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有功之臣幾盡戮絕 他憑啥能壽終正寢?
翻看中國古代史,會發(fā)現(xiàn)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就是干過“狡兔死、走狗烹”這種“卸磨殺驢”勾當?shù)拈_國皇帝,都是窮苦人家出身的孩子。
比如漢高祖劉邦,他是村頭混混出身,和一幫小伙伴揭旗造反,成就大事后,一幫功臣名將都被莫名處死。
再如,洪武大帝朱元璋,他的出身比劉幫更慘,劉邦發(fā)跡前好賴混了個泗水亭長(村長級干部),而老朱一出生就過著食不裹腹的流浪兒般的苦逼生活,為了糊口,先是給地主家放過牛,后來又去寺院里當過和尚,是個徹徹底底的無產(chǎn)者。后來,實在餓得沒辦法了,才投靠到郭子興的反元隊伍,一步一步地奮斗到無人可敵的高位。因為老朱的出身最低賤,所以,他擁有天下后,也是戮殺功臣最為瘋狂的。
當然,天天初定時,朱元璋也向前人一樣,大封功臣。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稱帝,建立了大明王朝。不久,朱元璋開始對當年追隨自己建功立業(yè)的文人,武將論功行賞。其中李善長、徐達、常茂(常遇春的兒子)、李文忠、馮勝、鄧愈6人為公,湯和、藍玉、傅友德、康茂才、金朝興、郭英、丁德興、馮國用、耿再成、胡大海、廖永安、郭子興(已去世。朱元璋的老領導、干岳父)等28人為侯。正是他們出生入死,東征西討,才換來朱元璋的大明天下,所以老朱才給了他們這樣的榮華富貴。
但是,各位別高興的太早,開頭是個好戲,結局卻很血腥,因為,這些人早晚是難逃一死的,因為,老朱的心頭有一根刺,一直折磨得他夜不能寐。那得是根多大的刺啊,能讓老朱如此緊張。我們還是來看一段老朱和他兒子朱標太子的一段對話吧——
有一次,太子朱標進諫說:“陛下您殺大臣殺得太多,恐怕會傷了君臣間的和氣。”朱元璋聽了以后不說話,沉默很久。第二天,朱元璋又把兒子叫來,將一根荊棘扔在地上,命令朱太子去撿起來,面對長滿刺的棘杖,太子覺得很為難。
朱元璋說:“這根荊棘你拿不起來,我替你將刺磨干凈了,難道不好嗎?現(xiàn)在我所殺的人,都是將來可能威脅到你做皇帝的人,我把他們除了,是在為你造莫大的福??!”
這么一看,朱元璋大殺功臣的理由很簡單,無論是先立的太子朱標,還是后來立的太孫朱允炆,都為人仁厚,性格偏軟,朱元璋當然不放心自己死后,還留下一幫戰(zhàn)功赫赫的老臣,因此在自己交班之前,想方設法把那些舊臣殺掉,以為子孫后代的江山永固鋪平道路。
這里透露出老朱內心強大的不自信,為了自家江山,昔日同生共死的兄弟,再活下去真是沒啥意義了。為了讓“兄弟們”死得不冤不屈,老朱還來了招欲擒故縱——那就是給每位功臣一道特別的厚禮,一塊鐵鑄的牌子。諸位,可別小看這塊鐵圪垯,它可是傳說中的“免死鐵券”,戲劇里的叫法更夸張,叫“免死金牌”!
擁有了這樣一塊鐵牌子,人就跟貓一樣,好像有九條命、死過一次還能轉世。本人或子孫犯罪、可以免死數(shù)次!仗著有鐵券,不少人迅速腐化變質。殺人傷人、恃強凌弱、霸占土地、逃稅漏稅、奸淫婦女、吃喝嫖賭、貪污納賄……他們也是一幫突然富貴的普通民眾,所以什么樣奇葩事都敢干的,反正有鐵牌子罩著,丟不了命的。
可是,他們都想錯了,老朱的用意但是、鐵券不是使人一次次復活的神器,而是引誘功臣加速犯錯,加速滅亡的速死鐵牌。
有了這樣的鋪墊,余下的好戲就慢慢登場了。最先倒霉的,是個名叫廖永忠的家伙,他是朱元璋欽封的德慶侯。老廖死冤不?說冤也冤,說不冤也不冤。說他死得冤吧,是因為他僅僅是在穿衣上和老領
導朱元璋撞了個衫,結果就被處死了,要是撞衫也是死罪,這大半個中國就得逮光斃凈;說他不冤吧,是因為他這衫撞得太離譜,他竟然在家私自穿上繡有龍鳳圖案的衣服——穿皇帝的衣服屬于逾制,等同于有篡國奪權的野心,老朱豈有不殺之理?
還有個叫朱文正的家伙,是朱元璋的親侄兒,戰(zhàn)時曾堅守江西南昌城85天、阻擋住陳友諒的瘋狂進攻,為朱元璋取得鄱陽湖決戰(zhàn)的勝利奠定基礎。他后來嬌縱不法,公然搶奪婦女,玩膩了就投到井中淹死。還割人舌頭。殘暴不法。還用龍鳳圖案裝修自己的寢室?朱元璋親自到江西將他逮捕,幽禁于安徽。將他的50多名部下割斷腳筋,整成殘廢。
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一生隨舅舅南征北戰(zhàn),立下不朽功勛,被封存曹國公,1383年任大都督兼國子監(jiān)祭酒(相當于國家圖書館及國立大學的總頭頭)。
老李的死因才叫一個冤咧,竟是因為他太禮賢下士,給你個祭酒當當,就牛?。课敲炊嘧x書人到身邊,難不成想“反”?于是,這位文武雙全的外甥就被他老舅給親自毒死了。有人說這并不是老朱要李文忠非死不可的原因,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李文忠曾經(jīng)批評過朱皇帝太依賴宦官,對待官員太苛刻!
據(jù)《明史·湯和列傳》載:湯和為人謹慎,沉敏多智。晚年為人更加恭敬謹慎,入朝所聽到關于國事的議論,不敢向外泄露一句。他有妾百余人,生病之后便全部用錢將她們打發(fā)走。他在朝廷上所得的賞賜,大多分給了家鄉(xiāng)的鄉(xiāng)親們,每當見到布衣時的故交遺老時,湯和總是顯得非常高興。當時許多公、侯等老將都因奸黨罪先后伏法,很少有人幸免,而湯和獨享老年之福,并以功名而終。
除了湯和外,還有3位開國功臣不是死于朱元璋之手,他們是誠意伯劉基、長興侯耿炳文和武定侯郭英。至于他們是因為什么能逃過朱元璋的屠刀的,閑時老黃再給你掰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