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風(fēng)云人物 > 正文

隋唐傳奇人物徐茂公 被武則天掘墓砍棺

2017-03-23 09:37:28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隋末唐初,涌現(xiàn)了很多名將,比如秦叔寶,程咬金等,還有一個人也很厲害,那就是《隋唐演義》里的徐茂公,今天咱們就來聊聊徐茂公這位傳奇人

隋末唐初,涌現(xiàn)了很多名將,比如秦叔寶,程咬金等,還有一個人也很厲害,那就是《隋唐演義》里的徐茂公,今天咱們就來聊聊徐茂公這位傳奇人物。

李績原名徐世勣,字懋功,演義小說中一般稱之為徐茂公,是一位諸葛亮一類的半仙級人物。唐高祖李淵賜其姓李,后避唐太宗李世民諱改名為李勣,曹州離狐(今山東菏澤東明縣東南)人。

李績并沒有做過道士,相反他們家還是一戶富戶,有“家多僮仆,積栗數(shù)千鐘”。

隋末天下大亂,李績就近依附了豪杰翟讓,起兵反隋,很快他就助翟讓打下了莫大的地盤,據(jù)點就位于瓦崗寨,李績當(dāng)時就很牛掰了,竟率起義部隊打敗了隋末第一名將張須陀。后來李密隨楊玄感造反失敗后,李績和王伯當(dāng)勸翟讓迎世家子弟李密為主,以增強瓦崗的影響力,從此李密成為了瓦崗之主,李績則為瓦崗南征北戰(zhàn),先后打敗了王世充,攻占了黎陽倉,隋煬帝被宇文化及殺死后,李績又率部隊守住了黎陽倉,并擊敗了宇文化及。

后來李密被王世充所敗,李密投降了李唐,而李密留下的地盤實際上歸了李績所有,當(dāng)時李密留下的地盤非常大,東到大海,南到長江,西到汝州,北到魏郡,如果李績想的話,他可以占地為王,但是他卻說地盤是李密的,現(xiàn)在李密降唐,那么地盤也應(yīng)該讓李密獻給李淵。

李淵對李績此舉感到非常高興,封他為黎陽總管、上柱國、萊國公。不久加授右武侯大將軍,改封曹國公,賜姓李氏。后來李績被竇建德所敗,不得不暫時降了竇建德,不過很快就歸唐了。

歸了李唐后,李績繼續(xù)南征北戰(zhàn),先后參與了李唐平劉黑闥、徐圓朗、輔公祏的平叛戰(zhàn)爭,但真正讓李績名垂青史的還是他為大唐打的對外戰(zhàn)爭。

李績一生平三國,是為大唐開疆拓土功勞最大的將領(lǐng)之一,李績剿滅的第一個外族勢力,就是隨李靖一同出兵剿滅的東突厥,公元629年(貞觀三年),李績?nèi)瓮h道行軍總管,到云中,與突厥頡利可汗的軍隊相遇,在白道大戰(zhàn)。李績大敗頡利可汗,后又隨李靖對東突厥勢力展開了追殺,迫使頡利可汗率部來降。

李績剿滅的第二個外族勢力是薛延陀,公元641年(貞觀十五年),李勣被征調(diào)入朝任兵部尚書,還沒有啟程赴京,正遇上薛延陀派他的兒子大度設(shè)率騎兵八萬南侵李思摩部落。朝廷命李勣為朔州行軍總管,率輕騎三千在青山追上薛延陀的騎兵,進擊并大破其軍,殺死名王一人,俘獲其首領(lǐng)和士兵五萬多,此戰(zhàn)基本上殲滅了薛延陀的主力,公元646年(貞觀二十年),薛延陀的部落發(fā)生內(nèi)亂,李績再度出征薛延陀,兩年后薛延陀被徹底平定。

李績剿滅的第三個外族勢力便是高句麗,高句麗和隋唐打了數(shù)十年戰(zhàn)爭,公元644年(貞觀十八年),李世民宗準(zhǔn)備親自征伐高麗,任命李勣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攻破蓋牟、遼東、白崖等數(shù)城,又跟從太宗摧毀了駐蹕山下的敵陣。此戰(zhàn)嚴(yán)重削弱了高句麗的實力,但是未能滅掉高句麗。

公元668年(總章元年),李治任命李勣為遼東道行軍總管,率兵二萬攻城略地打到鴨綠江,最終滅掉了高句麗,剿滅了這個為患中原東北部數(shù)百年的少數(shù)民族政權(quán)。

憑借內(nèi)平叛亂外滅帝國的赫赫戰(zhàn)功,李績的畫像被請上了凌煙閣,不過因未參與玄武門事變所以排名不高,不過李績被李淵、李世民、李治三代李唐皇帝所器重,備受恩寵,死后也是倍享尊榮,669年12月31日(總章二年十二月戊申(初三)日),李勣去世,享年七十六歲。李治為他舉辦喪事,停止上朝七天,贈太尉、揚州大都督,賜謚號叫貞武,賜給棺木,讓他陪葬在昭陵,命司平太常伯楊日方攝同文正卿監(jiān)護喪事。

李績的墳都依衛(wèi)青、霍去病的先例為準(zhǔn),仿照陰山、鐵山及烏德革建山,用來表彰他擊敗突厥、薛延陀的功勞。

公元684年(光宅元年),李勣得以配享高宗廟受祭。

李績同時還是武則天得以上位的最大助力,公元655(永徽六年),李治欲廢王皇后,立昭儀武氏為皇后。但朝中大臣反對,因此李治問李勣說:“‘朕打算立武昭儀為皇后,褚遂良固執(zhí)己見,以為不可。褚遂良是顧命大臣,這件事應(yīng)該怎么辦呢?”李勣回答說:“這是陛下的家事,何必更問外人!”于是李治堅定了廢王立武的決心,而李勣也因此得到了李治和武皇后的信任。

其實說白了,李績的表態(tài)對武則天的上位是至關(guān)重要的,作為李唐開國碩果僅存的一位元帥級的人物,他的表態(tài)就代表著大唐軍方是支持武則天的,這對武則天能否上位是至關(guān)重要的。因為沒有武力的支持,李治在和王皇后背后的太原王氏等千年世家做斗爭時,底牌就不足了。

不過后來李績的棺材卻被武則天命人挖了出來,原因是武則天篡位后,李績的孫子李敬業(yè)舉兵反武,氣憤的武則天下令追削李敬業(yè)祖父和父親的官職封爵,掘墓砍棺,恢復(fù)其本姓徐氏。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