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的肱骨之臣左宗棠死后大清的氣數(shù)殆盡
左宗棠晚清重臣,他是清晚期中興時期的肱骨之臣,他的死亡也預(yù)示著大清朝再無人可力挽狂瀾了,大清王朝也走向了覆滅之路。
光緒十一年(1885年)7月27日清晨,74歲的湘人左宗棠停止了最后的呼吸。他是在福州北門黃華館欽差行轅任上去世的。他一死,意味著大清王朝最后的頂梁柱倒下了,這大廈還能維持多久?
接到喪折后,慈禧太后的心情是復(fù)雜的?!爸袊豢梢蝗諢o湖南,湖南不可一日無左宗棠”言猶在耳,可左宗棠走了。走了也好,這個漢人太強硬,太無拘束,甚至在萬壽圣節(jié)也不參加行禮。但態(tài)是要表的,要不然還會有誰去為朝廷賣命呢?于是詔諭立即派發(fā)各省:追贈左宗棠為太傅,恩謚“文襄”,賞治喪銀三千兩。
就在慈禧太后下達詔諭后的一個夜晚,福州暴雨傾盆,忽聽一聲劈雷,東南角城墻,頓時被撕裂一個幾丈寬的大口子,而城下居民安然無恙。老百姓說,左宗棠死了,此乃天意,要毀我長城。
左宗棠死了,左公行轅標(biāo)著“肅靜”、“回避”字樣的燈籠。已被罩以白紗的長明燈代替,沉重的死亡氣息,壓得人透不過氣來。這盞盞白燈,宣告著時代強音的終結(jié),這是一個奮起抗?fàn)帯⒌钟馕甑臅r代,左宗棠是中流砥柱。而擁有“二等恪靖侯、東閣大學(xué)士、太子太保、一等輕騎都尉、賞穿黃馬褂、兩江總督、南洋通商事務(wù)大臣”等七個頭銜的左宗棠,這個風(fēng)光了半生的男人,終于退出了歷史舞臺。
法國人松了一口氣。他們在攻占臺灣島,他們的軍艦還在東海耀武揚威。左宗棠與他們擺開了決戰(zhàn)的架式,發(fā)出了“渡海殺賊”的動員令。他們吃過左宗棠的大虧,知道他是雄獅。一頭獅子領(lǐng)著一群羊,個個是獅子;而一群獅子被一頭羊領(lǐng)著,個個就成了羊。左宗棠一死,便群龍無首了。
英國人松了一口氣。英國領(lǐng)事在上海租界豎有“華人與狗,不許入內(nèi)”的牌子,左宗棠發(fā)現(xiàn),下令侍衛(wèi)將其立即搗毀并沒收公園,逮捕人犯。端坐在八人抬的綠呢大轎中的左宗棠,身穿黃馬褂,頭戴寶石頂戴,三眼花翎,手執(zhí)鵝扇,面容飽滿,威嚴無比。只要他進入租界,租界當(dāng)局立馬換上中國龍旗,外國兵警執(zhí)鞭清道。左宗棠死了,就不需要對中國人那么恭謹有加了。
俄國人松了一口氣。左宗棠把他們從新疆趕走,把他們侵占的伊犁收回,甚至用兵車運著棺木,將肅州行營前移幾百公里于哈密,“壯士長歌,不復(fù)以出塞為苦”,準(zhǔn)備與俄軍決一死戰(zhàn)。左宗棠一死,中國再沒有硬骨頭了。
李鴻章松了一口氣。一個月前,他在天津與法國簽訂《中法會訂越南條約》,這是中國軍隊在戰(zhàn)場上取得重大勝利之后,簽訂的一個地地道道的喪權(quán)辱國條約,是世界外交史上空前絕后的奇聞。左宗棠領(lǐng)銜反對,說“對中國而言,十個法國將軍,也比不上一個李鴻章壞事”,還說:“李鴻章誤盡蒼生,將落個千古罵名”。全國輿論嘩然,群情激憤,弄得李二先生狼狽不堪,李鴻章惱怒這個湘人不懂中國國情。決定拿左宗棠的下屬開刀,殺雞給猴看。指使親信潘鼎新、劉銘傳等陷害“恪靖定邊軍”首領(lǐng)王德榜、臺灣兵備道劉,將他們充軍流放。左宗棠上書為屬下鳴冤叫屈,眼看就要翻過案來,左宗棠死了,好了,一了百了,主戰(zhàn)派的旗幟倒了,躲在京城的李鴻章面對這個與自己爭斗了三十多年的政敵的死亡,終于松了一口氣。他再也不用顧忌,可以放肆地弓著腰在世界列強面前周旋,抖抖索索地在不斷的不平等條約上簽字畫押了。
死,對于死者來說,是結(jié)束。但對活著的人,是一種絕望的痛苦。大清的中興重臣,林則徐、曾國藩……一個一個地死了,茫茫九州,哪里還聽得到復(fù)興的吶喊?大清氣數(shù)盡了。
也好,左宗棠死了,有人幸災(zāi)樂禍,躲在陰暗角落里竊笑不止,反證了死者的強盛和偉大。左宗棠是真正的英雄,是愛國者,在民族危亡的時刻,拍案而起,挺身而出,肯定會要觸犯一些人謀取的私利。你要保家衛(wèi)國,他要侵城掠地,而有的同僚甘愿當(dāng)亡國奴,堂堂中華民族只剩下這強者的吶喊,他們怎么不會懼怕他呢?中國歷史上,有誰像左宗棠一樣所向披靡,鐵腕收復(fù)大片國土?蘇武飲血茹毛,威武不屈;張騫關(guān)山萬里,溝通西域;班超投筆從戎,西戎不敢過天山;祖逖聞雞起舞,擊楫中流;史可法慷慨殉國,魂傍梅花……他們留下的僅僅是一段段蕩氣回腸的故事,是仰天長嘯的悲壯,是可歌可泣的精神,讓后人無限的敬仰和唏噓,而沒有誰比得過左宗棠――給后人收復(fù)六分之一的大好河山,留下任我馳騁的廣袤疆場于是有人定論,左宗棠乃千古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