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風云人物 > 正文

他是康熙輔政大臣 卻被稱為逆臣關(guān)進大牢

2017-02-24 22:59:56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順治十八年(1661)正月初七日,順治帝福臨駕崩,年僅24歲。少年天子留下了太多的謎團,順治是否未死而出家,這些疑問給后世小說演繹帶去了諸

順治十八年(1661)正月初七日,順治帝福臨駕崩,年僅24歲。少年天子留下了太多的謎團,順治是否未死而出家,這些疑問給后世小說演繹帶去了諸多素材。

無論福臨是否死了,天子順治帝真的已經(jīng)死了!在孝莊太后的安排下,大行皇帝之子、年僅八歲的玄燁繼承皇位,改元康熙。

根據(jù)順治遺詔,特命內(nèi)大臣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為輔政大臣。

這種安排非常有意思,與皇太極和順治時代不同,這四位輔政大臣都不是皇族。

索尼等人就以“從來國家政務(wù),惟宗室協(xié)理”,他們這四位“皆異姓臣子”,請求諸王、貝勒共擔輔政之責。

順治帝臨終前的這種安排,其實是吸取了宗室輔政的教訓,他不想兒子時代也出一個多爾袞。

諸王、貝勒也知道皇權(quán)真的不能覬覦,否則多爾袞掘墓鞭尸的下場就是前車之鑒,宗室貴族們說:“詔旨甚明,誰敢干預,四大臣其勿讓”。

異姓大臣輔政,可以杜絕輔佐重臣對皇權(quán)的非分之想,這是順治帝留給兒子的政治遺產(chǎn)。

異姓大臣輔政實際是打破了滿洲舊制度,打破了所謂八王議政的傳統(tǒng)。史學家孟森先生曾經(jīng)這樣說:“以太后為中心,遺詔為根據(jù),懲于前次攝政之太專,以異姓舊臣當大任,而親王貝勒監(jiān)之”,這種新型的輔政體系更加接近于中原朝廷的權(quán)力格局。

為了防范輔政大臣與諸王、貝勒勾結(jié),孝莊太后給四位輔政大臣安排了一個宣誓儀式,誓詞有:

不私往來諸王、貝勒等府,受其饋遺,不結(jié)黨羽。

順治十八年正月初九,玄燁正式繼位。十四日,諸王與文武群臣在大光明殿宣誓,稱若妄作非為,互相結(jié)黨,即遭天誅!

順治皇帝想到了宗室會覬覦皇位,但是他忽略了異姓臣子也會成為權(quán)臣?;赝麣v史,霍光并不姓劉,桓溫也不姓司馬,照樣是權(quán)臣。

四位輔政大臣中,鰲拜原先排名最末。但是,他上位最快??滴趿炅?,老臣索尼病逝。七月,在鰲拜的威逼下,蘇克薩哈隱退,往守先皇帝陵寢”,后來竟被鰲拜羅織罪名殺死。只剩下一個遏必隆,此公性格軟弱,一直就是鰲拜的跟班兒。

鰲拜的勢力就在康熙六年到八年五月他被拿下前達到了巔峰,鰲拜本人成為一等公,并加太師銜,全家皆是顯耀,其子那摩佛承襲了二等公爵位,并加授太子少師;其侄訥爾都當了駙馬爺,封為和碩額駙。

鰲拜集團把持了朝政,一切政務(wù)決定皆出自鰲拜府中。

權(quán)臣是雄主的敵人,即便雄主還在少年時代。

康熙八年五月,鰲拜被拿下。

鰲拜是權(quán)臣,但并非逆臣,他沒有取代皇帝的野心??滴趸实蹥J定鰲拜十二條罪狀,其中就有:權(quán)勢甚大,結(jié)黨作惡。

但是,《圣祖皇帝實錄》中,鰲拜的罪狀又出現(xiàn)了“逆惡種種,所犯重大”這樣的字樣。

所謂“逆惡”,乃是謀朝篡位之類的大罪。但是,鰲拜被拿下之后,并未處死,僅僅是關(guān)押而已。

細檢檔案史料,我們會發(fā)現(xiàn),少年天子康熙拿下鰲拜并非因為鰲拜謀逆,只是在成為雄主的路上,掃除一個權(quán)臣是必須要做的事情!

鰲拜在獄中沒過多久,竟然活活氣死,大概是想不通為何會身陷囹圄,自己為愛新覺羅家族拼殺一輩子,為何會如此下場?

鰲拜不懂,帝王之位不可篡,帝王之權(quán)亦不可侵!除非你真是想改朝換代,否則只是招惹殺身之禍?;艄怙L光一生,但是死后呢?霍氏家族被漢宣帝滅門!

康熙晚年時,回想往事,竟然對鰲拜做出了這樣的評價:

我朝從征效力大臣中,莫過于鰲拜巴圖魯者..鰲拜功勞顯著,應(yīng)給世職。

這無異于給鰲拜平反,因為當年鰲拜的一等公爵位已被褫奪,如今再追贈為一等男爵。

雍正登基后,又重新厚葬鰲拜,恢復其一等公爵位,世襲罔替。

乾隆繼位后,又推翻了父親的決定,將鰲拜降為一等男爵。

公爵,還是男爵,其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大清皇室已經(jīng)承認鰲拜并非逆臣。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