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真實的程咬金原來是那么的邪惡?
使一柄八卦宣花斧,夢遇神人授藝,臨陣對敵只曉三招絕技;出身草莽,販私鹽、劫皇綱,荒唐事無所不為,人送諢名“混世魔王”。演義小說勾勒的隋唐世界,壯懷激烈,群英中的程咬金,卻以一副粗豪而詼諧的形象出現(xiàn),為這段恢宏的歷史增添一絲活潑歡喜的氣氛。他行事乖張莽撞,偏能遇難呈祥,多福多壽,是凌煙功臣中最幸運的福將。而“半路殺出程咬金”“程咬金三板斧”等傳統(tǒng)故事,更是作為經(jīng)典俗諺深入人心。
然而生活并非藝術,歷史上程咬金的真實經(jīng)歷,卻非如此傳奇,相反的,他出身武將世家。
《舊唐書》載,程咬金少年時便驍勇善戰(zhàn),馬上舞槊的本領亦是爐火純青。大業(yè)末年,程咬金觀天下大勢,預感到亂世將出。時群盜蜂起,他便在家鄉(xiāng)濟州聚壯丁數(shù)百人,日夜執(zhí)戈操練,與當?shù)毓俦餐匦l(wèi)家園。
彼時,李密流亡至翟讓處,以智策奇兵助瓦崗寨聲威大振,樹立軍中威望。他于大業(yè)十三年代翟讓而統(tǒng)領瓦崗,在隋末起義英雄中脫穎而出。程咬金聞李密盛名,主動歸附,任內(nèi)軍驃騎,頗受敬重。李密曾于麾下親選勇者八千,分列左右驃騎四隊,號為“內(nèi)軍”。即使在炎炎盛夏,眾將神態(tài)亦若背負霜雪般峻冷整肅。李密曾說:“此八千人可當百萬?!逼鋺?zhàn)斗力幾可與“玄甲軍”相抗。程咬金能夠統(tǒng)領一支分隊,可知其武力、才干更在萬人之上。
武德元年時,當時,行儼先入敵陣,中流矢而墜馬,程咬金救人心切,跨馬抱起重傷的行儼并騎逃命。然而兵貴神速,一馬背負兩人,難以疾馳,程咬金顧及兄弟安危,一身本領更難以施展。隨即,世充的騎兵追殺而來,一將士趁虛而攻,手上馬槊洞穿程咬金之軀。他不及多想,轉(zhuǎn)身劈手捩斷槊桿,又憑余勁斬殺敵兵,攜行儼死里逃生。
遺憾的是,李密雖有精兵誓死效力,卻因倉促出戰(zhàn)而大敗,瓦崗寨不得以解散。王世充則因此戰(zhàn)俘獲秦瓊、程咬金等良將,志得意滿,拜以要職。
王世充為人多詐,自掌控隋朝大權(quán),于武德二年大行讖緯之說,為篡位自立散布謊言。同年四月,他矯詔天下,僭位稱鄭帝,對待隋朝舊臣更是假意安撫,收攏人心。他是隋唐名副其實的偽君子,程咬金等人雖受禮遇,卻沒有沉溺在所謂的恩澤中。程咬金冷眼觀察王世充,思忖去留之路。尋著機會,他向曾經(jīng)共同效力瓦崗寨的戰(zhàn)友秦瓊坦言:“王世充的才識、風度淺薄偏狹,喜歡賭咒妄言,不過是個老巫婆,怎么能成為撥亂反正的君主!”
待唐、鄭會戰(zhàn)于九曲,程咬金領兵在陣。他沒有奉王世充之命向唐軍進攻,而是和秦瓊等數(shù)十親信策馬西行百余步,遙拜王世充,高聲說道:“我等受您優(yōu)待,總想著報恩效力,可是您生性多疑,愛信讒言,(您那邊)不是我們久留之地,就此拜別?!庇谑?,這一小隊精銳兵馬絕塵而逝,杳無蹤影,空留王世充在原地不知所措。
歸李密、追大唐,人生中的轉(zhuǎn)折處,程咬金皆作出成熟理智的抉擇。程咬金心懷大志,他知道自己的武藝可助當世英豪成就霸業(yè),因而他尋找的是能救萬民于水火、解天下于倒懸的仁者。西漢的猛將樊噲曾言:“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碑斔辞逋跏莱鋫紊平苹谋举|(zhì)時,決不會拘泥于愚忠的觀念而助紂為虐,而是向好友開誠布公,商議脫身之策。他與秦瓊都是以一當十的將才,若是悄然潛逃,未必不能成功。但他們不吝個人安危,不屑做藏頭露尾的鼠輩,偏要選擇最危險也最坦誠的方式。自古邪不勝正,他們投奔的是慈悲智慧的秦王,是光明正大的選擇,也一定要用坦蕩率真的方式,才不枉做人世間頂天立地的大丈夫。
程咬金歸唐,入秦王李世民帳下,拜左三統(tǒng)軍。從此,他率正義之師,隨秦王四處征戰(zhàn)。黑云壓城,甲光向日,程咬金入陣,必搶為先鋒,其英勇無畏不遜于任何一位將軍。破宋金剛、擒竇建德、降王世充,李唐在開國初期的幾場重大戰(zhàn)爭,都有程氏后人的莫大功勞。他素有“平國難”之志,秦王給予他實現(xiàn)抱負的機遇,他也用一身武藝、膽識回報納賢美意,為山河穩(wěn)固、盛世太平發(fā)揮出最大的潛力。
國難雖平,內(nèi)亂迭起。秦王帶領麾下勇士立下蓋世功勛,卻也因此功高震主,受旁人側(cè)目,被迫面對兄弟反目的悲劇。太子建成深忌秦王之功,暗懷翦除之意,常在高祖面前構(gòu)陷秦王,令父子情分日益疏漠。同時,他還屢進讒言,污衊秦王府文官武將,欲削弱秦王羽翼。太子一黨賄賂尉遲恭、驅(qū)趕房玄齡、杜如晦,陰謀詭計無所不用。武德七年,李建成把矛頭指向程咬金,蒙騙高祖將其遷為康州刺史。此時程咬金憑軍功,已獲封宿國公,面對貶官之冤,他抵死不從。他并不是貪戀權(quán)位,而是擔憂離去后,無法在府中繼續(xù)保衛(wèi)秦王。
他把自己的想法誠懇地告于秦王:“大王手臂今并翦除,身必不久。知節(jié)以死不去,愿速自全?!彼推溆鄬⑹拷吡裰G,又在秦王受到危難時拚死保全,秦王終于痛下決心,為國除害。初生的大唐王朝因一場“玄武門之變”轉(zhuǎn)折,真正走向輝煌治世的伊始。而這場正邪之間的對戰(zhàn),程咬金亦參與其中,在史書中又留下一筆榮光。
程咬金是初唐英雄中少有的高壽福將,仕高祖、太宗、高宗三朝,位列公侯,年逾古稀而善終,見證了大唐最美好最清平的時代。他非是小說家筆下有勇無謀的匹夫,只靠天生的好運功成名遂,而是在歷史的關鍵時刻,做一個審時度勢的智者,每一步都走得堅定、端正。無論演藝小說將他改編成怎樣的面孔,他都是隋唐史上當之無愧的開國功臣,千古名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