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風云人物 > 正文

乾隆的成功基本是靠不斷踩低父皇雍正得到的

2017-04-27 16:04:05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乾隆、雍正兩位皇帝不僅審美差了十萬八千里,論起治國治民,思路和分歧也不是一般的大。而乾隆盛世的締造,就是從乾隆踩低老爹雍正開始的。

乾隆、雍正兩位皇帝不僅審美差了十萬八千里,論起治國治民,思路和分歧也不是一般的大。而乾隆盛世的締造,就是從乾隆踩低老爹雍正開始的。雍正死得很突然。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二日白天,雍正還在接見大臣、處理政務,當天半夜,他就去世了?;袒虩o措的大臣們找到了他藏于乾清宮“正大光明”匾之后的傳位密詔,確定了接班人是皇四子弘歷,即乾隆。乾隆聽到是自己而非弟弟繼承大位后,立刻伏地大哭,無論王公大臣怎么勸解,他都不起來。

大清開國以來,五位皇帝登位都經(jīng)過了激烈的斗爭,幾乎每一代都是劍拔弩張,甚至血雨腥風。只有他的即位過程光明正大,水到渠成,沒有一絲波瀾。乾隆不能不為自己的幸運慶幸。

不過,作為一個情商極高的人,乾隆絕不會泄露心中的任何一絲興奮。他迅速調(diào)動起全部精神,投入到“孝子”角色中去。

雍正的喪事進行得迅速而周到。

乾隆對于喪禮上孝子的所有規(guī)定動作都演出得十分盡力到位,令人感動:大殮之際,他無數(shù)次掙扎跳躍,攔著不讓人蓋上棺材。從第一天半夜到第二天傍晚,他一整天不吃不喝,哭個不停。

按禮制要求,黃輿(雍正的棺材)回紫禁城時,乾隆應該在乾清門(紫禁城內(nèi)廷的正宮門)內(nèi)迎接。然而乾隆不同意這樣做,他堅持要親自全程護送黃輿回宮。大臣們不同意,乾隆還特意下旨說:“若在乾清門內(nèi)迎接,我實在不忍心。你們不要再勸了,讓我稍盡孝心吧?!?/p>

在護送黃輿回宮的一路上,乾隆“哭不停聲”。進入乾清門前一刻,他又下旨,說他不以新皇帝的身份直接由乾清門入宮,而要由內(nèi)右門(位于乾清門之西,軍機大臣等官員自此出入)入,以示對剛剛死去的父皇的尊重。其他任何一個孝子也不可能把這些細節(jié)做得更到位了。盡管乾隆在喪禮上很孝順,他對雍正的真實感情卻十分可疑。從很小時候起,乾隆就對嚴厲苛刻的雍正沒什么親近感。在以后的一生中,他最尊敬、也最常提起的男性親人是祖父康熙;對雍正,乾隆很少提起,偶爾提到,也口氣平淡。

在中國歷代皇帝中,康熙以“人情味濃”聞名。他為人真誠坦率,待人和藹可親,處事寬厚大度。年幼的乾隆從見到他的第一面開始,就對他產(chǎn)生了莫大的親切感和信任感。而對父皇雍正,乾隆感受更多的是恐懼。

實際上,大臣們也都比較反感雍正:第一是他刻薄的個性讓人不敢親近;第二是他即位之后對手足兄弟和心腹大臣的薄情殘忍讓所有人觸目驚心;第三,也是最主要的原因,他為政過于嚴苛,其頒布的一系列酷烈的政治措施幾乎得罪了社會的所有階層。

乾隆相信,自己當皇帝,絕不會像父皇這樣偏執(zhí)愚蠢,以致承受從百姓到官員的惡評。

讀書時,他曾系統(tǒng)地研究過歷史上所有的著名帝王。心高氣盛的他睥睨千古,沒發(fā)現(xiàn)什么特別偉大的人物。在他眼中,合格的皇帝只有三個:漢文帝、唐太宗和宋仁宗。但是,漢文帝雖賢,卻不善于挑選人才來輔佐自己;宋仁宗雖仁,能力卻有不足。令他真正敬重佩服的,只有唐太宗一人而已。登上帝位的第一天,乾隆就把唐太宗樹為自己的楷模,對自己帝王生涯的未來充滿了絢麗的想象。

要做到這一點,他首先就要否定自己的父皇。

孔子說過,真正的孝道就是“三年無改于父之道”。但自負的乾隆絕不會讓任何一個空洞的道德字眼束縛住自己的手腳。他把雍正的喪禮辦得無比盛大,接下來就毫不猶豫地與父皇唱起了反調(diào)。

