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紀嚴明 料事如神 年羹堯的軍事才能有多牛?
年羹堯一生官至四川總督、川陜總督、撫遠大將軍,還被加封太保、一等公,高官顯爵集于一身。同時,年羹堯又是清朝名將,極具軍事才能。他曾配合各軍平定了西藏亂事,還率軍平息了青海羅卜藏丹津,立下赫赫戰(zhàn)功。那么,年羹堯的軍事才能到底有多牛呢?
1、軍紀嚴明、令行禁止
年羹堯帶兵打仗,除了知兵,善于統(tǒng)兵,治軍還極嚴,只要他一言既出,部下莫敢不從,可謂軍紀嚴明、令行禁止。
在平定青海叛亂時,有一天天降大雪,恰好年羹堯有事需要乘坐轎子外出,他的隨從士兵為了讓轎身更加平穩(wěn),便冒著嚴寒用手扶住轎子。大雪紛飛,不一會兒,雪花覆蓋了隨從士兵們的手。
年羹堯見此情景,怕隨從士兵的手被凍僵,對他們說:“去手!”意思是讓隨從士兵們把手拿開,不必扶著轎子。但那些隨從士兵們誤會了年羹堯的意思,以為是自己用手扶著轎子而惹怒了年羹堯,所以年羹堯說“去手”,是讓他們把自己的手砍掉。
于是,令人哭笑不得又肅然起敬的一幕在大雪紛飛中上演了:年羹堯的那些隨從士兵,竟然沒有一個人提出異議,他們一個個默不作聲地迅速拔出腰間佩刀,立刻依照年羹堯的“命令”,砍斷了各自的一只手。殷紅的鮮血落在潔白的雪地上,如片片桃花開放……待年羹堯發(fā)現(xiàn)自己沒有把話說清楚,想要阻止隨從士兵的舉動時,已經(jīng)為時已晚。
此事雖然一直被人們當作是年羹堯霸道的證據(jù),但我們從另一方面看,此事又何嘗不是證明了年羹堯治軍嚴謹、軍紀嚴明、令行禁止?
2、見微知著,料事如神
年羹堯不僅熟知兵法、治軍嚴謹,還善于見微知著,料敵于先機。在征伐西藏時曾發(fā)生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天夜半三更,年羹堯還在營帳里思考破敵之策,突然,他聽到外面有一陣疾風吹過,但轉(zhuǎn)眼間又無聲無息了。夜,依然寂靜如故。
心細如發(fā)的年羹堯略一思索,馬上叫醒還在一旁呼呼大睡的參將,讓他帶領(lǐng)三百騎兵,去西南密林里面搜索埋伏在那里試圖偷襲的叛軍。
將士們都無法理解年羹堯為何突然下達這樣的命令,但他們又不敢違抗命令,只好滿腹狐疑地以言行事。然而,當他們進入西南密林后,又都十分震驚,因為他們果然發(fā)現(xiàn)了埋伏在林子里的叛軍。
將士們把埋伏在林子的叛軍一網(wǎng)打盡,回來后,有將領(lǐng)禁不住好奇心,斗膽問年羹堯,密林中埋伏有叛軍,連放出去的探子都不知道,將軍您是如何知道的呢?
年羹堯答曰:“一霎而絕,非風也,是飛鳥振羽聲也。夜半而鳥出,必有驚之者。此去西南十里,有叢林密樹,宿鳥必多,意必賊來潛伏,故群鳥驚起也。”
意思就是:聲音只一瞬間就沒有了,肯定不是風,而是大群鳥類拍打翅膀飛出來。但是,深更半夜,怎會有大群鳥類飛出來呢?這肯定是有人驚動了它們。從營地去西南不到十里地,有一大片叢林,夜間里面必定有很多鳥在棲息睡覺。而這些鳥突然群起飛走,我因此斷定必有敵軍埋伏在林子里準備偷襲。
年羹堯這一番話,邏輯推理嚴密,絲絲入扣,見微而知著,料敵于先機,在場的諸位將領(lǐng)聽了,都佩服得五體投地,更加以為他們的將軍是神人。
而在年羹堯領(lǐng)兵征討青海叛軍時,也發(fā)生過類似的事情。當時,清軍部隊在野外扎營,準備向叛軍發(fā)動進攻。年羹堯突然傳令各軍:“明日進兵,每個將士都要攜帶一塊木板和一束草?!蹦旮虻倪@個軍令,直接把眾將士都弄成了摸不著頭腦的丈二和尚,不知道年羹堯讓他們攜帶木板和草干啥去?這是去打仗,可不是去野炊。
第二天天明,部隊開拔,走了一段路,一大片滿是淤泥深坑的沼澤地出現(xiàn)在他們的面前。年羹堯下令將士們把隨身攜的干草扔進深坑,再用木板鋪在上面,使大軍暢通無阻。
大軍進入沼澤地,果然發(fā)現(xiàn)了叛軍的巢穴,年羹堯一聲令下,殺死叛軍無數(shù)。
原來,這些叛軍以為沼澤地是天險,清軍肯定進不了,所以都躲到沼澤地中,自以為很安全,也沒有怎么防備。不料年羹堯料事如神,預(yù)判到他們的想法,并提前有所準備,用奇招渡過了沼澤地,打了叛軍們一個措手不及。
年羹堯是一位極具爭議的人,作為臣子,他或許太霸道、太天真;但作為將領(lǐng),年羹堯無疑又是十分稱職和出色的。