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荀彧 曹操的人生導(dǎo)師終身受益
荀彧是曹操最重要的謀士,究竟重要到什么程度?放眼三國,也就諸葛亮至于劉備可比,劉備如果沒有諸葛亮,白手起家,三國鼎立,那都是一個夢,而曹操如果沒有荀彧,稱霸北方,也無從談起。荀彧的老家在潁川,也就是河南許昌,姓荀的,在春秋戰(zhàn)國時代,就有一位名人,叫荀況,也就是傳說中的荀子,課本上,總是把荀子當做儒家的繼承人,類似孟子的地位,其實,荀子的思想要豐富的多,看他最出色的倆弟子,一個叫李斯,另一個叫韓非子,都不是儒家門生。荀彧出生在潁川的豪門大族里,他的爺爺叫荀淑,搞學(xué)術(shù)研究的,當過中央干部,見過太后,諷刺過權(quán)臣,最有名的倆門生,叫李固和李膺,都是東漢名臣,當然荀淑最自豪的,還是他的八個兒子,號稱八龍,有點類似司馬家族的八達。
荀彧的老爸,叫荀緄,官拜濟南相,叔父荀爽做過司空,地位僅次于三公,總之,荀彧家祖輩都是做官的,家族勢力龐大。這么大一家子人,到了東漢末年,時局動蕩,為了保全整個家族,唯一的辦法,就是輔助有潛力的軍閥。
荀彧的第一任老板,是袁紹,當時荀彧應(yīng)聘成功后,把整個家族都搬遷到了冀州,也就是袁紹的勢力范圍,老袁也足夠給面子,不僅親自接見,還封為上賓,一切似乎都很美好,但就在袁紹聲望如日中天的時候,荀彧卻跳槽,接受了曹操的offer。
袁紹、曹操,還有張邈,曾經(jīng)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張邈成名更早,在黨錮之亂的時候,張邈就是八廚之一,意思是有錢、好施舍,早期的慈善家,另一個在黨錮時,冒出來的新人,就是荊州刺史劉表。
劉表是八及之一,有點類似傳道者,引導(dǎo)大家學(xué)習(xí)當時的三位領(lǐng)袖:竇武、劉淑和陳蕃,劉表。
曹操當初跑到陳留,全部家產(chǎn)都拿出來,組建軍隊,后來出現(xiàn)在反董卓聯(lián)盟中,其實從陳留出來的軍隊,曹操只能算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官家親封的陳留太守張邈,才是老大,也正是因為張邈的支持,曹操在聯(lián)盟中,才有話語權(quán)。
后來,董卓火燒洛陽,曹操和張邈聯(lián)合出兵,卻在汴水遭遇徐榮,導(dǎo)致慘敗,曹操賠掉了所有家當,只能再次回家募兵,也就是這個時候,曹操從張邈的利益集團脫離,轉(zhuǎn)向袁紹集團。
公元191年,曹操打敗于毒、白繞、眭固、於扶羅等,袁紹表其為東郡太守,曹操成為袁紹在兗州的代言人,也就在這個時候,荀彧進入曹操的幕府,所以與其說,荀彧跳槽,不如認為是,下放到子公司的掛職鍛煉,只是后來的走向偏離了預(yù)期。
公元192年,青州黃巾軍侵入兗州,殺死刺史劉岱,曹操被推舉為兗州牧,此后打敗不可一世的黃巾軍,得到三十萬降卒,實力進一步加強,曾經(jīng)的朋友兼上司張邈,也因為得罪袁紹,而需要曹操的庇護。
