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用真的很無用嗎?他是怎么害人的
吳用把偽造書信專家蕭讓,刻章專家金大堅找來,偽造了一封書信,企圖要營救宋江。
可是,這封書信偽造的有漏洞,送信的戴宗一走,吳用就裝模作樣的大聲叫道:完蛋了完蛋了,我剛才疏忽了,這封信寫錯了!這封錯信要害死宋江了!很明顯,這是吳用故意要害死宋江,不然哪來的這么巧。
這一點,施耐庵在書里寫的很明白:【反詩假信事相牽,為與梁山盜結(jié)連】——施耐庵說的很明白了,反詩的事,牽扯出了假信的事。宋江最后為什么要被處死呢?主要還是因為那封假信!假信暴露了他和梁山反賊有【結(jié)連】!相比較這封假信,反詩的事,反而不重要了,只是一個引子而已。
宋江這個人,天不怕地不怕,連被燕順抓住要活活被吃了人肉都不怕,但他最怕和反賊扯上關(guān)系!他經(jīng)過梁山的時候,表面上寧愿自殺,也不愿意當反賊,政治立場十分堅定。可就是這么一個堅決不做反賊的人,吳用一封信寄過來,瞬間宋江就變成反賊了。
吳用送出信之前:蔡九知府僅能證明宋江寫了反詩,可宋江到底是蓄意謀反,還是一不小心酒后誤寫,他則無法證明,宋江還有周旋的余地,不一定會死。
吳用送出信之后:蔡九知府則能證明,宋江就是反賊,因為梁山反賊都偽造書信來救你了,你還不是反賊?宋江絕對是蓄意謀反,毫無周旋的余地,一定會死。
你看,吳用這廝,又在害人了。
上一次,吳用就試圖讓劉唐用一封信,去害死宋江。這一次,吳用則試圖讓戴宗用一封信,去害死宋江。兩次害宋江,吳用的計謀并沒有任何的改變和區(qū)別,都是一樣的:以反賊的身份給你寫一封信,別人看到之后,就會想:反賊都給你寫信了,你還不是反賊?
上一次,吳用被宋江看破了,沒能成功。這一次,吳用則終于成功了,他終于要把宋江這廝給害死了,宋江家的萬貫家產(chǎn),他也終于能拿到了。
不過,害宋江,只是心里的想法,嘴上說的,當然還是要舍命盡全力去救宋江哥哥,這樣才是江湖兒女嘛!也想害死宋江的晁蓋,首先表態(tài),焦急的問道:我們【怎生去救?用何良策?】
在這里,請注意,晁蓋所問的良策,并不是怎么能救出宋江的計策,而是怎么能害死宋江,卻不被發(fā)現(xiàn)的計策!吳用果然立刻就給出了良策,說道:【這般這般?!绱巳绱?。……主將便可暗傳下號令與眾人知道,只是如此動身,休要誤了日期。】有的朋友可能要說了,吳用的良策,就是下一回中劫法場時,故意安排劫法場劫的很爛,救不出宋江。同時,還有可能害死晁蓋。吳用趁機可以自己掌權(quán)。
嘿嘿,這個說法有點牽強,真相真的是這樣嗎?不是滴,吳用的良策,不是這樣滴!你當晁蓋傻啊,要是吳用沒給晁蓋安排好后路,晁蓋怎么可能會傻乎乎的去劫法場!就算沒張順他們出現(xiàn),晁蓋的后路也早就安排好了。
大家先不要疑惑,且聽我慢慢分析。在最近這幾章里面,我將系統(tǒng)的,精準的分析:江州劫法場的真相。
首先,良策二字,是什么意思呢?是能完美完成目標的策略的意思。任何的良策,你別管他是高深的,還是幼稚的,他必定都是圍繞著如何完成自己的目標,而展開的。你說,是不是?
那么,晁蓋吳用這次的目標是什么呢?他們的目標有三個:
1:表面上說要救宋江,并且做出的行為,也都會讓大家認為自己要去救宋江,保住自己講義氣,為了兄弟連命都不要的形象,方便以后收小弟。
2:實際上,則必須要害死宋江。害死宋江,不但可以防止宋江上山奪權(quán),更可以趁機收了宋江家的家產(chǎn),充當梁山的軍費,一箭雙雕。
3:不管能不能救出宋江,千萬要小打小鬧,千萬不能把事兒鬧大了,不能讓蔡太師的兒子蔡九太吃虧。如果事情鬧大了,弄得蔡九很不好收場,那么梁山就很有可能會惹來蔡太師的正規(guī)部隊,到時候就得不償失了。這個,我在前面已經(jīng)仔細分析過,在這里就不多說了。
這樣一看,吳用這次的任務(wù),是很艱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