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桂王朱由榔的結(jié)局如何 是被誰殺死的?
永歷帝朱由榔是萬歷皇帝的第七個兒子朱常瀛之子,是萬歷皇帝的親孫子,崇禎皇帝的堂弟。朱由榔在1646年十一月十八日在肇慶稱帝,改年號為永歷,歷史上稱之為永歷帝。永歷帝朱由榔沒有一絲的主見,登上皇帝的寶座之后在清軍的威逼之下,四處逃竄,最終逃到了緬甸境內(nèi),1662年被緬甸王將其獻給了吳三桂,被吳三桂殺害。
永歷帝朱由榔生于1623年,1646年承襲了桂王的王位,之后在廣西巡撫瞿式耜等人的擁立下開始監(jiān)國,監(jiān)國七天之后的十月十六日,清軍攻陷了贛州,朱由榔逃到了梧州,這種行為等于放棄了廣東,導(dǎo)致永歷朝廷在廣東人心盡失。十一月初二,朱聿鐭在廣東被擁立監(jiān)國,并搶在朱由榔之前,在十一月初五日正式稱帝,改第二年為紹武元年。十一月十八日,朱由榔回到肇慶宣布即皇帝位,改第二年年號為永歷,史稱永歷帝。十二月二十五日清軍攻占了廣州,紹武帝及首輔蘇觀生自殺殉國,廣東淪陷。十二月二十六日永歷朝廷離開肇慶再度逃入廣西。1647年正月初一日,朱由榔先是逃到梧州,又經(jīng)平樂府逃到桂林。1647年正月,在清軍的大舉進攻之下,永歷王朝的軍隊屢戰(zhàn)屢敗,永歷帝逃亡到了云南。
1661年,清軍攻入云南,永歷帝逃亡到緬甸首都曼德勒,緬甸王莽達收留了永歷帝。之后吳三桂率軍攻入了緬甸,莽達的弟弟莽白發(fā)動政變,殺死其兄后繼位為王。1661年8月12日,莽白殺盡永歷帝侍從近衛(wèi),俘獲了永歷帝朱由榔。1662年1月22日,莽白將永歷帝朱由榔獻給吳三桂,明朝徹底滅亡。1662年6月1日,永歷帝朱由榔及眷屬25人在昆明篦子坡被弓弦勒死,永歷帝朱由榔時年40歲。
桂王朱由榔最終的結(jié)局如何
朱由榔是南明小朝廷的最后一位皇帝,朱由榔之后明朝的殘余勢力再也沒有能力擁立一位新帝與清政府對抗,可以說朱由榔之后明朝勢力徹底在中國的大地上消亡。朱由榔是桂王朱常瀛的兒子,后來襲封為桂王,所以歷史上又稱為桂王朱由榔。桂王朱由榔最終的結(jié)局如何?桂王朱由榔最后被吳三桂俘獲,被殺害于昆明篦子坡。
桂王朱由榔在1646年十一月十八日被明朝的殘余勢力擁立為皇帝,第二年改年號為永歷,因此歷史上將朱由榔稱之為永歷帝,當時明朝的另一部分殘余勢力在廣州擁立隆武帝之弟唐王朱聿鐭為帝,這樣在中國的南方就出現(xiàn)了兩個南明小朝廷,這兩個南明小朝廷沒有聯(lián)合起來共同抵抗大清,卻發(fā)生了內(nèi)訌,雙方展開了激戰(zhàn),最終被清軍趁虛而入,很快將朱聿鐭的小朝廷剿滅了。而朱由榔的小朝廷也在這場內(nèi)訌中損傷不少。后來朱由榔與大順政權(quán)的殘余勢力聯(lián)合起來抵御清軍,曾經(jīng)輝煌一時,控制了南方很多省市,但是永歷政權(quán)內(nèi)部矛盾重重,各派政治勢力互相攻訐,農(nóng)民軍也倍受排擠打擊,不能團結(jié)對敵,這就給了清軍以喘息之機。于是清軍逐漸的各個攻破,朱由榔被清軍追的到處逃竄,最終逃到了緬甸境內(nèi)。
桂王朱由榔最終的結(jié)局如何?后來吳三桂攻入了緬甸境內(nèi),緬甸王將朱由榔擒獲,并且獻給了吳三桂,吳三桂將朱由榔押回了云南,拘禁在昆明,本來想將其押送到北京,但是又害怕在半路上被明朝的殘余勢力劫走,于是將朱由榔以及其親眷25人一起殺害于昆明篦子坡。
朱由榔的母親馬太后是清朝贍養(yǎng)終老嗎
朱由榔的母親馬太后是清朝贍養(yǎng)終老嗎?朱由榔的母親馬太后確實是清朝贍養(yǎng)終老的。朱由榔的母親馬太后原是朱由榔的父親朱常瀛的小妾,后來生育了朱由榔,朱由榔在登基為帝之后,將自己的母親尊為太后,之后馬太后跟隨著朱由榔被清軍追的四處奔逃,最終被清軍俘獲。殺死朱由榔之后,清政府為了籠絡(luò)人心,選擇了為其贍養(yǎng)終老。
朱由榔的母親馬太后在明朝滅亡之后一直追隨著朱由榔在各地流亡,后來朱由榔做了皇帝,馬氏自然的成為了太后。后來朱由榔被清軍追得逃亡到了緬甸,而吳三桂為了剿滅明朝的殘余勢力,出兵進入緬甸,緬甸當時發(fā)生了政變,金樓白象王被其弟錳白殺害,剛剛弒兄自立的錳白,其內(nèi)部還十分不穩(wěn),所以懼怕吳三桂,只得答應(yīng)吳三桂的要求,選擇了將朱由榔以及親眷25人一起獻給了吳三桂,后來朱由榔被吳三桂處死,卻將已經(jīng)年邁的馬太后留了下來,并且將其解送北京,在去北京的途中,馬太后與朱由榔的王皇后相遇,二人互相扼住對方的喉嚨想要同時自盡,但是王皇后死了,馬太后卻沒有死成,活了下來。之后馬太后就被解送到了北京。
朱由榔的母親馬太后是清朝贍養(yǎng)終老嗎?答案是肯定的。馬太后被送到北京之后,清政府為了籠絡(luò)人心沒有加害她,因為這樣一個年邁的老女人,已經(jīng)失去了所有的親人,對清政府已經(jīng)沒有任何的威脅,而將其留下來則可以顯示大清的氣度與仁義,所以清政府選擇了為馬太后贍養(yǎng)終老,于是馬太后在清政府的贍養(yǎng)下,孤獨的活到了91歲才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