在雍正駕崩的第三天,乾隆就把父皇十分信任、供養(yǎng)于宮中的道士們趕出了皇宮,還發(fā)布圣旨說“先帝不過將這些道士當作取樂的優(yōu)伶小丑,沒有聽過他們的話,沒有吃過他們的丹藥,還多次當面向朕說這些人是市井無賴,最喜造謠生事”。

正所謂“此地無銀三百兩”,這道圣旨正向天下公布了雍正的真正死因:在道士的勸說下服用了含有劇毒的丹藥而死。雍正大肆崇佛尚道,曾經(jīng)親自在宮中舉行法會,還請一位禪師住在宮中,參與國家機密事務,“倚之如左右手”。乾隆如此迫不及待地否定先帝的宗教生活,可見他對雍正信用術(shù)士行為的鄙夷與反感。雍正一生酷好祥瑞。在他統(tǒng)治期間內(nèi),中國歷史上所有的祥瑞品種差不多都出齊了,嘉禾、麒麟、五星連珠……一樣接一樣地出現(xiàn)在官員的奏折里,雍正說這是自己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上天感動于他的仁義,便降下這些祥瑞。他想由此證明自己統(tǒng)治合法、治理有成—這自然是對“雍正篡位說”的一種變相回應。

在乾隆看來,搞這一套太小兒科、太可笑了。他一上任就下旨:如果百姓安居樂業(yè),就算沒有祥瑞也無損于太平之象;如果國家治理不好,即使天天出現(xiàn)祥瑞也毫無用處。他還明確告誡大臣,應該踏踏實實做事,切不可搞那些祥瑞的虛名。在即位當年的九月,他又宣布:“凡慶云、嘉谷一切祥瑞之事,皆不許陳奏?!?/p>

雍正有一項惹人議論的政策:鼓勵百姓開荒,并以各地開荒畝數(shù)來衡量地方官的政績。結(jié)果各地官員紛紛虛報開荒數(shù)字。由于賦稅隨畝數(shù)同步增長,這變相增加了百姓的負擔。乾隆即位后,馬上要求各省督撫詳細核實開荒的畝數(shù),對以前捏造的數(shù)字一一處理。

惠民措施的實施減輕了底層貧困百姓的生活負擔,朝野一時間呈現(xiàn)出了勃勃生機。

在雍正的所有作為里,最為人詬病的是其對手足兄弟的殘酷無情。

當年的“阿其那(允禩)”“塞思黑(允禟)”之獄是愛新覺羅家族史上最大的隱痛和尷尬。在雍正以前,滿洲皇族內(nèi)部雖然也紛爭不斷,但從來沒有撕破臉到親兄弟相殺、相囚,把親兄弟連同其子孫后代一起開除出族籍的程度。在崇尚孝悌的宗法社會,無論雍正有多少苦衷,將八弟、九弟削籍、秘密處死,三哥和十弟、十四弟永遠囚禁,這些行為都是無法讓人原諒的。在雍正執(zhí)政的13年間,雖然沒有大臣敢對雍正的處置提出指責,但乾隆非常清楚,這一過分的舉動反而使雍正的政敵贏得了幾乎所有人的同情,包括乾隆自己。為了贏得皇室內(nèi)部和中上層王公貴族對自己的支持,他必須改正父皇的這個錯誤。

在即位一個多月后,乾隆頒布了一道震動天下的圣旨:“允禩、允禟等人的子孫血管里流的畢竟是愛新覺羅的血,繼續(xù)把他們開除宗籍,與普通百姓一樣,實在不妥。這件事到底如何處理,請諸王和文武各抒己見,拿出一個方案來報給朕?!?/p>

這道圣旨分明是要給雍正的兄弟政敵平反,朝野上下對新皇帝的膽魄無不驚訝。

旨意一下,大臣們當然知道應該怎么做。他們建議乾隆恢復這些人的宗室身份。不久,幾乎所有因儲位斗爭而被摒出宗籍之外的人又恢復了天潢貴胄的身份,那些被圈禁高墻的宗室王公也重見了天日。乾隆下令,給允禩、允禟的子孫撥付相當豐厚的產(chǎn)業(yè),以資生活。就連最重要的案犯,雍正當日最大的競爭對手十四弟也被放了出來,乾隆賜給他公爵爵位,給予優(yōu)越的生活待遇,讓他安養(yǎng)晚年。乾隆還想把十四叔被囚13年的俸祿一一發(fā)還,因十四叔堅辭不受而作罷。

新皇帝的“寬仁”如春風一樣,讓這些人重獲新生。這一重大舉動確實一下子掃除了皇室王公之中對雍正、乾隆一脈的怨恨之情。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