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風(fēng)云人物 > 正文

滿洲第一勇士鰲拜真正的死因 究竟是怎么死的

2017-06-03 18:53:44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鰲拜(?—1669年,滿語:Oboi),清初權(quán)臣,出身瓜爾佳氏,蘇完部族長索爾果之孫,后金開國五大臣之一費英東之侄,生年不可考,滿洲鑲黃旗人

鰲拜(?—1669年,滿語:Oboi),清初權(quán)臣,出身瓜爾佳氏,蘇完部族長索爾果之孫,后金開國五大臣之一費英東之侄,生年不可考,滿洲鑲黃旗人,清朝三代元勛,康熙帝早年輔政大臣之一。以戰(zhàn)功封公爵。鰲拜前半生軍功赫赫,號稱“滿洲第一勇士”,后半生則操握權(quán)柄、結(jié)黨營私??滴踉邳S錫袞、王弘祚等大臣的支持下,主政于朝,后定下計策,在武英殿擒拿鰲拜。

鰲拜被生擒之后,老死于囚牢中,他是位影響清初政局的一個重要人物。概括地來說,鰲拜早年南征北戰(zhàn),屢建奇功,忠于故主,始終不渝,是功臣也是忠臣;康熙初年輔政時期飛揚跋扈,把持朝政,頗多惡跡,最后敗在少年康熙手中,雖然免于刑戮,但身死禁所,成為中國歷史上強悍不遜的權(quán)臣。

鰲拜家庭成員

叔父費英東,早年追隨努爾哈赤起兵,是清朝的開國元勛。父親名衛(wèi)齊,費英東的第九弟;供事于太祖。跟隨特爾晉等率兵伐虎爾哈,得五百戶以歸;授世職備御。天聰年初,跟隨太宗伐明,伐略遵化;進(jìn)世職游擊?;实劢y(tǒng)率大軍出征,總是讓衛(wèi)齊留守盛京,任八門提督。卒,順治間追謚“端勤”。

鰲拜其弟卓布泰,太宗年間任官,授牛彔額真。八年,以弟鰲拜得罪,奪世職。十六年,再復(fù)世職。十七年,卒;謚“武襄”。

鰲拜另一弟為穆里瑪,鰲拜之侄為塞本得。

鰲拜有子達(dá)福,官至散秩大臣、前鋒統(tǒng)領(lǐng)。另一子那摩佛后與鰲拜同處錮禁。

鰲拜怎么死的

康熙命議政王大臣等審訊鰲拜,大臣們審實后,宣布鰲拜30條罪狀,應(yīng)處以革職、立斬。據(jù)法國傳教士白晉記載,當(dāng)時鰲拜請求覲見康熙,讓康熙看他為救康熙祖父皇太極而留下的傷疤。結(jié)果,累累傷痕和對上兩代皇帝的功績,終于使他保住了性命??滴跻泊_實是念及鰲拜資深年久,屢立戰(zhàn)功,且無篡弒之跡,遂對他寬大處理,免死禁錮。其黨羽或死或革。不久,鰲拜就在禁所死去。

近年來,隨著各種清代題材歷史劇的熱播,康熙智擒鰲拜的故事成了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鰲拜這個名字也幾乎是家喻戶曉。在歷史上,鰲拜不僅確有其人,而且是清朝初年政壇上的一個重要人物。歷史上的鰲拜,其真實面目究竟如何呢?鰲拜,生年不詳,卒于康熙八年(1669),滿洲鑲黃旗人。他的叔父費英東早年追隨努爾哈赤起兵,是清朝的開國元勛。鰲拜本人隨皇太極征討各地,戰(zhàn)功赫赫。順治去世,遺詔命鰲拜與內(nèi)大臣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共同輔佐年僅8歲的康熙皇帝,為輔政四大臣之一。

