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風(fēng)云人物 > 正文

司馬懿性格有什么特點?司馬懿的弱點在哪里

2017-06-08 17:58:51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司馬懿作為歷史上的一位傳奇人物,后人對于他的評價處于兩個極端,有人說他天賦異稟。功勛卓著。有人說他狡猾奸詐,處事圓滑,最后背叛君主

司馬懿作為歷史上的一位傳奇人物,后人對于他的評價處于兩個極端,有人說他天賦異稟。功勛卓著。有人說他狡猾奸詐,處事圓滑,最后背叛君主,不仁不義,沒有盡到一位臣子的本分。其實對于司馬懿來說這兩種評價都不為過,都是屬于司馬懿性格中的一部分。每個人的都是多元化的,何況是作為那個時代的處于政治中心的重要人物,司馬懿擁有多面性格,面對不同的事,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方法是不可避免的。

司馬懿在前期采取了一種明哲保身的態(tài)度,體現(xiàn)了其性格中聰明,也善于識人的一部分。曹操對于他而言并不是一個好的領(lǐng)導(dǎo)者,所以曹操一開始請他任職時,他并不愿意,并以病為托辭,拒絕了曹操。然而奈何曹操并不放棄,數(shù)次威脅才使得他不得不任職。在曹操去世之后,司馬懿開始在政治上大展才華,順勢而為,深得皇帝信任,并且屢立戰(zhàn)功。這體現(xiàn)了他性格中懂得審時度勢,從善如流的一面。

司馬懿洞察先機,決斷果敢的一面在他的軍事中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尤其是與諸葛亮的數(shù)次決戰(zhàn)中更是將他在軍事上的天賦和瞬間決斷的能力都充分體現(xiàn)出來。而他對待不同的君主采取不同的方法,面對不同的敵人運用不同的戰(zhàn)術(shù)并且屢次取得成功都體現(xiàn)了他的圓滑和知人識人的能力。當(dāng)然最后他選擇了起兵叛亂,雖然在別人眼中是不仁不義的行為,但這也是構(gòu)成他性格的很重要的一部分那就是他的兇狠和果敢,毫不猶豫,不會浪費每一個機會。也正是因為他的性格才使得他能在一次次改朝換代中笑到最后。

司馬懿的性格中有其好的一面也有其不為人所稱贊的一面,但不可否認(rèn)的是他在歷史中起了不可磨滅的作用,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司馬懿為什么殺靜姝

靜姝,司馬懿的侍妾,這個女人名為侍妾,實際上是曹丕放在司馬懿身邊的臥底,屬于明擺著的間諜,就是監(jiān)視司馬懿的。

靜姝死的時候很慘,肚子里有個孩子,自己的藥被司馬懿換成毒藥,就那樣死了。不過在司馬懿這邊看來,他則是做了自己必須做的事情。

首先,這個女人一開始就是以間諜身份到他身邊的,是曹丕不相信他,他肯定是心里很不舒服的。其次,這個女人一定跟曹丕那一方面報告了很多關(guān)于司馬懿的小道消息,這樣司馬懿要活得更加小心翼翼。再有就是,司馬懿當(dāng)時又要進(jìn)入裝病的狀態(tài),騙過曹爽,這個女人畢竟不是善茬,萬一她去跟曹魏那邊透露了消息,那司馬懿的命就懸了,他努力了一輩子,就為了一統(tǒng)天下,不要到最后毀在一個小女子手上,所以他不可能放任這件事不管,只有死人才能閉嘴,于是靜姝就變成犧牲品了。

司馬懿對靜姝估計也有一些感情,畢竟還有自己的孩子在她肚子里,不過,既然他要殺靜姝,孩子也不會留下,留下將來也會對司馬家恨之入骨,不如一次性全都解決。

靜姝是那個時代的犧牲品,是男人抱負(fù)的犧牲品,終其一生,大約只是在有利用價值的時候卑微的活著,一旦價值消失,她也就香消玉殞了。沒有人會在意她,曹家的人不會記得靜姝為他們提供過消息,司馬懿也不會記得靜姝給他懷了孩子,她的結(jié)局肯定是死,無論對于哪一方,她必須死,所以司馬懿肯定會動手。這也符合司馬懿做事風(fēng)格,要么忍,要么狠。他忍到了不需要忍的地方就狠了。

司馬懿評價

司馬懿,字仲達(dá),漢族,河內(nèi)溫人。三國時期魏國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西晉王朝的奠基者。司馬懿家族從高祖父開始就擔(dān)任官職,到司馬懿這一代,司馬懿算家族中最為顯赫的人,足智多謀,位高權(quán)重,先后輔佐魏國幾代帝王,擔(dān)任托孤重任,擁有顯著功績,歷史上多人都對司馬懿進(jìn)行評價。

司馬懿年少時就已經(jīng)開始顯露自己的才華,從那時起就受到了各種褒獎和贊揚。哥哥司馬朗和尚書崔琰交好,崔琰就曾對司馬朗說:“你弟弟聰明懂事,做事果斷,英姿不凡,不是你所能比得上的?!奔础稌x書?列傳一》中崔琰所說:“聰亮明允,剛斷英特?!彼抉R懿輔佐過幾代皇帝,均為曹家天下,因此從曹操開始,經(jīng)司馬懿輔佐過得帝王對其評價也很高。曹操一開始對于司馬懿是不信任的,但是后來司馬懿的種種表現(xiàn)都深得曹操心思,所以曹操才開始慢慢對司馬懿給予信任。因此在此之前,曹操曾對兒子曹丕說過:“司馬懿非人臣也,必欲汝家事?!痹诓懿偃ナ乐?,司馬懿又先后輔佐了曹丕、曹叡、曹芳。輔佐齊王曹芳時,曹芳才年僅八歲。司馬懿頻頻在戰(zhàn)爭中為帝王出謀劃策,幫助其取得勝利。因此曹叡曾評價司馬懿:“司馬懿臨危制變,擒淵可計日待也。”“吾得司馬懿二人,復(fù)何憂哉!”曹芳評價:“太尉體道正直,盡忠三世,南擒孟達(dá),西坡蜀虜,東滅公孫淵,功蓋海內(nèi)?!备堑辣M了司馬懿功績之多,謀略之強。

同時代的人對司馬懿便稱贊不已,后人對于司馬懿的評價則更進(jìn)一步。毛澤東曾把司馬懿和諸葛亮放在一起比較,說:“司馬懿敵孔明之智?!?/p>

歷史雖已遠(yuǎn)去,但評價卻從未停止。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