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風(fēng)云人物 > 正文

成吉思汗統(tǒng)一蒙古 卻為何不侵占印度?

2017-03-29 15:20:02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蒙古帝國,是歷史上橫跨歐亞大陸的偉大帝國,最大疆域的面積高達3,300萬平方公里(1,270萬平方英里),東到太平洋,北抵貝加爾湖(一說達北

蒙古帝國,是歷史上橫跨歐亞大陸的偉大帝國,最大疆域的面積高達3,300萬平方公里(1,270萬平方英里),東到太平洋,北抵貝加爾湖(一說達北冰洋,初中歷史書有圖為證),西達多瑙河沿岸,南至南海。占了世界土地面積的22%,超越了五分之一,為20世紀時蘇聯(lián)的1.5倍,現(xiàn)今俄羅斯的1.9倍,含蓋了當時疆域內(nèi)1億的人口。在戰(zhàn)爭方面,成吉思汗無疑是一個巨人,他的偉大自不必說。盡管這個帝國十分龐大,但有一點是令人疑惑的,蒙古的鐵騎征戰(zhàn)到了歐洲,唯獨沒有侵占離自己較近的印度國。這不得不引起他人的注意。胸懷大志的成吉思汗怎么可能放棄征伐一個離自己近而又富有的帝國呢?

據(jù)《元史·耶律楚材》記載,成吉思汗為了追擊扎蘭丁一直攻到印度河北岸,但是成吉思汗的大軍并沒有攻進印度境內(nèi),而是很快撤回到了阿富汗。

八剌率領(lǐng)的兩萬蒙古軍進入了印度境內(nèi),并沿途攻下了一些城市,但經(jīng)過幾個月的盤查,始終未找到扎蘭丁的蹤跡。當時耶律楚材便婉言勸說成吉思汗放棄追擊,從印度撤出。但是成吉思汗不但要繼續(xù)追擊扎蘭丁,還想乘機攻下印度這塊陸地。這時傳來哲別部隊進軍高加索山,戰(zhàn)勝欽察援軍,進兵阿羅思(俄羅斯)的好消息。于是成吉思汗更加堅決地下令渡河南行,接應(yīng)八剌,平定印度,盡快完成他的帝國大業(yè)。但為什么強大的蒙古騎兵未能踏入印度境內(nèi),很快撤軍了呢?

據(jù)《元史·耶律楚材》記載,當年決意要攻取印度的成吉思汗的部隊在攻到印度河時,遙見河中水汽磅礴,日光迷蒙。將士們口干舌燥,紛紛下騎飲水,可是河水熱度似沸,根本不能入口。這使得將士上下怨聲不斷,恨不得立刻馳歸。耶律楚材正想再次進諫,忽見河濱出現(xiàn)一大怪獸。成吉思汗遂命令將士準備彎弓射殺,忽然聽到怪獸發(fā)出響聲,酷似人音,仿佛有“汝主早還”四字。耶律楚材立即阻止弓箭手,乘機對成吉思汗說這種怪獸名叫甪端,是上天派來警告成吉思汗為了保全民命盡早班師的。成吉思汗于是順應(yīng)天意,沒有行進。八剌亦即日北歸。會師后,成吉思汗立即率軍返回了蒙古國。

從這段史實的記載來看,頗似一個神話,但也有歷史學(xué)家認為,奇形怪獸是可能存在的,而且印度有些獸類蒙古人并未見過這也不足為奇。至于把怪獸的叫聲說成是“汝主早還”的話,估計應(yīng)該是耶律楚材的牽強附會之辭,耶律楚材本有勸主早歸的意思,在這種情況下,他很可能借題發(fā)揮,假借怪獸的叫聲來規(guī)勸成吉思汗班師。當時的實際情況多半是這樣的。耶律楚材很可能考慮到蒙古兵在印度不可能討到好處,所以借怪獸之名假傳天意。那么我們可以先了解一下蒙古兵的情況和當時印度的狀況。

蒙古國的確是個能征善戰(zhàn)的國家,它僅憑借著100多萬的人口和十多萬人的軍隊竟戰(zhàn)勝了擁有幾千萬人口及數(shù)百萬大軍的金國、南宋、花剌子模以及歐洲聯(lián)軍。蒙古騎兵戰(zhàn)無不勝、攻無不克,必然有它優(yōu)越的條件。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