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齊廢帝蕭昭業(yè) 南齊第三任皇帝荒唐失皇權(quán)
蕭昭業(yè)(473年—494年9月5日),字元尚,小字法身,南朝南蘭陵(治今常州西北)人,南齊的第三任皇帝。文惠太子蕭長懋長子,母親為文安皇后王寶明。蕭昭業(yè)在位1年,被蕭鸞殺死,終年21歲,葬處不明。
人物生平
蕭昭業(yè)(473年―494年9月5日)即南齊廢帝,字元尚,小字法身,南朝南蘭陵(治今常州西北)人,南齊的第三任皇帝。文惠太子蕭長懋長子,母親為文安皇后王寶明。祖父南齊世祖蕭賾即位,蕭昭業(yè)被封為郁林王,時年十歲。永明十一年(493年),父親蕭長懋去世,蕭昭業(yè)被齊武帝立為皇太孫。
同年齊武帝去世,蕭昭業(yè)即位,改年號為隆昌。同時由蕭長懋的同母弟竟陵王蕭子良與宗室西昌侯蕭鸞輔政。追尊父親為世宗文皇帝。
蕭昭業(yè)美容止,工于隸書,獲得祖父與父親的喜愛。聰明敏捷,接待賓客懇切周到,行止談吐為時人稱贊。但是蕭昭業(yè)本人多矯飾,即位之后本性顯露,與文帝幸姬霍氏私通,親近小人,濫發(fā)賞賜,奢侈無度,毫無一國之君的姿態(tài),朝政都由蕭鸞處理。疑心蕭鸞有異志,曾與中書令何胤密謀誅殺蕭鸞,不果。最后蕭鸞派兵進宮弒殺蕭昭業(yè),并且廢蕭昭業(yè)為郁林王,卒年二十一歲。
死亡原因
蕭昭業(yè)沉湎游樂,一切政事,都取決于西昌侯蕭鸞。蕭鸞欲廢蕭昭業(yè),先跟鎮(zhèn)西咨議參軍蕭衍合謀。在地方大員中,他最放心不下的是荊州剌史、隨王蕭子隆和豫州剌史、高帝與武帝的舊將崔慧景。他采納蕭衍的計策,先將據(jù)守戰(zhàn)略要地荊州的蕭子隆,召還京師,任以侍中、撫軍將軍,免除對京師的威脅。接著以蕭衍為寧朔將軍,率兵戍守壽陽,奪取了崔慧景的兵權(quán)。對蕭鸞進行廢立之事起關鍵作用的,是衛(wèi)尉蕭諶和征南咨議參軍蕭坦之。蕭諶是齊武帝蕭賾的族子,蕭賾任郢州剌史時,就以他為心腹。
武帝即位以后,長期由他負責皇宮的宿衛(wèi),朝廷機密之事,無不預聞。蕭坦之是蕭諶的族人,曾任東宮的直閣將軍,亦為武帝所信任。蕭昭業(yè)認為他二人都是祖父的舊臣,甚為親信。有時,蕭諶因故外宿不回,蕭昭業(yè)會通宵無眠,直到蕭諶回來才安心。蕭坦之得隨意出入后宮,蕭昭業(yè)褻狎宴游,他都陪侍在身邊。蕭昭業(yè)醉酒后,常袒裸身體,坦之便進行攙扶,并乘機進諫。他二人見蕭昭業(yè)行為狂縱已不可救藥,災禍的降臨只是早晚的事。為了避免受牽連,便主動向蕭鸞靠攏。而蕭昭業(yè)并未覺察到。
有了蕭諶等人的參與,蕭鸞開始剪除蕭昭業(yè)的親信。他先列舉徐龍駒的罪惡,奏請將他處死。接著便向直閣將軍周奉叔開刀。這個周奉叔并不像徐龍駒那樣好對付。他很有勇力,常帶領二十人,身佩單刀,出入宮禁,并威脅人們說:“周郎刀不識君?!辈贿^他有勇無謀,還是上了蕭鸞的圈套。蕭鸞先使蕭諶、蕭坦之奏請皇帝,以周奉叔出任青州剌史。當他率領部伍出發(fā)時,又假傳皇帝詔令,召他入尚書省。剛一進門,便被事先安排好的勇士毆殺。然后,啟奏蕭昭業(yè),說周奉叔侮慢朝廷。蕭昭業(yè)不知就里,也就承認了他們的作法。接下來,蕭鸞相繼收捕了綦母珍之和蕭昭業(yè)的另一親信溧陽縣令杜文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