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風云人物 > 正文

日本皇族圣德太子改革最后取得成功了嗎

2017-03-03 10:13:32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導語:圣德太子是日本一位有名的政治家,在他所處的飛鳥時代寫下了輝煌。圣德太子生于574年,死于622年,日本皇族,明用天皇的第二個兒子。在世的

圣德太子是日本一位有名的政治家,在他所處的飛鳥時代寫下了輝煌。圣德太子生于574年,死于622年,日本皇族,明用天皇的第二個兒子。在世的48年中都有做出了哪些驚天動地的大事,接下來就說一說圣德太子簡介。

圣德太子的母親與蘇我氏是一脈相承的,所以在后來的日子,圣德太子和蘇我氏總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幼年的圣德太子很聰明,而且特別信佛,在他執(zhí)政的那段時間就極力宣揚佛法。他跟佛法間還流傳著不少的傳奇故事。據說圣德太子在和物部軍交戰(zhàn)時,久攻不下,雙方都顯出了疲態(tài)。再又一次出站前,圣德太子請出了佛法里的四大天王,對他們進行祭拜、祈禱,并承諾若是能取得勝利,必定在日本為他們塑金身、修佛塔。誰知,這次和物部軍的對戰(zhàn),大獲全勝,至此圣德太子更是尊奉佛法,也按照承諾為四大天王建了佛塔。

成年后的圣德太子不想再受蘇我氏的牽制,開始改革,對舊制度進行批評,并提出新的法則,意在提高中央集權能力。他提出“冠位十二階”,有點類似于中國的人才選拔制度,不再沿襲貴族高位,而是靠自己的才能去獲得官位,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豪族的勢力。

圣德太子還提出“憲法十七條”,兩項改革都是在儒學的基礎上進行擴展,集中反映了圣德太子的政治思想,他在世時為國家所作出的貢獻,一直為后人所銘記。

圣德太子的故事

圣德太子可是日本飛鳥時代家喻戶曉的人,他為加強中央集權而提出的改革給日本舊制度以沉重打擊。這樣一位偉大的政治家,也流傳著許多奇聞異事,接下來就說說圣德太子的故事。

圣德太子從小就聰明伶俐,而且和佛教有不解之緣,特別信奉佛教,在他后來執(zhí)政的時候,在日本大肆宣揚佛教。據史料記載,當時日本政局混亂,圣德太子的一方和物部軍一方展開激烈的交戰(zhàn),但是雙方都膠著,一時難分高下。在又一次準備出戰(zhàn)時,信佛的圣德太子請出了佛教里善戰(zhàn)的四大天王,對他們進行祭拜,祈禱。請他們保佑此次作戰(zhàn)能勝利,并承諾若是打了勝仗,必定會為他們在日本建一座佛塔。也不知是圣德太子的誠意感動了四大天王,還是作戰(zhàn)計劃制定的好,這次和物部軍的交戰(zhàn),終于大獲全勝,一舉消滅了物部軍。自此,圣德太子更是信奉佛教,還鼓勵全國信佛。

還有一件關于圣德太子的故事是說的圣德太子的名字。據史料稱,圣德太子在他生前并沒有用過這個名字,這是后人在翻到有關他的記錄時,看到這個名字才一直流傳下來的。圣德太子的本名叫廄戶,意思是在馬廄前出生;還有說是因為圣德太子是在蘇我馬子家出生的,取廄戶有在“馬子家出生”的意思;但現(xiàn)在大多流行的說法是,圣德太子出生時附近有個地方叫“廄戶”,于是就給他取了“廄戶”這個名字。

圣德太子改革

圣德太子是日本的皇族,也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雖然僅在世48年,但是他為那個時代的進步,做出了有目共睹的貢獻。他提出的改革,很大程度上加快了社會的進步,國家的繁盛,為人們的生活注入了新活力。接下來詳細說一說圣德太子改革。

說到改革就不得不提一下圣德太子特別信奉佛教,執(zhí)政期間大力宣揚佛法。所以他才會在日本政局緊張時派遣特使到中國借鑒先進的文化和制度,進行國內改革。而到中國一游后的結果就是引進了中國的先進的文化和、制度,在國內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第一項改革便是設定了“冠位十二階”。圣德太子的母親是蘇我氏那邊的,在政治生涯中圣德太子也總是和蘇我氏有著斬不斷的聯(lián)系,且蘇我氏的勢力日漸強大,為了不再受蘇我氏的控制,圣德太子提出了“冠位十二階”,即錄用人才必須靠自己的真材實料,而不是靠姓氏、祖上的光環(huán)。有點類似于中國的沿襲制,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氏族的勢力,選用了一批人才,加強了中央集權。還有一項改革是提出了“憲法十七條”,這幾條憲法引用了儒家、道家等思想觀念,是最能體現(xiàn)圣德太子的政治思想的法則。憲法中要求豪族與皇族之間要和睦相處,要服從天皇的命令,要對官員的選拔毫無怨言,人們都團結一致、統(tǒng)一思想。

圣德太子改革最主要的便是以上兩點,還有像大開國門和鄰國交好等,都為日本當時的進步起到非常大的助益。

圣德太子改革是否成功

七世紀初期,日本社會爆發(fā)了著名的圣德太子改革,圣德太子想通過改革來挽救社會危機,達到加強天皇權威的目的,為此實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那么圣德太子改革是否成功了呢?

圣德太子改革是否成功這個問題的答案是沒有,因為圣德太子改革最終失敗了。

公元603年,圣德太子實行改革,首先制定了冠位十二階的政治制度,主要整頓貴族官僚對于官場的壟斷,加強朝廷綱紀。同時也大力提倡信仰佛教,想通過人們對佛教的信仰來更好的控制人們的思想,為此在國內修建了很多寺廟。此外圣德太子還積極吸收中國文化,向隋朝派遣使者和留學生,希望可以學習到中國的先進文化和制度運用在自己國家。當然他還制定了17條憲法,一次來為改革提供法律的保護。雖然圣德太子實行的這一系列改革措施,暫時減輕了統(tǒng)治者的壓力,對社會危機有微妙的緩和作用,但縱觀圣德太子改革的所有措施,更多都是作用于道德觀念層面上的,沒有根據當時的社會根本問題對癥下藥。這對于當時嚴重的社會危機無疑是杯水車薪的,收效也是很小的,所以圣德太子改革最終只能宣告失敗。

圣德太子改革雖然失敗了,但是它提高了當時日本的國際地位,同隋朝建立了友好邦交關系,派遣留學生也為國家培養(yǎng)了一批優(yōu)秀人才。最重要的影響在于為隨后的大化改新奠定了基礎,提供了經驗借鑒。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