓溫掌控了國家大政,東晉內(nèi)部也

晉哀帝司馬丕是東晉王朝的第六位帝王,司馬聃駕崩后司馬丕在褚太后的支持下登基為帝。司馬丕在位時期,權(quán)臣桓溫掌控了國家大政,東晉內(nèi)部也是軍閥亂戰(zhàn),此時已是國破之象。司馬丕本人也如前面幾位東晉皇帝一般的短命,政權(quán)的頻繁交接也是東晉陷入衰敗的重要原因之一。那么晉哀帝司馬丕在歷史上是怎么樣的人,他是怎么死的?

晉哀帝司馬丕簡介

司馬丕出生于公元341年,逝世于公元365年,表字千齡,他的父親是晉成帝,叔父是晉康帝,晉穆帝則是他的堂兄弟。

晉哀帝司馬丕圖像

公元342年,晉成帝冊封司馬丕為瑯邪王,此后不久,晉成帝駕崩,司馬岳在外戚庾冰的支持下登基為帝,坐上了本應屬于司馬丕的皇位。公元345年,晉康帝司馬岳封司馬丕為散騎常侍。公元356年,司馬丕被加封為中軍將軍,此后3年,再次被晉升為驃騎將軍。

公元361年,晉穆帝司馬聃駕崩,褚太后以司馬丕為皇室正統(tǒng)為由扶立其登上了皇帝的寶座。于是司馬丕在5月稱帝,實行大赦,并把自己原先的瑯琊王位冊封給皇弟司馬奕。公元362年,前燕國屢次進犯洛陽,司馬丕于是命庾希、鄧遐兩位將領(lǐng)領(lǐng)兵馳援洛陽,成功得迫使呂護統(tǒng)帥的前燕軍撤退。

12月初1,天現(xiàn)日食,于是司馬丕下令減輕徭役賦稅,以安天下民心。公元363年,司馬丕改年號為興寧并于2月實行大赦,3月司馬丕后宮妃子為他生下一名皇子,司馬丕欣喜之下再次實行大赦。此后不久,司馬丕因誤食丹藥患病不能理政,褚太后再次臨朝輔政。

不久后,司馬丕在褚太后和朝中大臣的共同謀劃幫助下決心處理桓溫這位當朝權(quán)臣。司馬丕下詔加封桓溫為揚州刺史,并給予其宰相的高位命其入建康朝廷主持政事,以此來剝奪他的兵權(quán),結(jié)果遭到了桓溫的拒絕。7月,司馬丕再傳圣旨催促桓溫來朝主政,這回桓溫帶領(lǐng)親信上路了,不過沿途緩行走了一個月到達赭圻后,桓溫就在此停駐不前,窺視建康的野心昭然若揭。

公元365年,司馬丕逝世于西堂,享年25歲,死后與王皇后入葬安平陵。那么司馬丕的死因有什么說話嗎?

晉衰帝司馬丕怎么死的

司馬丕從小迷戀方士煉丹長生之術(shù),年紀輕輕就熱衷于研究長生之法。司馬丕崇信道士,對他們傳授的長壽之術(shù)入迷難以自拔,他遵循道家的長生修道之法,辟谷不食五谷,還服用藥性劇烈的“長生”丹藥。滿朝大臣對此深感憂慮,于是大臣高崧勸諫他說:“陛下亂服丹藥這不是正確的養(yǎng)生之道,應該早日停止?!彼抉R丕對此毫不在意,根本沒有上心,終于在公元363年,因服用“仙丹”導致疾病爆發(fā),不能處理朝政。

晉哀帝司馬丕圖片

此后經(jīng)過細心調(diào)理,司馬丕身體恢復了健康,不過他依然沒有吸取教訓,仍在癡迷煉丹長生之術(shù),繼續(xù)服用丹藥不止。公元365年,司馬丕因服用大量“仙丹”暴病而死。

司馬丕在堂兄弟晉穆帝去世后,坐上了本屬于他的皇位,他在位期間東晉戰(zhàn)亂不斷,國內(nèi)地方軍閥相爭,東晉開始呈現(xiàn)衰敗之勢。司馬丕本人熱衷于道家長生之術(shù),胡亂服用“仙丹”,最終致使自己英年早逝。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