當時軍閥混戰(zhàn),爭斗的核心還是袁術(shù)和袁紹兩兄弟,四世三公的底蘊可不是蓋的,而曹操PK陶謙,可以認為是這種斗爭的延續(xù),公元194年,這一年對于曹操來說,過的格外漫長。他老爹曹嵩以及闔家老小,從華縣跑到兗州避難,半路被陶謙大將張闿(讀kai)劫殺,此后曹操集合所有部隊,南征徐州,戰(zhàn)役正膠著的時候,張邈卻聯(lián)合陳宮,把呂布給放了進來,承認呂布對兗州的控制。關(guān)于張邈的背叛,什么說法都有,最靠譜的一條,應(yīng)該還是擔心袁紹對曹操的壓力,雖然曹操現(xiàn)在還能保護張邈,但袁、曹畢竟是一條線上的螞蚱,與其整日提心吊膽,不如找個兩邊都沒有瓜葛的靠山,于是呂布出現(xiàn)了。呂布占領(lǐng)兗州的時候,曹操只剩下了三塊地盤:鄄(讀juan)城、東郡的范縣、東阿,鄄城是兗州的治所,東郡是曹操第二次起家的地方,但就仨地方,呂布還拉來了盟友,豫州刺史郭貢。
曹操留在兗州的將領(lǐng),除了荀彧外,只有鄄城的守將程昱、東郡夏侯惇,這一次荀彧展示了,讀書人的節(jié)操和大無畏,郭貢是呂布煽動來的,對情況也摸不準,怕被坑,于是就點名荀彧,到城外單獨聊聊,探探口風(fēng)。
來看看荀彧的分析:
“貢與邈等,分非素結(jié)也,今來速,計必未定;及其未定說之,縱不為用,可使中立,若先疑之,彼將怒而成計?!?-引自《三國志。魏書》
后來,董卓火燒洛陽,曹操和張邈聯(lián)合出兵,卻在汴水遭遇徐榮,導(dǎo)致慘敗,曹操賠掉了所有家當,只能再次回家募兵,也就是這個時候,曹操從張邈的利益集團脫離,轉(zhuǎn)向袁紹集團。
公元191年,曹操打敗于毒、白繞、眭固、於扶羅等,袁紹表其為東郡太守,曹操成為袁紹在兗州的代言人,也就在這個時候,荀彧進入曹操的幕府,所以與其說,荀彧跳槽,不如認為是,下放到子公司的掛職鍛煉,只是后來的走向偏離了預(yù)期。
公元192年,青州黃巾軍侵入兗州,殺死刺史劉岱,曹操被推舉為兗州牧,此后打敗不可一世的黃巾軍,得到三十萬降卒,實力進一步加強,曾經(jīng)的朋友兼上司張邈,也因為得罪袁紹,而需要曹操的庇護。
當時軍閥混戰(zhàn),爭斗的核心還是袁術(shù)和袁紹兩兄弟,四世三公的底蘊可不是蓋的,而曹操PK陶謙,可以認為是這種斗爭的延續(xù),公元194年,這一年對于曹操來說,過的格外漫長。他老爹曹嵩以及闔家老小,從華縣跑到兗州避難,半路被陶謙大將張闿(讀kai)劫殺,此后曹操集合所有部隊,南征徐州,戰(zhàn)役正膠著的時候,張邈卻聯(lián)合陳宮,把呂布給放了進來,承認呂布對兗州的控制。關(guān)于張邈的背叛,什么說法都有,最靠譜的一條,應(yīng)該還是擔心袁紹對曹操的壓力,雖然曹操現(xiàn)在還能保護張邈,但袁、曹畢竟是一條線上的螞蚱,與其整日提心吊膽,不如找個兩邊都沒有瓜葛的靠山,于是呂布出現(xiàn)了。
呂布占領(lǐng)兗州的時候,曹操只剩下了三塊地盤:鄄(讀juan)城、東郡的范縣、東阿,鄄城是兗州的治所,東郡是曹操第二次起家的地方,但就仨地方,呂布還拉來了盟友,豫州刺史郭貢。
曹操留在兗州的將領(lǐng),除了荀彧外,只有鄄城的守將程昱、東郡夏侯惇,這一次荀彧展示了,讀書人的節(jié)操和大無畏,郭貢是呂布煽動來的,對情況也摸不準,怕被坑,于是就點名荀彧,到城外單獨聊聊,探探口風(fēng)。
來看看荀彧的分析:
“貢與邈等,分非素結(jié)也,今來速,計必未定;及其未定說之,縱不為用,可使中立,若先疑之,彼將怒而成計。”--引自《三國志。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