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慈禧太后 出身貧困 臨終卻后悔干政
說到慈禧太后,大家熟知的就是她是晚清時期的重要政治人物,也是晚清時期實際的統(tǒng)治者,她的控制欲非常強,在宮中培養(yǎng)自己的黨羽,自立皇帝,還要垂簾聽政,對于不喜歡的人,一律是趕盡殺絕。
慈禧太后心狠手辣,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出賣整個國家,她在中國的近代史上叱咤風(fēng)云了48年。但其實,作為葉赫那拉氏的女人,在先皇的遺詔中是不允許被召進皇宮的,但是,她又是如何改變自己的命運,進入了皇宮還能在歷史上留有那么大的名氣的呢?
真正意義上來說,慈禧太后的家庭條件并不好,但是她的命卻非常好,當年,她在為父親的送行的喪船上,恰巧趕上縣令吳棠的部下去世,她陰差陽錯地收到了來自差官給縣令部下的禮金三百兩。
差官回來復(fù)命時,才知道自己將禮金送錯人了,縣令吳棠命令他將禮金索要回來,但是他身邊的一個幕僚對縣令說:“聽說船上的女子非常漂亮,或許將來秀女得中,以后發(fā)跡了,對大人來說,豈不是好事一樁”。吳棠想了想,覺得屬下說得非常在理,于是便沒有將禮金要回來。
果不其然,后來葉赫那拉氏之女真的發(fā)跡了,進入了皇宮,一步一步從妃子走上了皇太后的位置,當然,這也是后話。
當時,收到禮金的慈禧非常感激縣令吳棠的賞賜,但是她并不知道這其中的差錯。不僅如此,縣令吳棠還親自跑到慈禧的船上去吊唁慈禧的父親,慈禧感動得不知道怎么辦才好,這也是日后慈禧得志了,而吳棠也一路升官的緣由。
慈禧處理完父親的后事之后,身上一窮二白,生活沒了著落,無奈之下,她將自己賣給了潞安府知府惠徵家做丫鬟,而這一行為,也成了她人生中巨大的轉(zhuǎn)折點。
在惠徵家做丫頭期間,惠徵夫人在無意之中發(fā)現(xiàn)了慈禧的兩只腳的腳心都有一個瘊子,惠徵夫人是個相當迷信的一個人,她相信慈禧日后必定是個大富大貴之人,于是將慈禧收為養(yǎng)女,改名為玉蘭,還教她學(xué)習(xí)。
因為慈禧長相本就出眾,而且勤奮好學(xué),也聰敏機靈,于是,在一次選秀中,她成功被選為了妃子,進了深墻大院的皇宮,從此開始,她的人生軌跡再也不是從前那般貧苦,由此也踏入了另一種生活中去。在后宮里,她步步為營,小心謹慎,終于靠著自己的努力,升上了皇太后的位置,成了統(tǒng)治中國晚清政府的風(fēng)云人物,在近代史上叱咤了4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