鰲拜是在監(jiān)獄里把自己氣死的

康熙決意鏟除鰲拜集團。鰲拜黨羽已經(jīng)遍布朝廷內(nèi)外,行動稍有不慎,必將打草驚蛇,釀成大變。康熙決定不露聲色,于是挑選一批身強力壯的親貴子弟,在宮內(nèi)整日練習(xí)布庫(滿族的一種角力游戲,類似摔跤)為戲。鰲拜見了,以為是皇帝年少,沉迷嬉樂,不僅不以為意,心中反暗自高興。康熙八年(1669)五月,清除鰲拜的時機終于到來??滴跸葘Ⅵ棸莸挠H信派往各地,離開京城,又以自己的親信掌握了京師的衛(wèi)戍權(quán)。這時康熙皇帝早已布好六連環(huán)計策,意在生擒鰲拜。

六連環(huán)一連環(huán):康熙和孝莊太皇太后聯(lián)同“愛新覺羅家族、赫舍里氏家族、鈕鈷祿氏家族”。三大家族合并,共同對付鰲拜。

二連環(huán):索尼之子索額圖奉命調(diào)任康熙侍衛(wèi),當(dāng)天索額圖在門外站崗,繳了鰲拜的武器。

三連環(huán):鰲拜所坐的椅子,右上角的腿是鋸斷又簡單粘合的。因為他面圣,身子要朝皇帝那方傾斜,因此這折了的腿不會用上力。

四連環(huán):十幾個布庫少年中,最厲害的兩個,一個在椅子后面服侍;另一個則端上在開水中煮了一個多時辰的茶杯,給鰲拜送茶。

五連環(huán):將生擒鰲拜的地點選在寬闊的武英殿。

六連環(huán):將訓(xùn)練好的十幾名布庫少年藏于武英殿內(nèi)。此前,康熙召集身邊練習(xí)布庫的少年侍衛(wèi)說:“你們都是我的股肱親舊,你們怕我,還是怕鰲拜?”大家說:“怕皇帝?!币蝗盒∶⒆?,其實他們連鰲拜是誰都不知道。

折疊鰲拜之死

當(dāng)鰲拜在監(jiān)獄中度過的第一個月,就是他一生經(jīng)歷的兩起兩落的最低谷。他天天在想為什么,越想越生氣,越生氣越想,最后于1669年被自己活活氣死在監(jiān)獄之中。班布爾善:康熙八年(1669年),清圣祖以鰲拜結(jié)黨專擅,不思悛改,下詔數(shù)其罪行,命議政王等將鰲拜逮捕治罪。班布爾善亦受牽連,王大臣等劾奏班布爾善二十一條大罪,因定罪以絞刑處死,子孫皆被廢黜宗室資格。

康熙八年,鰲拜因?qū)I门獧?quán)而被拘禁,不久就死于幽所。鰲拜的一生可謂大起大落,大喜大悲。對于這樣一個在清初歷事三朝(太宗、世祖、圣祖)、亦功亦罪的重要歷史人物,我們應(yīng)該如何看待他的一生?

由于忠于皇太極和其子福臨,多爾袞攝政時,鰲拜受到了三次大的挫折,其間兩度差一點被處死。直到順治親政,聞知鰲拜、索尼等人曾經(jīng)盟誓“一心為主,生死與共”,忠心耿耿,遂對鰲拜極為敬重,視為心腹重臣。從此以后,鰲拜隨侍順治身邊,直接參與管理國家各類事務(wù),成為順治手下得力的干將。

可惜人總是要驕傲的,鰲拜也是如此,本身是個粗人,又沒讀過多少書,自以為為大清立下大功,居然想一手遮天,尤其是順治駕崩,鰲拜妄圖把小皇帝玩于股掌之中,不想中了小皇帝的算計,康熙念及鰲拜資深年久,屢立戰(zhàn)功,且無篡弒之跡,遂對他寬大處理,免死禁錮。其黨羽或死或革。不久,鰲拜就在禁所死去。

關(guān)于鰲拜是怎么死的一直是個迷團,正史中說是死于監(jiān)獄,但野史有很多版本,他的真正死因成了個未解之迷。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