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是如何通過面相看穿一個人的命運的?
曾國藩認為,當官的首先要耐得住煩惱,身在官場,難免遇到各種麻煩的事情,不僅要遇到,還得要自己一件一件去處理,有的人擅長處理一件事但是事情多了,就容易心浮氣躁,常常做出讓自己后悔的決策,事后還要自己背鍋,給自己帶來不好的后果。
所以做官的當務之急,就是要養(yǎng)成遇事冷靜,沉著的性格,只有保持頭腦的冷靜,才能穩(wěn)住部下,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和決策,如果急躁不安,只會事半功倍,讓事情的發(fā)展變得更加混亂,在部下面前樹立不了唯信。
曾國藩曾經(jīng)引用過莊子的話,認為名聲是要靠長時間積累的,一個人的聲望的高低是要時間的沉淀的,要是突然名噪一時的那種,如果他不比常人付出更多來維護這份榮耀,那么下場一定不如那些德高望重的老臣,這和現(xiàn)在的暴發(fā)戶應該是一個道理。
曾國藩在教育人方面也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他認為人要保持踏實肯干的心態(tài),在做一件事的時候,無論艱難還是容易,都必須埋頭苦干,半途而廢是最沒用的表現(xiàn),首先對不起先前的努力,其次不能達到成功。曾國藩曾說,當官的最忌諱增強好勝,曾國藩在這點上學習儒家思想,不嫉妒,不急功近利,在處理上級分配的任務時,講求完整性,考慮到別人沒考慮到的就是自己的優(yōu)勢,往往那些想要及早完成,獲得嘉獎的最后會被查出各種問題?,F(xiàn)在的豆腐渣工程就是急功近利,最終危害的可是普通老板姓。
曾國藩用嚴謹?shù)膽B(tài)度去處理各種政務,這樣不僅是對自己的負責,更是對周圍人極大的鼓勵,他曾說當錢財充足的時候一定要出手大方;當自己窮困潦倒時,也要慷概解囊,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曾國藩識人術(shù)
曾國藩縱橫政界這么多年,歷經(jīng)的挑戰(zhàn)與磨難是我們不能想象的,都說官場如戰(zhàn)場,稍一不留意,何止是烏紗不保,連性命都可能一起撘進去,《曾國藩識人術(shù)》通過一個獨特的視角,來解釋曾國藩為何能在政界游刃有余。
全書從闡述曾國藩著作《冰鑒》角度出發(fā),向讀者展示曾國藩的深謀遠慮,以及無論在處理政事還是在與大臣關(guān)系上都能落得友好境地的原因。
閱讀人心是一門學問,會閱讀人心的人能看到人的內(nèi)在本質(zhì),雖然這是聽著很玄乎,但是歷朝歷代確是有這樣的例子存在,孫臏沒有讀懂龐涓,慘遭迫害;韓非沒有讀懂蕭何,慘死監(jiān)獄。這都說明唯有閱讀人心,才能掌握大局。
曾國藩也是如此,在對人心的研究上,他可沒少下功夫,曾國藩擅長通過人的肢體語言來判斷對方的品質(zhì),性格,人生閱歷,而且能對被觀察對象做出精準的預言。要是歷朝歷代的皇帝都有這項技能該是會減少很多生靈涂炭了吧。
說曾國藩能識人術(shù)并不是沒有依據(jù)的,有一次新來的三位幕僚來拜見曾國藩,事后有人問起,曾國藩告知第一人態(tài)度溫和,目光低垂適合做文書工作;第二人能言善辯,但說話時左顧右盼,是機巧狡詐之輩,不能重用;第三人有大將風范,但是性格過于剛直,稍不注意,會命喪戰(zhàn)場。這第三人便是日后戰(zhàn)功顯赫的大將,果不其然是在戰(zhàn)中死亡。
曾國藩這套見別人的學問給了他很大的幫助,更對日后曾國藩選將用人的時候做了保證。這種通過相貌、言語、行動綜合考慮人的作法,給曾國藩在政治生涯上帶去了很大的幫助。
曾國藩的正面與側(cè)面
《曾國藩的正面與側(cè)面》是張宏杰的著作,在序中,作者闡述了寫這本書的原因,雖然開始有在擔心會沒有新意,但是作者想要表達的,不是像那些歷史學家所介紹的,將曾國藩一分為二,夸耀他在政治上的成功,在軍事史上的有遠見,或是辱罵他也在實施者慘無人道的屠殺。而是從曾國藩生活中的細節(jié)入手,一點一滴剖析這位偉大的歷史人物。
全書講述了曾國藩的一生,一些不為人知的細節(jié),作者毫無保留的將它展現(xiàn)在世人面前,讓人們認識一個有點不一樣的曾國藩。曾國藩一生遭遇的極大挫折向我們展示了曾的不屈意志;在和左宗棠剪不斷理還亂的糾結(jié)和情誼后,我們知道了朝中大臣生不由己的無奈;從曾國藩一生的收入和支出這樣的細節(jié)上,我們知道,這位清廉的官員在作風上的堅持底線。
在我們知道曾國藩喜歡看風水,看相面這一細節(jié)后,對曾國藩的認識又多了一份輕松感,原來一生只為朝廷的大臣,還有這樣迷信的小愛好,不由讓人忍俊不禁。通過這本書,我們可以深刻了解到清朝末期官員官場生涯的復雜性,和不可預見性。從當年的小憤青到中國史上最成功的官員,絕不是單憑遠見卓識就能達到的,和日積月累得到小細節(jié)分不開,不同年齡段的曾國藩向人們展示了年輕人是如何敢于挑戰(zhàn)強權(quán),把理想變?yōu)楝F(xiàn)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