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如何登上皇位又為何剛上位就要殺和珅
嘉慶皇帝,是清朝第七個皇上,也是清朝入關(guān)以來的第五位皇上。嘉慶皇帝,在位時間一七九六年到一八貳零年,在位二十五年。嘉慶二十五年去世,終年六十一歲。廟號仁宗,謚號:受天興運敷化綏猷崇文經(jīng)武光裕孝恭勤儉端敏英哲?;实邸?/p>
嘉慶帝名字是愛新覺羅·颙琰,原名為永琰。是乾隆皇帝的第十五皇子,母后是孝儀純皇后魏佳氏。永琰其實不是十七位皇子中最出色的,并且嘉慶的母后也并不是得寵的,但是嘉慶從小便謙虛謹(jǐn)慎,為人和善,看起來像是比較容易控制的。所以,嘉慶被皇上選中,與乾隆三十八年的時候被秘密的封為儲君,隨后,在乾隆六十年的時候,嘉慶被正式的立為太子。并且,在第二年的時候,乾隆便把皇位傳給嘉慶。這是歷史上第一次“生前傳位”,并且也是最順利的一次傳位,但僅僅是“傳位”。并沒有真正的把皇權(quán)傳給嘉慶,嘉慶繼位后,皇權(quán)還是被太上皇乾隆所控制。
但是嘉慶是比較沉穩(wěn)好控制的,所以,也一直沒什么怨言。在嘉慶四年的時候,乾隆皇帝死后,嘉慶便開始親政。剛開始的時候,便誅殺了大貪官和珅,并且大幅度的整理朝中的不良風(fēng)氣。但是,嘉慶做事情太過沉穩(wěn),并沒有真正的從根本上改變當(dāng)時朝中的頹局,所以,嘉慶在位便是碌碌無為,沒什么大的過失,同時也沒有什么大的作為。
嘉慶怎么當(dāng)上皇帝的
嘉慶皇帝颙琰是乾隆皇帝的第十五子,乾隆皇帝雖然有非常多的兒子,但是能立為皇太子的并不多,立為皇子之后能長大的就更少了,颙琰就是生的早不如生的巧的那個人。
颙琰并不是乾隆皇帝最聰明的兒子,也是不是最有才能的兒子,因此在颙琰的之前,乾隆皇帝還立過好幾位皇太子。第一位被立為皇太子的是孝賢純皇后的所生的嫡子,永璉。乾隆皇帝立下密旨,放在了乾清宮“正大光明”的牌匾后面,但是不幸的是,永璉九歲的時候就早夭了。之后乾隆又立了第七子永琮為皇太子,但是更可惜的是,永琮兩歲的時候,就因為當(dāng)時幾乎是絕癥的痘癥早早的夭折了。所以到了乾隆三十八年的時候,颙琰才被秘密立為皇儲。
后來根據(jù)歷史記載,颙琰非常的聰明,學(xué)習(xí)成績非常好,長大之后通讀了許多史書、通鑒等。雖然史書這樣記載,但是我們不能全信,因為颙琰他自己都不覺自己是個聰明的人,說自己是“悟性遲鈍”。公元1789年的時候,颙琰被封為了和碩嘉親王,說明颙琰已經(jīng)開始享受親王尊位了。而到了1795年的時候,乾隆皇帝正式下旨,宣布颙琰被冊立為皇太子了。
公元1976年的時候,乾隆舉行了禪讓大典,皇太子颙琰順利登上了皇位。但是在這一期間颙琰并沒有實權(quán),皇權(quán)還是掌握在乾隆帝手中,直到四年之后,乾隆皇帝去世,嘉慶皇帝才開始親自攝政,成為了真正的皇帝。
嘉慶為什么要殺和珅
很多人對于嘉慶為什么要殺和珅可能無法理解,在民間嘉慶皇帝要殺和珅的理由也是多的數(shù)不勝數(shù),什么版本的都有。其中像是嘉慶擔(dān)心和珅造反這才殺死他也被很多人所接受,還有就是他通過誅殺和珅,緩解民怨,他將責(zé)任都推給了和珅,這種說法也有很多人信服。
嘉慶皇帝在登基后并沒有馬上就獲得實權(quán),當(dāng)時的權(quán)利仍是掌握在已經(jīng)成為太上皇的乾隆手里。后來乾隆終于在嘉慶四年駕崩,和珅便失去了靠山,就在正月初四,嘉慶皇帝便解除了和珅的好友福長安軍機(jī)大臣的職位,還命令和珅同福長安一起為乾隆皇帝守靈,不讓他們離開,借此切斷和珅和福長安兩人同外界的聯(lián)系。隨即便剝奪了和珅大學(xué)士、步軍統(tǒng)領(lǐng)和九門提督的軍政大權(quán)。在嘉慶四年的正月初九,嘉慶皇帝便革除了和珅和福長安的職務(wù),之后便將他們押入了刑部的監(jiān)獄,隨后便是查抄了和珅的家產(chǎn),在嚴(yán)加審訊之后、十一號那天,便宣布了和珅的二十大罪狀。最后因為考慮他曾是軍機(jī)大臣,為了朝廷的體面,便讓和珅自裁了。
就這樣和珅便被嘉慶處死了,那么嘉慶為什么要殺和珅,而且乾隆帝剛死就迫不及待殺死和珅?據(jù)說他殺死和珅之后還曾后悔過,不過事實是否如此就不為人知了。因為起初他是擔(dān)心乾隆死后,和珅會篡位,所以殺了和珅,不過事后他知道自己被騙了,所以很是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