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伯納和魯迅 蕭伯納是哪個國家的是劇作家
蕭伯納是英國的戲劇作家,魯迅是中國的文學(xué)家、思想家。1933年的時候,時年77歲的蕭伯納做了一次遠(yuǎn)東執(zhí)行,來到了中國,見到了魯迅。那么蕭伯納和魯迅之間有沒有發(fā)生什么事情呢?
魯迅、蕭伯納、蔡元培合照圖片
蕭伯納到達(dá)上海吳淞口是在1933年2月16日的下午。第二天下午,在中國民權(quán)保障同盟總會的邀請之下,蕭伯納來到了宋慶齡的寓所,見到了蔡元培、宋慶齡、魯迅、林語堂等人。
1933年2月23日,在日本《改造》雜志記者的邀請之下,魯迅寫了一篇《看蕭和“看蕭的人們”記》。在這篇文章之中,記錄了魯迅與蕭伯納會見的全過程:
在用餐過后,他們一起拍了照。在魯迅的日記中是這樣寫的:“午餐一完,照了張照。并排一站,我就覺得自己的矮小了?!痹谏厦娴倪@張合照中就能清楚地看到蕭伯納的高大和魯迅的“嬌小”。下午兩點的時候,他們一起去了筆會。在筆會上,蕭伯納做了簡短的演說。一批有名的人物都在那里圍著蕭伯納喋喋不休地說著什么,但是魯迅并不喜那樣的裝腔作勢,便走到了屋外。三點左右的時候,一行人回到了宋慶齡的寓所,在后園的草地上,蕭伯納接見了記者。四點半結(jié)束,魯迅同木村毅回到了內(nèi)山書店。
文章的最后一句寫道:“我對于蕭,什么都沒有問;蕭對于我,也什么都沒有問。”可見蕭伯納和魯迅并沒有深交。
1933年3月1日,魯迅給臺靜農(nóng)寫了一封信,信上說:“蕭在上海時,我同他吃了半餐飯,彼此講了一句話,并照了一張相……”并且在3月1日的在滬出版的第十二期《論語》雜志上,刊登了蕭伯納與孫夫人等人的談話,其中蕭伯納和魯迅的對話便是“蕭:他們稱你為中國的高爾基,但是你比高爾基更漂亮!魯:我更老時,將來還會更漂亮的。”
在之后的反動文人侮辱蕭伯納的時候,魯迅寫了許多有關(guān)蕭伯納的戰(zhàn)斗雜文來支持蕭伯納,而且還編譯了《蕭伯納在上?!芬粫?。而該書也成為了兩人友誼的見證。
蕭伯納是哪個國家的是劇作家
蕭伯納是現(xiàn)代杰出的現(xiàn)實主義戲劇作家,在這個稱謂的前面,是英國兩個字,似乎是給蕭伯納打上“他是英國的”標(biāo)簽。而在看到這個標(biāo)簽之后,人們也必然會想當(dāng)然的認(rèn)為蕭伯納就是英國的。但是,事實上,蕭伯納并不是英國人。那么,蕭伯納是哪個國家的呢?
蕭伯納圖片
蕭伯納是愛爾蘭人。愛爾蘭是一個西臨大西洋,東靠愛爾蘭海,與英國隔海相望的西歐議會共和制國家。它向來有著“翡翠島國”的稱號,在愛爾蘭境內(nèi)綠樹成蔭,草地遍布,河流縱橫,自然環(huán)境保持的非常好,因此有著“綠島”和“綠寶石”的稱號。同時,愛爾蘭也是一個高度發(fā)達(dá)的資本主義國家,有著“歐洲小虎”的稱號。
蕭伯納便出生在愛爾蘭的首都都柏林。1856年,蕭伯納誕生了。他的父親是一個落魄的貴族,他的母親出身鄉(xiāng)紳世家,因此蕭伯納從小便接受嚴(yán)格的上等教育。1876年的時候,蕭伯納的父母離婚了。他離開了父親,離開了從小生活的都柏林,跟著母親來到了一海之隔的英國倫敦。
在英國,為了生存,蕭伯納開始創(chuàng)作,但是卻屢屢碰壁。之后,蕭伯納聽到了評劇家朗誦的易卜生的劇本《培爾·金特》,認(rèn)識到了戲劇所蘊含的強大的力量,他立志要革新英國的戲劇。就這樣,蕭伯納走上了戲劇創(chuàng)作之路,最終成為了英國現(xiàn)代杰出的現(xiàn)實主義劇作家。
蕭伯納和小女孩之間有什么故事
蕭伯納在現(xiàn)實生活當(dāng)中是一個非常有趣的人,在他的生活中也會經(jīng)常發(fā)生一些有趣的事情。蕭伯納和小女孩之間便發(fā)生了一個有趣的事情。
蕭伯納圖片
有一天,蕭伯納正漫步在莫斯科的街頭的時候,他遇到了一個小女孩。這個小女孩非常地聰明伶俐,他和她玩了很長的時間。在玩過之后,因為時間的問題,蕭伯納不得不與這個小女孩告別。
而在告別的時候,蕭伯納對著小女孩說:“回去告訴你媽媽,今天同你玩的是世界著名的蕭伯納。”原以為會看到小女孩的小女該的笑容,那種激動的笑容,但是他失望了。
聽到這句話之后的小女孩只是在看了蕭伯納之后,便學(xué)著大人的口氣對他說:“回去告訴你媽媽,今天同你玩的是莫斯科小女孩安妮娜?!?/p>
聽到小女孩回答的蕭伯納被說的一時語塞。
這便是蕭伯納和小女孩的故事。剛開始看這個故事的時候,也許會覺得只是這個要強的小女孩不肯吃癟,用原話反駁了蕭伯納的話而已。也許并不認(rèn)為這個故事有什么亮點,但是,這個故事并不是這么的簡單,對于蕭伯納來說,和這個莫斯科小女孩之間的對話讓他受益匪淺。
蕭伯納常?;貞浧鸷托∨⒅g的對話,這件事情給了他很大的感慨:“一個人不論有多大成就,對任何人都應(yīng)該平等對待,要永遠(yuǎn)謙虛……這就是莫斯科小女孩給我上的課,我一輩子也忘不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