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風云人物 > 正文

三國赤壁之戰(zhàn)前夕蔣干為什么會中計

2017-03-03 14:50:02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導語:赤壁之戰(zhàn)前,曹操親自率領八十萬大軍順江而下,打算一舉消滅劉表、劉備、孫權,以便統(tǒng)一全國。不料三江口一役就吃了敗仗,曹操令“諳習水戰(zhàn)

赤壁之戰(zhàn)前,曹操親自率領八十萬大軍順江而下,打算一舉消滅劉表、劉備、孫權,以便統(tǒng)一全國。不料三江口一役就吃了敗仗,曹操令“諳習水戰(zhàn)”的蔡瑁、張允操練水軍,周瑜暗察曹軍水寨之后,“大驚”說“此深得水軍之妙也!”于是決定設計除此二人。同窗蔣干意外來訪,周瑜機敏地抓住了機會,巧施反間計,使蔣干中計,曹操也跟著中計,從而借曹操之手除了蔡張二人,破解了對方的有利條件,取得了這場智斗的成功,為赤壁之戰(zhàn)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細作分析,可知群英會蔣干中計的原因有三:

說降無望,求功心切。周瑜偷察曹操水寨之后,曹操正不知以“何計破之”,蔣干毛遂自薦,“某自幼與周郎同窗交契,愿憑三寸不爛之舌,往江東說此人來降?!辈⒖湎潞?凇柏┫喾判?,干到江東,必要成功?!辈辉?,周瑜一見到蔣干,就點明他的來意,“子翼良苦,遠涉江湖,為曹氏作說客耶?”蔣干趕快否認。席間,周瑜對眾官介紹說:“此吾同窗契友也。雖從江北到此,卻不是曹家說客,公等勿疑。”并令太史慈佩劍作監(jiān)酒:“今日宴飲,但敘朋友交情;如有提起曹操與東吳軍旅之事者,即斬之!”周瑜先發(fā)制人,使蔣干開不了口,根本不敢提“降”字。

此后,周瑜帶領蔣干見全副武裝的軍士,堆積如山的糧草,以顯示兵精糧足,英雄樂業(yè)的軍事實力,其實是向蔣干暗示:我周瑜有如此之實力,足以與曹操抗衡,用得著投降他嗎?再者,我周瑜“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義,內結骨肉之恩”,“禍福共之,假使蘇秦、張儀、陸賈、酈生復出,口似懸河,舌如利刃,安能動我心哉?”此番言語,周瑜是從與孫權的深厚感情方面進一步說明自己不會降曹。既有雄厚的實力又有周孫二人禍福與共的深厚感情,至此蔣干終于明白了周瑜“非言詞所能動也”,從而徹底打消了勸降的念頭。說降無望,又不能無功而返,因為來時已向曹操夸下“必要成功”的???,軍中無戲言,開弓沒有回頭箭,搞不好小命難保,所以蔣干這次無論如何也得搜點有價值的信息帶回去交差。時間緊迫,蔣干一看到仿造的蔡張二人的密信,就象是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求功心切的他來不及多想,立即將信藏起來。

對蔡張二人心懷疑忌。《赤壁之戰(zhàn)》一文中,諸葛亮訪吳曾如此分析曹操的不利因素:“北方之人,不習水戰(zhàn);又,荊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勢耳,非心服也?!辈惕!堅适乔G州降將,周瑜對二人的情況了如指掌,在偽造的書信的開頭就點出“某等降曹,非圖仕祿,迫于勢耳?!币苍诠室庾C明蔡、張二人降曹“非心服也”。蔣干、曹操自然也會想到這一點,三江口一役,曹軍敗回,曹操就斥責蔡、張二人:“東吳兵少,反為所敗,是汝等不用心耳!”從這句話可看出曹操對二人心懷疑忌,不太信任。再者,當初提出要立水寨、練水軍的也是二人中的蔡瑁。后文書信中說:“今已賺北軍困于寨中”,“賺”者,就是哄騙也,前后聯(lián)系起來一想,必會得出這樣的結論:原來他們二人早想與周瑜里應外合。此二人是曹操的水軍都督,代表了荊州水軍的優(yōu)勢,他們與周瑜聯(lián)合起來共同對付曹操,曹操必敗無疑。所以蔣干看到偽造的蔡、張二人暗通周瑜的書信后,大驚,但卻深信不疑。周瑜設計成功,在于他把握了蔣干、曹操的心理:對荊州降將心存戒備,心有疑忌。一個“ 疑”字就要了蔡、張二人的命,二人死得太冤!

對周瑜假醉信以為真。群英會上,周瑜在飲酒之前就有言在先“吾自領軍以來,滴酒不飲;今日見了故人,又無疑忌,當飲一醉。”言下之意,今天老同學來訪,要一醉方休。下文周瑜佯作大醉之狀,嘔吐狼籍,鼻息如雷,表演得非常逼真。前后言行一聯(lián)系,蔣干自然相信周瑜醉了。此時昔日同窗,抵足而眠,卻是同床異夢。一個假醉,意在誘對方中計;一個假睡,意在尋機偷點軍事情報。周瑜大醉,并已睡熟,給蔣干提供了機會。

說降無望,蔣干心急如焚。鼓打二更,他還一無所獲。借著殘燈,他忽見桌上堆著一卷文書,此時周瑜大醉,并已睡熟,蔣干終于有機會了,他偷看到了蔡張結連東吳的書信,內有一句“但得其便,即將操賊之首,獻于麾下?!贝藭r“熟睡”的周瑜口中又含糊地說著夢話:“子翼,我數(shù)日之內,教你看操賊之首!”“子翼,且?。 ?教你看操賊之首……”信中的言語與周瑜的“夢話”是如此的一致,并且周瑜的夢話、醉話在蔣干看來是酒后吐真言,于是蔣干更加相信了書信里的內容。表演到此,還沒有完,周瑜被人“喚醒”之時,還故意問床上睡的是何人,懊悔自己“醉后失事”,喝“低聲”,喚“子翼”,潛出賬,神秘兮兮卻又故意讓蔣干聽到“急切不得下手”的假密報,這一系列的行動,滴水不漏,人證物證俱全,此時蔣干已完全相信周瑜喝醉了酒,完全相信書信、夢話、密報都是真的,蔡張二人結連東吳一事是真的。

而蔣干還自以為高明呢,以為自己的行動沒有被周瑜發(fā)現(xiàn)。周瑜不愧是“運籌于帷幄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的謀臣,他知己知彼,假裝醉酒,制造機會,布置縝密周到,讓蔣干不知不覺中進入圈套。其實周瑜的假醉酒、假書信、假夢話、假密報,表面上是讓蔣干看的、聽的,實際上是讓曹操看的、聽的。曹操一聽蔣干報告,又有蔡張二人暗通周瑜的書信,人證物證俱全,大怒:“二賊如此無禮耶!”即喚蔡瑁、張允到帳下。二人不知其意,驚慌不能回答,曹操更加相信他們暗通周瑜,“軍若練熟,吾首級獻于周郎矣!”即喝武士推出,頃刻之間,二人就成了刀下鬼。

綜上所述,群英會蔣干中計,原因在于他盲目自信,說降無望之時,求功心切,對蔡張二人心懷疑忌,對周瑜假醉信以為真,沒有識破周瑜的醉翁之計,拿著假密信,如獲至寶,可謂聰明反被聰明誤。他一中計,使得生性多疑的曹操也跟著中計。讓曹操中計,才是周瑜真正的目的所在!周瑜借曹操之手輕松地除了心患,實在是高明!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